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红色基因库 | 朱壬葆:躬身报国的科研巨擘
生患于浮沉,几经苦难仍思以身报国
刃发于新硎,无悔初心昭显求是精神
人物名片
朱壬葆(1909-1987),浙江金华人。1932年,朱壬葆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1938年留英学习并于1939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上海医学院教授。朱壬葆是我军“三防”医学研究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是我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首创者。曾任总后勤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人物生平
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
1928年:进入浙江大学教育系,后转入心理系学习。
1932年:留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
1936年:考取留英公费生,同年8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
1938年:转入伦敦国立医学研究所继续研究内分泌生理。
1939-1946年:辗转返回祖国,先后前往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
1951年:服从国防战备之需,参加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筹建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从事造血干细胞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1987年:10月24日病逝,享年78岁。
红色箴言
“第一,我有幸能到外国去留学深造,经过几年努力,应该真正学到一些知识,为以后个人事业的发展、为祖国效劳,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在外国学习科学,也要学做人,要在外国人中间树立起中国人的形象,使中国人能够受到外国人的尊敬,而不受卑视。”
1936年秋,朱壬葆考取公费留学赴英深造,将这两点想法作为自己在国外留学的座右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位学术巨匠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科研,应国家的需要几度跨越科学研究领域,把满腔热血倾注于祖国军事医学科研。
红色故事
“朱壬葆教授的一生是执着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华医学科学作出无私奉献的一生。”
防原医学研究的开拓者:
为国科研,鞠躬尽瘁
1928年9月,朱壬葆如愿考取了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在这里,朱壬葆完成了心理学、生物学的学习,并在毕业后担任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先生的助教。这段和浙大的缘分在朱壬葆内心扎下了谦虚自律、踏实为学的深根,并在此开启了学术研究之旅。
1936年,27岁的朱壬葆告别亲人,登上了远赴英国的客轮。他以动物生理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的机会。秉承着“求是”精神的朱壬葆勤奋刻苦,很快就在内分泌生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被吸收为英国内分泌生理学会的第一批外籍会员。
然而,在外留学的日日夜夜他都牵挂着祖国。二战爆发后,他不顾导师格林伍德博士的挽留,毅然回到了那片让他魂牵梦萦的热土。回国后,朱壬葆先后在成都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工作,继续深入钻研内分泌生理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20世纪50年代末,中共中央将研制原子弹的工作提上议程。在物理学博士邓稼先的带领下,相关科研小组很快便取得了成果。与此同时,原子弹的防护问题也被重视了起来。195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研究原子武器医学防护问题的防原医学研究所。在当时,国内对防原医学的研究几近空白。有着丰富科研经验的朱壬葆被委以重任,以防原所业务副所长兼室主任的身份,带领一众科研人员在防原医学领域开疆拓土。
军事医学科学院建院初生理系师生合影
(中排右七为朱壬葆院士)
毛主席在全国医学科学工作会议上
亲切接见朱壬葆(握手者)
这是一条注定孤独和艰辛的道路,朱壬葆和其他科研人员遵循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准则,日夜奋斗在防原研究工作的最前线,连大年初一也准时出现在实验室里。1963年,年逾知命的朱壬葆不堪科研重负,被确诊小中风。住院治疗时,他仍然满心牵挂着课题,常常还要到实验室去了解进展、参加论证。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重要成就离不开朱壬葆及其同仁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研制出的6304第一代抗放射药物,让防化兵的身体免受原子弹的伤害,为原子弹的试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造血干细胞研究的扛旗人:
以身许国,无问私利
1968年,朱壬葆教授开始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这位花甲之年的白发老者利用防原医学研究所资料室的宝贵资源,专心收集、整理并翻译了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动态及文章。在1972—1973年,朱壬葆在《国外军事医学资料》上,发表了《造血干细胞在放射损伤中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5篇文献综述。这些文章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当时国内外对于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为中国竖起了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大旗。
朱壬葆(左一)指导科技人员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
1975年5月,朱壬葆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国际辐射研究会议。在会议中,他的英文演讲——《造血干细胞在放射病中的意义——理论与实际》引起了各国代表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起,朱壬葆与同仁们又开展了人类骨髓与小鼠胎肝造血干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研究。1987年,朱壬葆参加了在英国爱丁堡举办的第8届国际辐射研究会议。会上他提交的关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论文,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并得到了世界同行的信任,大会决定将下一届的会议举办地定为中国,并由朱壬葆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在这条研究道路上,朱壬葆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对全世界造血障碍疾病的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求是创新精神的传递者: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在浙江大学的八年时光为朱壬葆奠定了人生浓墨重彩的底色,回顾其科研生涯,都是对“求是创新”精神的践行与传承。
朱壬葆初进浙大,便为这里“诚”、“勉”的朴素浓厚的学风所深深感染。作为学生,他相信唯有学好专业本领,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拯救国家于水火。因此,他勤勉治学,孜孜不倦,求知若渴,将所有时间精力都用在学习钻研科学知识之中。
浙大老师的求是精神也给了朱壬葆以极大的感动。大学毕业后,朱壬葆留在浙大担任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先生的助教。从心理到生物这座跨学科桥梁的搭建,一方面源于朱壬葆本科期间的博学兼修,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贝先生的言传身教,如朱壬葆所说:“他一般做得多,讲得少”,这更加激励朱壬葆勤学苦练,主动钻研,同样如他自己所说,“而我在他面前,看得多,想得多,问得少”。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从稚嫩学子,到归国学者,从学科巨擘,到科研园丁,无论时间怎样流淌冲刷,变化的是身份、领域,不变的是求是、创新。从浙大吸纳而来的求是精神,深深地映照在了他的科研生涯之中,同时,也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给了他的学生。
1971年,在担任防原医学研究所资料室资料员时,朱壬葆曾对一个在资料室埋头苦读的年轻人说:“这篇文章希望你读一读,找机会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的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吴祖泽。
朱壬葆院士与吴祖泽院士
“引清泉灌溉科学园地,倾心血培养一代新人。”朱壬葆以身教重于言传为一贯作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他会亲自上阵为同学们进行实验示范,其精细灵巧程度令青年学子赞叹不已;他也会关注学生的具体实验过程,耐心细致地讲解操作步骤。朱壬葆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总结了许多自己做研究时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建立科学思路,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科学论文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为后来者明灯指路的金玉良言。
朱壬葆的最后一名弟子裴雪涛这样形容他的恩师:“我能投师到朱教授门下,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虽然和他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仅仅两年,但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治学严谨的态度,无形之中都深深影响了我,并将影响我的一生。”
朱壬葆院士和他的学生裴雪涛
求是精神如同不息的炬火,始终照耀着朱壬葆的一生。他从浙大老师们手里接过,以此为利器,探索未知的领域,又将这炬火继续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于是华夏大地,星火闪烁。未来,这精神火炬还将永远传递下去。
红色信物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奖杯
朱壬葆院士一生倾心科研,在内分泌生理、消化生理、放射医学和造血干细胞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回顾朱壬葆硕果累累的科研历程,其求知之若渴,治学之严谨均为后人留下熠熠生辉的宝贵财富。1985年,朱壬葆作为“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主要贡献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赤诚报国创伟业,名师风范照后人,这位躬身报国的科研巨擘,用一生诠释着热血和求是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达寿. 浙大的学子们[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 童村,王来国. 热血流向[M].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
[3] 王来国.追记生理学家朱壬葆院士[J].科技视界,2011(13):20-21.
[4] 朱壬葆.科研生活五十年[J].生理科学进展,1986(04):289-293.
文 | 徐蓓、黄玮婷、汪杉杉、魏玺滟
图 | 《浙大的学子们》、《朱壬葆院士文集》、《热血流向》插图
美编 | 春春
推荐阅读
基层风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党员议事堂”——与时代同行,聚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