查看原文
其他

虫卵双煞!这些杀虫剂你真的了解吗?

2017-06-15 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1、哒螨灵:具触杀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速效性好,对卵有作用可以防治白粉虱。

2、噻嗪酮:胃毒作用强,具渗透性。不杀成虫,但可减少产卵并阻碍卵孵化。

3、丙溴磷:有杀卵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熏蒸作用。

4、三唑磷:可渗入植物组织,杀卵作用明显,是一种高效、广谱有机磷杀虫剂。

5、水胺硫磷:具有很强的杀卵作用和渗透作用。

6、喹硫磷:它的杀卵作用优良,植物渗透性强,残效期1-2周。

7、灭多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有机磷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较好防效。

8、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磷翅目幼虫很有效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9、氟铃脲:本品属苯甲酰脲杀虫剂,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卵活性。

10、杀虫双:即杀虫丹,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氮杀虫剂,剂型有25%、30%水剂。本药剂对潜叶蛾和风蝶等害虫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和杀卵作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走进商城或进入淘宝网搜索店铺【嘉美水溶肥】进行选购。

11、仲丁威: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并具有一定胃毒、熏蒸和杀卵作用,作用迅速快,但残效期短。适用范围仲丁威对飞虱、叶蝉有特效,对蚊、蝇幼虫也有一定防效。

12、乙酰甲胺磷:又名高灭磷,属低毒杀虫剂。乙酰甲胺磷为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

13、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

14、氰戊菊酯:又叫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中西杀灭菊酯。主要是依靠触杀作用,同时也有胃毒作用和杀卵作用,在致死浓度下有忌避作用,但无熏蒸和内吸作用。

15、除虫脲:具胃毒和触杀作用,还有杀卵作用。残效期15-20天,低毒。对鳞翅目幼虫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多种害虫也有效,对刺吸害虫无效。

16、抑食肼:具有胃毒作用。抑制害虫取食和产卵,残效期长。适用于防治鳞翅目及某些同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

杀虫剂是如何杀虫的?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也就是杀虫剂的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 of insecticide):指杀虫剂侵入昆虫体内的方式及达到作用部位的途径和方法。

杀虫剂的杀虫作用,除本身毒剂外,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侵入虫体,进入虫体内到达作用部位,然后才能在靶标部位(Target)起作用。因此了解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对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杀虫剂作用方式就是指杀虫剂进入虫体内途径,主要有:

1、通过昆虫体壁进入:

药剂与昆虫表皮或跗节接触后,能够穿透体壁进入体内而达到作用部位,使昆虫中毒死亡。这种作用方式,称为触杀作用(Action of contact poisoning)。具有触杀作用的药剂,称为触杀剂。如常用的辛硫磷、对硫磷、溴氰菊酯、甲氰菊酯等。

影响触杀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昆虫表皮的构造与触杀剂的理化性质:

(1)昆虫的体壁构造:我们学习过普通昆虫学,可知,昆虫体壁由表皮层、真表皮和底膜。表皮层来源于皮细胞分泌的非细胞质物质,硬化以后成为昆虫的外骨骼,这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因而表皮层又可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

任何一种杀虫剂在穿透昆虫体壁时,首先必须在昆虫体壁上湿润展布。否则,药剂就会聚集呈水珠状,从昆虫体壁上滚落下来而流失。还有一些昆虫如蚧螨类害虫,体壁上由于覆盖了较厚的蜡质,药剂更不易湿润。

(2)杀虫剂的理化性质:药剂与昆虫体壁的亲和性,主要取绝于农药加工中所采用的乳化剂、湿展剂及溶剂的作用。

任何一种触杀剂在穿透体壁时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药剂必须首先在昆虫体壁上湿润展布,药剂具有的脂溶性药溶解上表皮的蜡质及类脂,并携带药剂穿过上表皮。药剂具有的水溶性可通过外表皮、内表皮和底膜,最后达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良好的触杀作用。因此,具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必须要有水溶性和脂溶性。

除此之外,由于昆虫体壁构造的差异,使得昆虫体躯硬化程度不一致。因此,杀虫剂对昆虫体壁的穿透速率不同,昆虫的中毒速度也不同。下列部位药剂容易穿透且昆虫容易中毒:

①节间膜、触角、足等薄膜处,药剂易通过。

②昆虫的感觉部位,药剂易侵入。

③药剂入侵的部位离脑和体神经愈近,中毒愈快。

④幼虫不同的龄期药剂进入速度不同,幼龄幼虫体壁及刚脱过皮的幼虫,药剂易于入侵。 幼虫脱皮前,新旧表皮之间有脱皮液(含有各种酶类),药剂不易通过。因而,杀虫剂作毒力测定时,要选择刚脱过皮的3-4龄幼虫。

2、通过昆虫口器进入:

药剂随食物经昆虫口器进入消化道中被中肠吸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部位所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作用方式,称胃毒作用(Action of stomach poisoning)。有胃毒作用的药剂称胃毒剂,如有机磷的敌百虫,菊酯类农药等。

胃毒剂的胃毒作用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昆虫嗜食而不引起呕吐或腹泻:因昆虫呕吐,腹泻是一种自我解毒方式,可降低胃毒作用的效果,如有一种夜盗蛾幼虫取食含有砷酸钠的毒饵后,由于中肠肌肉收缩而停止取食。将已吞食的毒饵呕吐出来,同时刺激消化道内分泌液增多。在消化道的毒饵成水泻状排出体外,菊酯内农药对多数昆虫有呕吐现象。夜蛾科的幼虫对无机杀虫剂也有呕吐现象。

(2)药剂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可被溶解吸收:这本身与药剂的分子量在消化液中的溶解度、解离度等性质有关。

昆虫体内消化液的酸碱度也是决定药剂能否被吸收的重要素。如:巴黎绿、氟化钠、氟硅酸在鳞翅目的一些幼虫消化道内,吸收量较少,是因为这些幼虫体内消化液的PH值9.2-9.7。解离度大,不易透入。蝗虫体内,消化液PH为6.8,吸收较多,胃毒作用强。

除此,昆虫体内还有很多消化酶可分解胃毒剂使其无毒,如夜蛾类幼虫的脂肪酸可分解菊酯类农药,而有机磷药剂则可抑制消化酶而增加胃毒作用效果。

理想的胃毒剂应该是分子量小、溶解度大、解离度小。

3、通过呼吸道进入:

杀虫剂气化所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致死的作用方式称胃毒作用(action of fumigant poisoning)。具有熏蒸作用的杀虫剂称熏蒸剂。如溴甲烷、氯化苦、磷化铝、硫酰氟等。该途径只对粮仓害虫,部分卫生害虫而言。田间仅用于茂密的森林及作物中,烟剂也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虫体内。

昆虫的气管也是由体壁内陷形成的,因此气管的内壁与表皮构造相同。气门是体壁内陷时的开口,可挥发的药剂通过气门、气管、支气管、微气管,最后达到血液而挥发毒效。杀虫剂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是一条捷径,该途径最短、最快。

熏蒸剂药在密闭条件下使用,药剂才能迅速气化,以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气体,达到杀虫的有效浓度。熏蒸剂是以气体状态起作用的。因此,他同昆虫的接触效率,防治效率均高于喷雾法。因气体分子在空间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可自行扩散到空间的任何一个角落,田间使用熏蒸剂必须选择晴天。高温下用药剂有利于药剂气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残效期会相应的缩短。

影响熏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昆虫对药剂有没有忌避作用:如梨园蚧对氰氢酸的抗药性就是关闭气门,蝗虫遇到氰氢酸所产生的自卫反应就是关闭气门。

(2)为了提高熏蒸效果,可在药剂中加入促进昆虫气门开放的化学物质。因昆虫气门的开办结构是由化学刺激神经冲动控制气门肌实现的,加入乙酸乙酯促进气门开放,熏蒸效果剧增,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昆虫呼吸频率,提高熏蒸效果。因此,一般使用熏蒸剂防粮仓害虫时,常在药剂中混入CO2气体。

除以上三个主要途径外,杀虫剂还有以下作用方式:

4、内吸作用:

杀虫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可在植物体内运转或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物质。昆虫取食带毒的茎叶而发生的中毒作用称为内吸作用。具有内吸作用的药剂称为内吸剂,如氧乐果、久效磷等。这主要指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所使用的内吸剂,有时把该作用方式归为胃毒作用中。

5、药剂的杀卵作用

药剂与虫卵接触后,进入卵内阻止卵(胚胎)的正常发育,降低卵的卵化率或直接作用于卵壳使幼虫或虫胚中毒死亡,这种作用方式成杀卵作用。有杀卵作用的药剂称杀卵剂。

有些害虫如果树食心虫、棉铃虫、梨星毛虫等钻柱型、卷叶型等隐蔽害虫。若在卵期内不及时防治就会给以后的防治带来困难,因此可使用杀卵剂宜在害虫成虫产卵前后使用,阻阻止卵发育或杀死虫卵。

杀卵剂应具备如下作用方可起到杀卵作用:

①卵壳硬化与钙化,胚胎干死:如石灰硫磺合剂具有该作用。

②包围卵壳,阻碍胚胎呼吸,积累有毒代谢物质,使卵窒息致死,如一些油剂对蚊卵、叶螨卵和苹果小卷蛾卵的作用。

③通过呼吸孔、授精孔进入卵壳内,有些杀卵剂如苯甲酚、二硝苯酚可通过呼吸孔、授精孔或穿透卵壳保护层进入卵内使卵内蜡质溶化,渗透入卵黄膜,使卵中毒,胚胎发育停止而致死。

④药剂对初孵幼虫有毒:当卵壳喷布药剂后,初孵化若虫爬过卵壳接触药剂而死亡。

一些特异性农药的杀虫作用,主要具有以下作用方式:

50 31099 50 15535 0 0 1930 0 0:00:16 0:00:08 0:00:08 3000避作用(Repellent action):药剂本身无杀虫能力,但可驱散或使害虫驱避远离施药区,达到不危害作物的目的。

拒食作用(Antifeedants effect):害虫取食拒食剂后,其正常的生理机能被破坏,消除食欲,拒食而死。

不育作用(Sterilzing action):害虫拒食不育剂后,睾丸、卵巢退化、抑制精子,卵子的产生或杀死所产生的精子、卵子,或者是破坏精子、卵子中的遗传物质。害虫所产生卵不能孵化。可分为雄性不育,雌性不育或两性不育。

引诱作用(attracting):这种化合物与杀虫剂混合使用,药剂能将害虫引诱一处,以便集中防治,分食物引诱、性引诱或产卵引诱三种。

激素干扰作用(Hormonal interference):杀虫剂可干扰害虫本身体内激素的消长,改变其正常的生理过程,使其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编辑整理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ID:zhxdnyjs)


参考资料:

《杀虫剂及杀虫剂毒理》三亿文库

《16种具备杀卵的杀虫剂》鄢陵花木网

《这16种具备杀卵作用的杀虫剂你清楚吗》果业通网

本期编辑:顾丰、王凯

欢迎转发和点赞,觉得不错请留言!

精彩内容

葡萄管理有了这张表,就是有了航海图!

西甜瓜种植管理常见问题精选!(实用经典)

史上最全虫害知识大汇总!虫害的知识都在这儿了! 

你知道吗?西瓜可以一次种植,连续采收4-6批,亩产上万斤! 

反复难缠的白粉病图解!实用好文! 

葡萄易混淆常见病虫害图解! 

贡菊种植利润高,36朵花就能卖上千元50亩收入过百万! 

八招教你搞定葡萄落花落果!(实用好文) 

夏天来了!植物太热可咋办?

2017年合作社这些减税免税政策,千万不能错过哦! 

最全西红柿高清病害图谱(上)!经典收藏! 

打药不讲究,费用翻一倍! 


猛戳“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商城选购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