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 | 毛泽东诗词中的哲学理趣
大家好,最近很多粉丝说收不到每日解读诗词的推送,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只要「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推送的优质文章啦。
只要「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推送的优质文章啦。
2013年《解放军报》张兴德署名文章:毛泽东诗词中的哲学理趣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公认的诗人。他的诗词既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也有含蓄蕴藉的哲学理趣。
毛泽东的一生是寻求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一生。在一些诗词中,他以一个哲人的视角热情地讴歌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他在1956年游长江时,想到了孔子的话,并写入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北戴河游泳时,则发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想。《北戴河》是一首词中含诗的绝唱:“东临碣石有遗篇”是指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途中观海时写的《观沧海》。这首诗本身就是一首政治哲理诗,曹操在诗中热情讴歌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毛泽东高度评价曹操的这首诗,并在自己的词中提到曹操的诗,这不是一般的用典。时代不同了,在毛泽东眼里,虽然仍是“萧瑟秋风”,但已是换了人间!
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讴歌,最精彩的莫过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脍炙人口的律诗。这首七律不但气势磅礴,遣词精妙,而且富有深邃的哲理。古代吟咏石头城的诗词甚多,也出了一些名篇,但无法与这首七律比肩。起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开始就给人以昂扬振奋的感觉,赋予金陵古都以全新的命意。热情讴歌了我解放大军百万雄师成功横渡长江天险的壮阔场景。接下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继续以昂扬的激情讴歌金陵古都的变化以及与旧时代的不同,赞美“今胜昔”的社会进步。
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虽然为渡江之胜而喜,但绝不会止步于南京这一地,而是高瞻远瞩,注目向前,接着吟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既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新认识和总结,更是对当时蒋介石集团提出的“划江而治”论调的坚定反驳,这两句自然成为被人们普遍传颂的至理名言,也是全诗中最为深邃的哲理。最后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异峰突起,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一种更加神奇、浩大、美妙的哲理意境: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
毛泽东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辩证法思想的名篇和名句。写于1961年末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有人仅仅理解为是针对当时国际形势写的,这虽然不错,但是很不够,它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局限。世界是一分为二的,是美与丑的对立统一。“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就是这种辩证法思想的高度而又艺术的概括。这里的“白骨精”可以扩展理解为一切反动势力、丑恶事物的代表。“一从”“便有”,说出了丑恶的事物是与美好的事物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并且是不断地斗争着,这一重要客观事实和辩证法原理。
不仅如此,它通篇以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同时,它也是一篇对敌斗争的辩证法。在与腐恶势力斗争之际,我们第一位的是要认清谁是腐恶势力,明确打击和斗争的目标。也就是要分清敌、我、友,要团结朋友,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毛泽东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里,他又用诗歌的形式重提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个是政治论文,一个是诗歌。我们看到的诗中的辩证法思想与政治论文阐述的斗争策略原则是多么的相同。
在对敌斗争中,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对敌人首先是藐视、蔑视:“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蚂蚁缘槐夸大国”“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但是,在具体对敌斗争上,又要有“只争朝夕”“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精神,要有“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热情讴歌群众的创造力和斗争精神,是毛泽东诗词的主基调之一。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讴歌群众创造力诗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历代词家都认为咏物词极难写好,然而,这首词却不落俗套。词的上半阕极尽对景物的描写,把北国雪景描绘得恢宏壮观,大气磅礴。下阕则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轻轻一转,历数前代有代表性的帝王,他们虽然建立了丰功伟业,但总免不了“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发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这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挥洒极尽,意味深长。“俱往矣”3个字像一把铁扫帚,一挥廓清万古历史,就势折入现代。以“今朝”作结,一山飞峙,凌空而起,突出主题,坚定果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强调了正在进行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群众的事业,因此,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枯木朽株齐努力”等等,都表达出作者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史观。
这种思想贯穿毛泽东诗词的始终。1964年写的《贺新郎·读史》一词,是他批判旧的英雄史观的代表。毛泽东从1952年开始系统地通读卷帙zhì浩繁的二十四史。他曾讲: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读史》就是用诗词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二十四史和一些死读二十四史者的批判,是一篇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宣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战斗檄文。词的上阕,诗人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件事物,从远古时人类的起源写到当代社会,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特性。在词的下半阕,诗人夹叙夹议,以澎湃的激情批判了帝王英雄史观,赞颂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史观,指出他们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歌未竟,东方白”,颠倒历史的时代终于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走进了新的时代。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