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被越南女人指着骂,这歧视谁受得了?
Elégance
Forever
点击蓝字
关注卢璐说
欢迎加入汇聚60万优雅中产女性的圈子
了解卢璐最新动态:加微信:lulubleu522
送卢子觅去攀岩,因为学年结束了,有问题想要问老师,我特意早去了几分钟,在门口等着。
老师迟到了,我到的时候,只有个志愿者妈妈在收明年注册的支票。
又等了几分钟,后面来一个妈妈,四十岁左右,皮肤很白,亚麻色的头发,穿着件深蓝色的衬衣,一副普通法国中产白领主妇的样子,带着两个小男生,也要见老师。
志愿者妈妈指着我说:“她也在等着呢,老师迟到了,要等一会儿。”
这个白人妈妈转头向我看来,这种情况下,在法国总要皮笑肉不笑地说声“Bonjour”的,没想到她瞥了我一眼,完全当我是空气,就面无表情地把目光扫向别处。
当时就我们三个人,这就有点尴尬了。志愿者妈妈赶快对我挤出一丝尬笑说:“老师应该快到了。”我也顺势下台阶说:“没关系,我等着。”
又等了一阵子,来注册的家长渐渐多起来。攀岩馆是建在一个室内篮球场里,平日会有个白色塑料帷幔,把两个场地隔开。估计嫌攀岩这边人太多了,篮球老师把帷幔降下来了。
那个志愿者妈妈正站在帷幔下面,聚精会神地数支票,几个人冲她喊让开,篮球场很吵,她一点反应也没有。
当时我离她最近,赶快伸手扯住她的胳膊,一把把她拉过来,用力有点猛,把她拉了一个趔趄。
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给她指了指头顶,那个巨大帷幔马上到脑袋了。厚塑料加上铝合金支架,虽然不至于砸晕,但砸上估计也是有点疼的。
她赶紧跟我道谢,我说:“不用谢”。
说话时一偏头,不知怎么,人群中,正好瞥见刚才那个女人的脸。她居然正在看着我,眼神里……写满了讨厌。
曾经我读过一本关于美国FBI研究微表情的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上95%的交流,其实都不是通过语言。眼神,动作,情境,状态,不仅不会撒谎,而且比千言万语还更明确。
当她看到我看到了她在看我(好吧,这句子有点绕口),再一次漠然地把目光转到一边。
除非我失忆,我确认没有见过她,但非常明显,她很讨厌我,在30度的盛夏,送了我一后背的凉意。
这时老师终于来了,我先来我先问,问完离开时,我其实可以绕到另一边走,但我有意直冲着她面前走了过去。
这种人向来都不敢正面刚,果然她立刻惊慌失措地把整个人都转过去了,赶紧给我让路,生怕跟我脸对脸地对视。
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就是把这笔账算到种族歧视的头上,说她歧视有色人种或者亚裔,当然,也有可能就是真的,不过我并不是这么想的。
就像走在上海北京的大街上,都是中国人,总也有个把儿人,怎么看都不顺眼,所以,我想的是,她也可能就是讨厌我的脸而已。
转眼我来法国二十几年了,常有人问我:在外国人堆儿里面呆着,你会不会受到歧视?
要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在欧洲,我不能说没有感受到歧视,但讲真,最明确也最赤裸裸的歧视,都是来自亚洲的。
当年在南法当学生,朋友介绍我去一间中餐馆当杂工。说是中餐厅,老板大厨服务生,不是越南人就是老挝柬埔寨,都是早古的法属殖民地。
第一天上班,二厨让我搬20公斤一袋的洋葱,正在搬,大厨走过来,一个跟我差不多高,干巴,胡子拉碴的柬埔寨老头,操着东南亚口音的法语说,“搬到那边去!中国人,你没长眼睛?”
我说:“是二厨让我放这里的。”二厨是个年轻的越南女人,长得一般,但皮肤很白,她操着另一种东南亚口音的法语说:“我刚才说放那边,她搞错了。”
我真的气到一嘴甜腥,刚才二厨明明指着这里,现在又不承认。
朋友正在刷跟山一样高的脏盘子,停下工作对二厨说:“刚才是你说搬到这里。”
二厨冲着我们喊:“听不懂人话,蠢,中国人都是蠢的。”
这时老板从前面探出半个头,对大厨喊:“饭做了吗?”大厨挽着袖子,骂骂咧咧地走向案板,开始准备员工餐,二厨虎着脸给我说:“切洋葱。”
没有人给我说,是不是应该把洋葱换地方。
于是,我开始剥洋葱切洋葱,五分钟内就泪流满面了,一面夹着肩膀,用胳膊乱擦着眼泪鼻子和汗水,一面给自己说,都怪这洋葱。
这时二厨和朋友又吵起来了。我听清楚唯一的话就是朋友喊:“我不干了,我们都不干了。”说完她走过来说:“咱们走。”
我立刻就跟她往外走,这里是地狱,片刻不能再停留的。
当时还不到饭点,餐厅里没有客人,朋友给老板说,“我不干了,钱结给我。”老板没一句挽留,直接把钱给了她,谁会为了杂工得罪大厨和二厨呢?
后来朋友告诉我,原来另一个杂工走了,二厨本来想要介绍一个越南人来,但她先给老板娘说了,所以二厨怀恨在心才找茬的。
这是我人生中到现在为止,唯一的一次,有人当着我的面,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们中国人都很蠢。我确认,我可以铭记一辈子。
总的来说,这些年在外国人堆儿里生活着,歧视不能说没有遇见过,但我觉得讲“歧视”,应该要把:种族歧视和文化壁垒,两个概念区别对待,因为维度不同,不要混淆。
首先,对于歧视和攻击,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真心不多,而一旦发生,主动回击,基本可以控制。
比如,我有朋友在疫情期间坐有轨电车,有十几岁的阿拉伯少年,冲她喊:“中国人是病毒。”被她大声地骂了回去,值得欣慰的是,旁边还有法国老太太安慰她:“别往心里去,那种混混不能代表法国群体。”
还有一次,在思迪初中,中文班的孩子们正在上中文课。有个男生拉开教室门大喊“qingqiangqiong”。
也是思迪给我解释了,我才明白。当年中国华工到美国,因为外国人读不出中国姓氏,所以在他们的刻板印象中,就是中国人的名字,久而久之变成了“中国人”的代称,近几年被年轻一代翻了出来,变成了和眯眯眼的手势一样,都在传达着辱华的意思。
当时上课的是一个男老师,一下子飞出来,把那个孩子抓住了,送到了校长办公室。
二战后,欧洲对于“种族歧视”这个问题,非常谨慎和重视。学校很严肃地处理了那个孩子,不仅找了家长,还记到成绩单上。
要知道,法国申请高中,稍微好一点的学校都要出示历届成绩单,真是会影响升学的。
然而在歧视之外,我认为更加难以跨越和消除的,是文化壁垒和差异,也是很多在海外生活了很多年的华人心中的痛:
我的学历,工作能力,工作成绩,样样都拔尖儿,可为什么就进不了高层呢?为什么不能进入主流社会,是不是歧视华裔?
首先,其实绝大多数的外国人,也是进不了上层主流社会的,这个问题往深里说,与其说是歧视,更多是一种壁垒,是双向的,双方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
譬如,在国外参加晚会,开始大家都在努力融入新朋友,不过最后的最后,中国人还是会围成一个圈子,用中文聊天。因为人都是懒惰的,和同类在一起,会更加容易省劲儿和舒适。
想要打破这种文化壁垒,并不是要看自己有多聪明,多优秀,多有钱,多有购买力,而是自己能有多了解并接受对方,即使有时候,要接受的,是对方的陋习。
譬如,在欧洲,导购一次只接待一个顾客,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导购还常常会和客人聊天,聊个三五甚至十分钟,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情况在亚洲,导购完全可以一面聊天,一面给下一个顾客收银,两不耽误,然而在欧洲,即使你心急如焚,贸然上去请导购收银,哪怕堆满微笑,用敬语询问,都必然会被看成不懂规矩。
其实,欧洲人自己也对此也深恶痛绝,但社会如此,文化如此,他们虽然不悦,但也会无聊且无望地等着。
这些年根据我的个人经历而言,人在国外,无论是生活还是旅游,总之,越拒绝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就越容易引来歧视和攻击;越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并且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对方了解自己,才越能获得尊重和认可。
这才是消除歧视,最有效的方式,原来,世界的每一个改变,都是从自己开始。
卢璐说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9岁的亚洲最美皇后,盛宠一时被负心抛弃,终成了法国野鬼孤魂!
从巴黎名妓到国王情妇,美艳绝伦,宠爱无度,可终归被送上断头台!
更多好文,点击下方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