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铁”金融骗局,欠债48亿,4万投资人血本无归...

2017-06-01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来源 金融内参



1


2016年8月2日,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


消息一出,举国关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被巴铁刷屏。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央广新闻,众多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巴铁,这一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中国制造”震撼国人。


2


“巴铁”,未来穿行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的新型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


载客量是普通公交的几十倍,且与汽车互不干扰。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且采用电力驱动,节能环保。同时,造价低耗时少,还能带动GDP,创造就业机会。但巴铁被追捧的真正原因,不仅是大家受够了交通拥堵,迫切想要改变现状。更多的还是“爱国心”。


中国制造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已经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巴铁,直接的激发了我们的自豪感。


3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到俩月,巴铁就已经销声匿迹。只因有人揭穿,巴铁,不过是一场伪装的金融骗局。


所谓的综合试验,只是单方面吸引投资的噱头,地方政府根本就不知情。


更有人指出,“巴铁”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做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华赢凯来”在运作。

将巴铁炒火,然后售捆绑了“巴铁”项目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号称,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12%,“华赢凯来”玩的好套路,借此集资40多亿。


4


其实,早在1969年,美国就有过类似于“巴铁”的概念被提出。但因为幻想因素过多,完全不实用而被束之高阁。

中国第一次提出“空中巴士”概念,是在2008年,由小学未毕业的民间科学家,现在的巴铁总设计师宋有洲提出,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当时,“立体快巴”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且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


11月12日的《时代》周刊上,“立体快巴”与苹果iPad等一起被列入2010年50大“最佳发明”榜单。


2010年,宋有洲所在公司宣布,立体快巴项目将率先在门头沟区启动,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

2011年初,"立体快巴"在门头沟却变成了“仅仅是研究性项目,没有启动这回事”。


而有意思的是,宋有洲花费15万元请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作出“立体快把”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上海交大并不承认。

上海交通大学却表示,确实有一两个老师参与了评估,写了评估报告,但参与项目是个人行为。


更有意思的是,巴铁,这项被誉为“中国原创”的伟大发明,“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即将上马的项目。国家专利局官网显示的却是,“立体快巴”专利还处于“等待实审请求”字样。


这意味着,这项吹了六年,被用来融资了两次的所谓专利,还仅只是自说自话而已。


5


对于创新,对于新生事物。我们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即使,巴铁这次试跑,“因各种意外,调试了4个多小时”,最终只是“直线小跑了300米”。毕竟,火车、飞机、地铁等等,一开始都曾经被当作痴心妄想。


这也是众网友声援巴铁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惜,现在,骗局被揭穿。


2017年5月20日,欠债50亿元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公布了最新公告,自去年8月份发生兑付危机以来,华赢集团首次发布具体兑付方案,然而让投资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竟只兑付1%。


6


遥想当年e租宝,身披“互联网+金融”外衣,央视推广、大佬站台,全民皆知。一年半吸金740亿。

所以,支持创新无错。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巴铁即使真有可行性,三五年内、甚至一二十年内,都绝对不可能成现实。作为吃瓜群众,看看热闹就好。


对于4万投资人而言,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追回近50亿元债款。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3G版”密金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