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诗词 | 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

点击关注 ☞ 每日解读诗词 2021-02-28

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毛泽东视察大桥施工,613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

宽馀():本意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

风樯(qiáng):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指龟山、蛇山。

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天堑(qiàn):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赏析:

上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是先到长沙,再到武昌的。但他不是简单地讲这次的旅程,而是巧借了三国时代吴国的童谣。《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称: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当时孙皓迁都,使百姓服劳役。百姓用船运送物资,逆流而上,深感烦苦,所以有了这首童谣。对这个童谣,作者反其意而用,表达从长沙到武昌,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变成“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水”是长沙有名的白沙井水,武昌鱼是古时武昌(也就是今天的鄂州)樊口的鳊鱼,是为著名的团头鳊或团头鲂。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长江奔流,衬托出横渡长江的豪迈之情。“极目”,用尽目力望去,表示望得远。“楚天”,武昌一带是过去战国时代的楚国地域。“舒”字写出了天地开阔,心情舒展之意。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游泳技能高超,可以驾驭风浪。劈波斩浪,胜过在庭院里散步。表现出作者无惧困难,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中国开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打破了外国经验的框框,正是今日得宽馀。可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建设新中国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里既有对历史的追溯感叹,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只争朝夕、催人奋进。


词的下阕展描写新中国建设背景下,长江的伟大变革。“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起宏图”又充分表现新中国建设发展、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以正在建设的长江大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展开,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利用长江造福于民的宏伟蓝图,沿长江上游的三峡,改进水利,治理洪患。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记载:楚怀王在游云梦泽时,曾梦见与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表达新中国建设的发展,必将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温馨提示:《每日解读诗词》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