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爱好”?小小年纪坚持梦想?别闹了

2016-10-12 小舒 夏天的陈小舒


前阵子微博上有一个加拿大的华人教授提出一个关于给孩子选择乐器的建议,大致是说不要选择钢琴,因为他身边的华人家庭几乎都是让孩子学钢琴的,但家里的钢琴大都蒙尘了。孩子如果不能学得出类拔萃,将很难获得表演的机会,而生活中也因为钢琴太大了,不便搬动,想要自娱的时候也常常没有琴,也比较难以琴会友。


不少网友提出,要根据孩子的选择,大家纷纷点赞。



我以前可能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到如今自己有孩子了,突然发现这个“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是个小陷阱。


“做你感到有激情的,让你快乐的事!”对于这样的建议,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会支持孩子听从自己的兴趣,但当孩子遇到困难、怕辛苦的时候,又出现两种父母,第一种轻易就让孩子放弃了,第二种逼着孩子坚持,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坚持到底!


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坚持梦想,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得到的育儿建议,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建议。首先它不具备可行性。



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培养“爱好”,

这可行吗?



孩子的人生经历太少,他们接触的人,经历的事,面对的事物太少太少,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选择。当我孩子小孩子的时候,我和我周围的同学的理想,很多都是当老师,当医生,因为老师和医生就是我们遇到的受过教育的最有成就的人了。在我成长的小县城,商人就是开小杂货铺的人。


这个世界非常大,充满奇妙,但大多数孩子接触到的人除了家人就是邻居和学校里的同学。我在我上研究生,甚至可以说读博士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科学家”,任何一类的科学家都没有接触过,就算从书本上知道了这个词,我对“科学家”的认识也是非常抽象的。在我做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的确接触到了真正的商人,但是我仍然不了解,作为一个商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有许许多多运动,我小时候都没有接触过,游泳,足球,网球,板球,保龄球,台球……有许许多多乐器我见都没有见过,我曾今哭着要学钢琴,因为在电视上看见过,觉得很向往。小提琴,大提琴,扬琴,手风情,黑管,架子鼓,萨克斯,扬琴,二胡,琵琶……我都没有接触过,我哪里知道我的兴趣是什么!什么素描、国画、油画、漫画,在小小的我的脑袋里,它们都是“画画”。芭蕾,拉丁,国标,民族舞,踢踏舞,印度舞……统称“跳舞”。


如果音乐启蒙是出生开始,学习乐器3岁后开始,你叫一个几岁的孩子,如何听从自己的兴趣选择?或者你要怎么发现他的天分,如果他的天分是在他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也需要后天的培养



根据兴趣选择,那如果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呢?喜欢游泳,前提是你带她游过泳啊,孩子不感兴趣可能是完全不了解。


到底兴趣是天然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我们是因为兴趣才做好一件事,还是因为能够做好一件事,从而产生兴趣?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兴趣都不是“天生”的。我会鼓励孩子去广泛尝试,去了解它有什么迷人之处。兴趣的产生或许来源于乐趣:一开始可能需要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趣味,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些美好,就更容易产生兴趣。


兴趣的成长或许来源于成就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被鼓励,可以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成长,能够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兴趣也会逐渐增长,成为继续学习的动力。


天然的兴趣是有的,孩子会天然地喜欢某些活动多余另外一些。天才也肯定是存在的,在很多项目上,天才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够游刃有余,而普通人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也赶不上天才。但是天然的兴趣、天赋也需要作为父母的我们给孩子发展天赋的机会。


无论从兴趣的产生,还是兴趣的‘成长’,哪怕对天才而言,这个过程都不完全是“纯天然”的,需要外在的土壤和培植。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土壤,培育,施肥,浇灌。



培养孩子课外爱好的目的


无论学习钢琴、还是小提琴,国画还是油画,游泳还是击剑,实质上学的是音乐,是美术,是体育。通过学习,让孩子了解一种艺术或运动类别,让她更懂得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它们从多方面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滋养孩子的心灵。


兴趣爱好是让我们可以享受独处时光的工具,是帮助我们和自己,和周围世界和解的工具,是我们用以感知美的工具,是我们看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培养孩子的课余爱好的之前,父母或许得考虑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你是希望孩子通过艺术或体育修身怡情,强身健体,还是希望他学到出类拔萃,能以这类课余爱好为职业?


要以某些兴趣爱好为职业,对未来的物质生活会是不小的挑战。要以课余爱好为职业,并挣到一份很好的收入,她可能不仅仅是百里挑一,需要优秀到全国前100那种水平。当然,如果孩子在某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并且幸运地被发掘,尽力侧重培养无可厚非。


一个前同事的鼓励她的儿子追随自己的兴趣,坚持梦想,他真的做到了,他成为了一名职业自行车赛车手。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收入的职业,这也意味着他将没有钱送子女进大学。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听从自己的兴趣,坚持梦想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家,芭蕾舞演员。也有人追随兴趣,后来成为了舞蹈老师、钢琴老师,当然,老师是很不错的职业,但可能不是最初父母支持孩子“追求梦想”时所期望的。


即使出生在富贵的家庭,以课外爱好为职业也不见得是最好的人生选择。当你是一个物理学家,或者一个企业家的时候,你同样可以有你的兴趣爱好,你甚至有可能把你的爱好发展到专业水平。当你是一个物理学家,或者一个企业家的时候,你有经济条件更好地支持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但当你是一个画家、一个舞蹈家的时候,你可能就玩不转物理学,或者经营不好一个企业了。


CHOOSE WISELY.




观点



  • 听听孩子的意见,但不一定要照做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听他的兴趣是什么,参考孩子的意见,但并不是必须按照他的意见去做。3岁小朋友想要学钢琴,家里的经济承担不了,或者买了放不下怎么办?你现在就准备“砸锅卖铁”了?况且还没有开始系统学习,对钢琴其实并不算了解的小朋友,她所说的,妈妈我想要学钢琴离真正的“爱好”还十万八千里呢。


让孩子通过学习艺术修身怡情,或者通过某项运动去强健身体,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选择了那一扇窗口,借助了哪一种工具,而是你被领进了一个新世界,获得了一双隐形的眼睛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和生命的更多细节。父母给孩子建议,或者在孩子没有特别的兴趣的情况下,替孩子选择那个打开艺术、体育之门的窗口,比如替孩子选择钢琴或者小提琴,国画或者油画,芭蕾或者拉丁舞,足球或者羽毛球……这并不越权。


如果你不给孩子建议,不帮孩子做某些决定,要你这个监护人干嘛?很多时候孩子都需要你的指导,尊重孩子不等于什么都听他的。


很多父母常犯一个错误,把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应该父母限制和做决定的界限分不清。孩子无论在身体发育上,情感上,道德上,智力上都还没有准备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的“意愿”有时候……是非理性的。



  • 考虑清楚培养课外爱好的目的什么



培养课外爱好和学校的学业本身是不冲突的,音乐、体育都可以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但为了培养爱好,失去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是很冒险的。反过来,如果兴趣爱好对未来的生活、学业、事业有所帮助,有什么理由不高高兴兴接受?


虽然这么说会被很多人指责,但父母在为孩子投资课外爱好时,考虑器材的便携性、价格(包括课外班学费)等因素,考虑表演机会,交友,升学等可能性,我觉得也是很合理的考虑。这有什么可指责的?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进更好的大学,拥有更多交友、职业机会,这没什么可丢脸的。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考虑,不用理那些嘴炮,他们并不是真的在你的孩子的未来。


  • 做好改变的准备



不要说“兴趣”了,随着孩子成长,他们喜欢游戏的方式也会改变——他会更有创造性,尝试更多的玩具、游戏和想法,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游戏。


所以,不要给幼儿花太多钱买玩具,报兴趣班。尽可能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尽可能多参加免费的,或者便宜的活动,聪明地投资。先广泛地探索,让孩子去开心玩吧!


要有趣,才有兴趣,要擅长才更感兴趣。



  • 与其说参考孩子的“兴趣”,不如参考“特长”



对小孩子来说,兴趣是很模糊的,不过父母可以观察孩子擅长做什么,选择孩子更有可能做得好的项目来学习,或者直接选择简单的(或者便宜的)项目来“入门”。


幼儿充分地去探索,去玩!在游戏中找到“兴趣”,在玩乐中发现自己擅长做的事,增进兴趣。鼓励孩子尝试新的活动,也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做他擅长的事。


兴趣不是凭空出现的,坚韧不拔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恢复力),自控力不是生物本能,它们都需要引导和培养。不论是培养兴趣,还是恢复力,还是自控力,有一个因素都至关重要,就是体会成就感。大脑需要不断被强化两个认识,才能坚持去做一件事:1.我努力(克制)会有收获;2. 我可以做到。


挫折、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但成就感也不可或缺。

很多习惯可以长期坚持,不是因为长期坚持它,最终你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炫目的奖励,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获得及时的鼓励。


鼓励孩子去发现她擅长做的事,我们再去为她“投资”,将“爱好”培养成“习惯”。



  • 鼓励坚持还是允许放弃?



让你去坚持做一件自己做得很糟糕的事,你能坚持多久?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允许孩子放弃,不把时间浪费在努力了却因为自身能力局限,无法获得成就感和快乐的事情上。这是为什么一开始要让孩子广泛探索,然后选择擅长的事去做,让孩子可以不断地获得小小的成就感,而不是持续的挫折和无望。但如果错选了很不擅长的领域,为什么不可以放弃?


在已经建立起一定兴趣的基础上(经过了发现有趣,并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这两个过程),鼓励孩子坚持,具有“坚持做这件事”之外的意义。一方面,鼓励孩子坚持,体验失败和挫折,并在其中学习到可能促成进步,避免错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坚持做一件事,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自制力作为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所不可获取的品质。集中精力改变某一方面的自制力,其他很多方面都会随之受益。


所以鼓励坚持和允许放弃,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父母需要掌握“平衡”,平衡学校的课业和个人的爱好,平衡现在乐趣和未来发展,平衡你和孩子的关系(你有没有插手过多)。


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最了解。很多事情,是你和孩子共同决定的,无论做什么选择,无论坚持还是放弃,不用管别人说三道四。


  • 永远都鼓励孩子去探索未知



个人愚见,比起鼓励孩子“坚持梦想”,更好的做法是,鼓励他们去探索。


不仅仅是幼年时去玩各种游戏,去探索,青少年时期、成年后也可以去探索。我希望孩子学着去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去感受生命的奇妙,而它美是多元的,你不去探索,就可能错失很多机会。


我希望给我的孩子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好的教育,我也会鼓励她去争取最好的教育,取得她能力范围内的最好的成绩,上她够得着的最好的大学。在大学里,可以去旁听和自己专业无关的课,试着去了解,为什么有人会对它着迷?鼓励她去看看自己认知以外的这个世界还有什么。


她的职业方向不需要从几岁就明确,也不需要从高中填志愿,大学选专业时就敲定。我会鼓励她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鼓励她去发现新的乐趣,她完全可以在人生的后半程找到自己的“一生挚爱”。


孩子,去探索吧,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发掘它的美。如果你觉得有趣,去深入探索!如果你一开始以为那是你的“真爱”,后来发现不是, 也不需一路死磕



探索是场冒险,充满了未知。

探索比坚持梦想更具挑战。

这并不是说兴趣不重要,但“去探索”是唯一让你发现“你从未想过会如此着迷的事情”的途径。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查看文章内容)


游戏好重要!可是要怎么玩?【游戏】

孩子,我不是你的朋友(因为我爱你)【朋友】

有趣而又严格的家教 【教育】

挫折不会让孩子强大,爱可以!建一座爱的城堡,挡未来风雨 【恢复力】

别再瞎买了!科学选玩具攻略看这里(0-1岁篇) 【玩具】

别再瞎买了!科学选玩具攻略(1~2岁篇) 【玩具】

玩具在精不在多:怎样给孩子挑选玩具 【玩具】




温馨提示

以上文字为小舒原创,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感谢大家的支持:)

夏天的陈小舒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
专注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
发布以科研论文和权威资料为参考的原创科普
微博:@夏天的陈小舒
邮箱:dr_chenxiaoshu@sina.com
微信公众号:Shu_DrCh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