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马”文章总目,回复关键词可选读

2015-10-13 你也来 保马

感谢您关注“保马”微信公号,本号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政治上坚持人民立场,每天推介至少一篇学术文章,以下是“保马”自2015年5月31日创办以来的文章列表(持续更新中),点击右上方关注“保马”,输入标红关键词(繁体关键词也可用简体回复),即可阅读相应一期的文章。因关键词回复规则到达上限,目前只有“分割线”以下的文章可使用回复关键词选读功能。如欲阅读其他文章,请点右上角进入“保马”主页,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1. 米歇尔·福柯|《正常与病态》英文版导言(修订译本)2. 每日一书 | 剑桥科学史(第4卷:18世纪科学)

1. 李陀 | 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南都周刊采访2. 李陀 | 让争论浮出海面3. 每日一书| 《雪崩何处》4. 两岸工作坊|“深耕:台湾社会与左翼文艺”

1. 张慧瑜 | 阿尔都塞对“结构与主体”的理解2. 每日一书 | 梵高传(附文摘)

1. 傅正 | 想象的“商品印刷品”——评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2. 张方远 | 本·安德森:从入戏的观众到卷起袖管的导演3. 每日一书 | 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

1. 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学(上)2. 罗兰·巴特|影像的修辞学(下)3. 每日一书|罗兰·巴尔特传——一个传奇

1. 刘奎|作为方法的“文学性”2. 每日一书|大刀阔斧绣花针

1. 吴晓东|辽远的国土2. 每日一书|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

1. 傅正 | 蛤蟆滩的建社难题——《创业史》之后2. 每日一书 |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

1. 路易·阿尔都塞|马舍雷《乔治•康吉莱姆的科学哲学:认识论和科学史》引言2. 每日一书|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1. 吕正惠|西方的太阳花,东方的红太阳2. 每日一书|再思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探索

1. 张旭东 | “理论”何为与“现代性”的政治 ——杰姆逊教授访谈2. 每日一书 | 可见的签名

1. 陈丹丹|期待海外汉学中思想史的回归2. 每日一书 | 历史分光镜

1. 竹内好|给年轻朋友的信——对历史学家的要求2. 每日一书|近代的超克

1. 蒋晖 | “南非道路”二十年的反思2. 每日一书 | 黑皮肤,白面具


以下文章可回复标红关键词选读



1. 阿尔都塞|今日马克思主义2. 每日一书|罗马共和国政制

1. 阎晶明|“飞蛾扑火”者的精神磨砺 ——读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2. 每日一书|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1. 冯象 | 为什么法学需要文史哲2. 每日一书 | 裸城

1. 蒋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非洲的故事2. 每日一书|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

1. 赵文 | 阿尔都塞:在唯物主义的思想线索中(上)2. 赵文 | 阿尔都塞:在唯物主义的思想线索中(下)3. 每日一书:意识形态的幽灵

1. 徐秀慧|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瞿秋白论谈起2. 每日一书 | 延安访问记3. 工作坊 | “陈映真和我们的时代”

1. 詹丹|寓言、愚公形象和主体的建构2. 每日一书|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

1. 斯蒂夫·琼斯|导读葛兰西:领导权2. 每日一书|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1. 李陀|腐烂的焦虑 ——评格非短篇小说《戒指花》2. 每日一书|小说机杼

1. 陈建华 |「共和」的遗产——民国初年文学与文化的非激进主义转型(上)2. 陈建华 |「共和」转型的遗产——民国初年文学与文化的非激进主义转型(下)3. 每日一书 | 先秦两汉参考书及其参考书

1. 林深靖|知識分子與國際主義運動2. 曾健民|日據時期台灣知識份子陳逸松的情懷與實踐3. 每日一书|湖南人与现代中国(附书摘)


1. 王中忱 | 佐尔格—尾崎秀实事件的叙述与档案解密的政治——以1940—1950年代日文文献为中心的初步检证(上)2. 王中忱 | 佐尔格-尾崎秀实事件的叙述与档案解密的政治 ——以1940—1950年代日文文献为中心的初步检证(下)3. 每日一书|上海秘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谍战、阴谋与背叛

1.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2. 每日一书|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3. 讲座预告|陈映真与台湾1960年代:兼论陈映真的现实主义

1. 赵志勇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评反腐题材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2. 每日一书 | 舞台上的新中国

1. 保马原创 | 咦,听说有群博士在讨论《矛盾论》和《实践论》2. 每日一书 | 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

1. 林峻炜|内在视野与现代性批判:试探汪晖之中国思想论2. 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

1. 张钧凯 | 对台湾而言的中国道路2. 时评 | 张方远 习马首握:别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分断国家3. 每日一书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1. 张文茂|联产承包的蜕变和三农问题的症结2. 每日一书|农民与市场

1. 罗小茗 | 城市结构中的“个人悲伤”2. 访谈 | 罗小茗、徐志伟: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3. 每日一书|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1. 邱士杰 |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明清史迴響──從吳承明及其論述先行者談起2. 每日一书 |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

1. 许育嘉|“中国想象”或是“亚洲想象”?“帝国/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叙述2. 每日一书|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

1. 姜涛 | 室内“硬写”的改造:丁玲《一天》读后2. 每日一书 | 西南联大国文课(附版本说明)

1. 毛尖丨例外:论小津安二郎2. 每日一书丨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1. 劉世鼎 | 「中國」如何作為方法?2. 每日一书 |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新版)

1. 张春田|作为视野的南社2. 每日一书|革命与抒情(附序)

1. 李陀 | 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序言2. 每日一书 |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附诗歌节选)

1. 冷嘉 | 大风雨中的漂泊者 ——从1942年的“三八节有感”说起2. 每日一书 | 延安一月


1. 董学文|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 每日一书|马克思与美学问题3. 演讲公告|小森阳一:战后七十年与“九条会”运动

1. 朱羽 | 关于本雅明的几个问题——读书札记2. 每日一书 |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 冯契|忆佩弦先生2. 每日一书|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

1. 张慧瑜 | 以胜利者的名义与新的抗战记忆2. 每日一书 | 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

1. 王璞|一个左翼诗人怎么看待工人诗篇?2. 王璞|《距离的阻滞》创作漫谈3. 每日一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理念

1. 罗尔夫•魏格豪斯 | 本雅明的学徒期2. 每日一书 | 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

1. 符鹏 | 再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尝试及其内在危机——蒋子龙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 中的青年问题(上)2. 符鹏 | 再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尝试及其内在危机——蒋子龙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青年问题(下)3. 每日一书 | 革命的张力


1.李零|读《动物农场》(三)2. 每日一书|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1.【保马原创】陈越 |作为幽灵的肖像:余极画笔下的毛2. 每日一书|肖像画的凝视


1. 劉進慶 | 我的抵抗與學問2. 黄纪苏 | 说说秦晖先生说的那些事儿(完整注释版)上3. 黄纪苏 | 说说秦晖先生说的那些事儿(完整注释版)下4. 每日一书 | 刘进庆文选:我的抵抗与学问


1. 艾蒂安•巴利巴尔 | 阿尔都塞与中国 ——中文版《阿尔都塞著作集》序2. 每日一书 | 保卫马克思

1. "鲁迅纪念周"特刊 | 鲁迅的复仇、“鬼”与地下的正义2. 每日一书 | 鲁迅与北京风土

1. “鲁迅纪念周”特刊 | 徐梵澄:星花旧影——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2. 每日一书 | 鲁迅与日本人

1. “鲁迅纪念周”特刊|尾崎文昭:战后日本鲁迅研究(上)2. “鲁迅纪念周”特刊|尾崎文昭:战后日本鲁迅研究(下)3. 每日一书|鲁迅与终末论


1. “鲁迅纪念周”特刊丨阿尔都塞论鲁迅2. “鲁迅纪念周”特刊丨鲁迅、萨义德、批评的位置与方法3. 每日一书丨从“绝望”开始

1. “鲁迅纪念周”特刊 | 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呐喊》与《彷徨》研究之一(上)2. “鲁迅纪念周”特刊 | 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呐喊》与《彷徨》研究之一(下)3. 每日一书 |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1. “鲁迅纪念周”特刊 | 朱康:《“人道”的“文化偏至”——鲁迅论从“人”到“个人”的观念变化》2. 每日一书 |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

1. “鲁迅纪念周”特刊 | 竹内好:关于鲁迅之死2. 每日一书|鲁迅死因之谜


1. 汪晖 | 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2. 每日一书 | 短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1. 赵文 | 伊格尔顿为什么是对的——从唯物主义文化批评角度看《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 每日一书 |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1. 陈越|阿尔都塞与批评理论(演讲)2. 每日一书|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恩格斯到阿尔都塞


1. 余亮|打开马克思的正确姿势2. 每日一书|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3. 关于昨天《“西班牙医生”的中国情》的更正


1. 倪慧如 | “西班牙醫生”的中國情2. 每日一书 | 当世界年轻的时候

1. 李云雷|陈涌: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追求与人格2. 每日一书|陈涌文论选

1. 黄纪苏 | 漫议国家与文化2. 每日一书 | 《摆正自由主义的位置》(附“雅理译丛”编后记)

1. 张旭东 | 诺贝尔文学奖如何变成了诺贝尔政治奖?2. 每日一书 | 六个字母的解法(附短评)

1. 薛毅 | 关于《红色娘子军》答友人问2. 薛毅 | 当代电视剧中的“谍战”和“游击战”3. 每日一书 | 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

1. 汪晖|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蓝博洲著《台共党人的悲歌》序言(上)2. 汪晖|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蓝博洲著《台共党人的悲歌》序言(下)3. 每日一书|台共党人的悲歌

1. 张屏瑾|丁玲·上海·一九三〇2. 张屏瑾、徐志伟|我们今天如何重新理解上海3. 每日一书|中国封建社会

1. 斯坦利·米奇尔 | 《理解布莱希特》导言2. 每日一书 | 五百年来谁著史

1. 娄燕京 | 作为风景的新工人诗歌2. 每日一书 |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 高明 |《我的诗篇》中的“我”2. 每日一书 | 家人父子3. 关于“每日一书”的更正说明

1. 傅正 | 两种自由,两种启蒙2. 每日一书 | 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 10

1. 鲁太光 | “复杂”的“浩然文学” ——以《艳阳天》为中心2. 鲁太光访谈 | 被“革命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照亮3. 每日一书 | 中国历史通论 10

1. 路易·阿尔都塞 | 论法2. 每日一书|《春秋》与“汉道” 10

1. 何炳棣|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上)2. 何炳棣|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下)3. 每日一书|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

1. 阿甘本 | 关于《景观社会评注》的旁注2. 每日一书 | 布什主义与新帝国

1. 张慧瑜丨工人的声音:老工人与新工人的相遇2. 李云雷丨新工人诗歌的“崛起”3. 每日一书 | 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

1. 蔡翔 | 底层2. 每日一书 |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

1. 张历君 | 现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成(上)2. 现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成(中)3. 现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成(下)4. 每日一书|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1. 姜来熙丨“1987年体制”后韩国的新自由主义2. 每日一书丨具海根《韩国工人》

1. 朱羽 | 辩证的共振——读《黑格尔变奏:论〈精神现象学〉》2. 每日一书|黑格尔传

1. 吕新雨 等 | 80年代的人生理想和爱情观是怎样的?2. 吕新雨 等 | 我们的青春是如何流逝的?3. 许立志 | 新的一天

1. 李北方 | 公知与伪士2. 每日一书 | 《北大南门朝西开》(附汪晖序)3. 关于9“每日一书”的更正声明

1. 安东尼奥·葛兰西 | 关于马基雅维利政治学的札记2. 每日一书 | 导读葛兰西3. 演讲预告 | 理解中国经济变革前景——发展模式、国际经验与历史资本主义

1. 谢俊 | 新左派是如何破土而出的?——以汪晖的当代思想史描述为例2. 每日一书|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

1. 阿尔都塞 | 马基雅维利的孤独(补订版)2. 每日一书 | 2014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得主:阿尔都塞《来日方长》(附评论)3. 演讲预告|理解中国经济变革前景——发展模式、国际经验与历史资本主义

1. 张旭东丨试谈人民共和国的根基 ——写在国庆六十周年前夕

1. 刘小枫丨谁能使中国恢复“大国”地位——“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三思(上)2. 刘小枫丨谁能使中国恢复“大国”地位——“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三思(下)3. 每日一书丨《百年共和之义》4. 更正声明

1. 项飚 | 普通人的“国家”理论2. 每日一书 | 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附书评)

1. 吴晓东 路杨等 | 想象历史的方法——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讨论(上)2. 讨论|想象历史的方法——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讨论(中)3. 讨论|想象历史的方法——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讨论(下)4. 每日一书|文学性的命运

1. 汪晖 | “我有自己的名字”——吕途著《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序言2. 每日一书 | “中国新工人”系列,附“赠书倡议书”

1. 崔之元 | 小康社会主义与中国未来——小资产阶级宣言2. 每日一书 | 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

1. 黄纪苏 | 中国革命的两份遗产2. 黄纪苏 | 燕京学堂——当代士林的标准像3. 每日一书 | 精神史的考察

1. 伊格尔顿丨资本主义与形式2. 每日一书丨福柯思想辞典

1. 丁耘 | 孔夫子与毛泽东——儒家传统与中华政制关系之再检讨2. 每日一书|中道之国:政治·哲学论集

1. 马社香 | 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2. 马社香 | 重上井冈山与“六二六指示”3. 每日一书 | 潘佐夫:《毛泽东传》4. 公告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城市文学与电影经典(课程大纲)

1. 斯图亚特•霍尔 | 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2. 立此存照 | 关于昨天的《<在医院中>再解读》一文3. 每日一书 | 抗战中的中共

1. 李晨 | 《在医院中》再解读2. 每日一书 | 中产阶级史

1. 傅正丨解析“安倍谈话”2. 每日一书丨大东亚战争的总结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愚公移山

1. 马雪丨70年胜利日回首台湾“日本兵”———以陈映真《忠孝公园》为中心2. 每日一书 | 革命中的中国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论持久战》(上)4.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论持久战》(中)5.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论持久战》(下)

1. 罗岗丨文学与大东亚战争——也谈“竹内好悖论”2. 每日一书·认识抗战丨靖国问题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1. 徐戬 | 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上)2. 徐戬 | 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下)3. 萧武 |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党内斗4. 每日一书·认识抗战 | 日本陆军兴亡史5.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1. 竹内好丨日本人的亚洲观2. 每日一书·认识抗战丨《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 黄仁宇 | 没有特定地点: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2. 每日一书·认识抗战 | 阻力与助力之间——孙中山、蒋介石亲日、抗日50年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整 顿 党 的 作 风4. 立此存照 | 关于昨天的“每日一书”

1. 王晓明 | 瞿师傅的故事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序2. 郭春林 | 什么文化?怎样的命运?——读吕途《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3. 吕途 | 王德志的故事:团结经济4. 每日一书 |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

1. 王钦丨“悲剧”或“表演剧”?——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库芭》(一篇札记)2. 每日一书丨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

1. 张慧瑜丨新中产与新工人的浮现及未来2. 每日一书丨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1. 李静 | 拿什么拯救虚无的抗战记忆2. 每日一书·认识抗战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3. 重温毛主席抗战论著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 胡清雅 | 反服貿運動的美國因素2. 每日一书 | 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

1. 罗岗 | 我们如何变得“一无所有”?2. 每日一书 | 视差之见

1. 杨宸 | 召唤“宇宙中的人”2. 会议通告丨“文明与革命:跨学科视野下的土地改革运动” 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告3. 每日一书丨《三体》中的物理学

1. 祝东力 | 站在尖顶教堂门前——理解贺敬之2. 每日一书 | 民主化的进程

1. 沈语冰 | 《现代生活的画像》译后记(之三)——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观2. 沈语冰 | 《现代生活的画像》译后记(之四)——克拉克艺术社会史方法举要3. 每日一书 | 瞥见死神

1. 沈语冰 | 《现代生活的画像》译后记(之一)——T. J. 克拉克其人其事2. 沈语冰 | 《现代生活的画像》译后记(之二)——艺术社会史的前世今生: 兼论贡布里希对豪泽尔的批评3. 每日一书 | 现代生活的画像 ——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

1. 吴晓东丨《山山水水》中的政治、战争与诗意2. 每日一书丨20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

1. 倪伟 | 向这个世界的冷漠敞开心扉 ——《局外人》解读(上)2. 倪伟 | 向这个世界的冷漠敞开心扉 ——《局外人》解读(下)3. 每日一书 | 文学阅读指南

1. 阿尔都塞 | 画评三则2. 每日一书 | 布莱希特作品系列

1. 孙晓忠丨有声的乡村(上)2. 孙晓忠丨有声的乡村(下)3. 每日一书丨《延安乡村建设资料》4. 声明

1. 周展安|探索中国共产革命的内在逻辑——以20世纪40年代延安哲学界对“力行哲学”的批判及其对“唯物论”思想的阐发为中心2. 每日一书 | 购买时间: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如何拖延危机

1. 郭春林丨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于张承志及亚非作家会议的思考2. 每日一书丨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

1. 昝涛、殷之光 |“一带一路”的历史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上)2. 昝涛、殷之光:“一带一路”的历史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下)3. 每日一书丨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这受难的国度》4. 王希:亡灵的穿越与民族的新生——读福斯特《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

1. 王颢中 胡清雅丨反服贸与台湾社运中的“中国因素”2. 每日一书丨战争留下了什么——战后一代的鹤见俊辅访谈

1. 李云雷 | 肯·洛奇的双重挑战与超越2. 徐志伟 李云雷 | 从“纯文学”到“底层文学”——李云雷访谈录3. 每日一书 | 新自由主义简史

1. 阿尔都塞 | 马克思主义与阶级斗争2. 每日一书 | 新社会主义

1. 刘复生 | 穿越历史的“青春之歌”2. 徐志伟、刘复生 | 刘复生访谈录:文学研究的历史能动性3. 每日一书 | 资本主义的起源

1. 李零丨环球同此凉热(“保马”注释版)2. 每日一书丨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1. 蔡翔 | 到死未消兰气息2. 每日一书 | 我经历的那些人和事

1. 刘小枫 | 智深而勇沉的革命文人 ——读《夏衍传》所想到的2. 每日一书 | 夏衍传

1. 姜来熙 | 韩国项目融资的兴起与新的城市景观2. 每日一书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1. 孟登迎 | 文化研究者的政治自觉和身份反省 ——兼谈如何看待我国“文化研究”的困境(上)2. 孟登迎 | 文化研究者的政治自觉和身份反省 ——兼谈如何看待我国“文化研究”的困境(下)3. 每日一书丨乡村与城市4. 更正启事

1. 王钦丨“非主体:动物、缺陷性概念与激进共和主义——雅克·莱兹拉访谈2. 每日一书丨野性唯物主义

1. 傅正 | “被拐最美女教师”在“狗镇”2. 每日一书 | 生命本身的政治:21世纪的生物医学、权力和主体性

1. 雷蒙德·威廉斯丨“标准英语”的发展2. 每日一书丨漫长的革命3. 不仅是更正启事٩( 'ω' )و

1. 林深靖丨從課綱爭議看台灣殖民史觀的起源2. 每日一书 | 文学的世界共和国

1. 吴重庆 | 中国革命中的阶级分析、底层收益与社会再造(上)2. 吴重庆 | 中国革命中的阶级分析、底层收益与社会再造(下)3. 每日一书 |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

1. 鲁明军丨福柯的绘画研究与20世纪艺术史学范式的转变2. 每日一书丨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

1. 张方远丨台湾历史课纲争议:争的是政治,不是历史2. 每日一书 | 《竹内实传》

1. 符鹏 | 阶级想象的危机与底层话语的困境——重读小说《那儿》2. 李静 | “底层话语”遮蔽了什么? ——重读《那儿》3. 每日一书 |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1. 姜涛 | “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2. 每日一书 |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1. 罗岗丨两极分化、“循环的陷阱”与新的危机意识——重读“毛泽东致秦邦宪信”(1944年8)之二2. 每日一书丨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

1. 哈特、奈格里 | 《大同世界》中译本序2. 每日一书 | 大同世界

1. 罗岗丨家庭问题、“机器论”与“集体劳动”的高度——重读“毛泽东致秦邦宪信”(1944年8)之一2. 每日一书丨再思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探索

1. 林深靖丨希腊债务危机:新政治的起点2. 每日一书丨全球动荡的经济学

1. 李放春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翻心”(上)2. 李放春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翻心”(中)3. 李放春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翻心”(下)4. 每日一书丨韩丁:翻身

1. 张慧瑜丨中国为何没有科幻电影?2. 每日一书丨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未来考古学

1. 卢荻丨你无法逃避民主回归2. 每日一书丨大江东去——司徒华回忆录

1. 萨米尔•阿明丨光荣属于面对欧洲危机而拥有无比勇气的希腊人民2. 每日一书 |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

1. 林深靖丨左翼的时态——从台湾现实到国际视野2. 赛泽尔丨反叛者法农3. 每日一书丨全世界受苦的人

1. 贺照田 | 历史中的和历史叙述中的思想解放运动 ——兼论常见文献的解读与当代史研究的深化2. 每日一书 | “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

1. 戴锦华丨侯孝贤:历史的追寻与逃逸2. 思南读书会:在昨日之岛与今日现实之间——戴锦华教授电影研究三十年丨嘉宾:戴锦华、毛尖、罗岗3. 每日一书丨昨日之岛

1. 吴晓东丨追蹑“凤凰”的踪迹2. 每日一书丨《凤凰(注释版)》

1. 毛尖、王大可等丨讨论当代谍战剧2. 陈琦丨慢镜头:从“反特片”到“谍战片”3. 冯妮丨试论十七年“反特片”的“多质性”4. 每日一书丨《有一只老虎在浴室》

1. 滕威 | 聂鲁达在当代中国2. 每日一书 | 山岩上的肖像

1. 倪文尖 | 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2. 思南读书会:在昨日之岛与今日现实之间——戴锦华教授电影研究三十年丨嘉宾:戴锦华、毛尖、罗岗3. 每日一书 | 中国佛教的社会主义改造

1. 张永峰 | 评《问苍茫》2. 每日一书 | 辩证法的效价

1. 刘大先丨文学共和: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少数民族文学2. 每日一书丨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

1. 汪晖 | 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2. 邱士杰 | 就太阳花学运回应汪晖3. 每日书讯 | 现代社会想象

1. 坂井洋史 | 武田泰淳・主体性・公共空间(上)2. 坂井洋史 | 武田泰淳・主体性・公共空间(下)3. 每日书讯 | 《政治与文学》

1. 李娜丨虱目鱼与太阳花——为何、以及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 讨论丨如何“深耕基层”?能打破“年轻世代的天然认同”吗?3. 每日书讯丨批评家的任务

1. 斯图亚特·霍尔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人文学科的危机2. 每日书讯丨《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

1. 路易·阿尔都塞 | 舞台上的人民——阿尔都塞致巴乌罗·格拉斯的信2. 每日书讯 | 《无目的的手段》

1. 孙晓忠丨创造一个新世界——《延安乡村建设资料》序2. 每日书讯丨《延安乡村建设资料》

1. 陈越 | 如何思考人民?——论葛兰西“民族-人民的”概念2. 每日书讯 | 《道德底形上学》

1. 赵刚 | 敬答刘纪蕙教授:台湾社会运动真的在创造新的可能性吗?2. 刘纪蕙 | 与赵刚商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理念3. 每日书讯 | 英国小说的起源,1600-1740(附《导言:文学史中的辩证法》)

1. 李陀 程光炜 | 张承志创作三十年(上)2. 张承志创作三十年(下)3. 每日书讯丨《张承志文集》

1. 王晓明 | 现代早期思想与中国革命(上)2. 王晓明 | 现代早期思想与中国革命(下)3. 每日书讯 | 中国现代思想文选

1. 傅正 李静 | 作为方法的中国,还是作为方法的台湾?——与刘纪蕙女士商榷2. 马社香 |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

1. 路易·阿尔都塞 | 革命者爱尔维修2. 每日一书 | 现代世界体系3. 更正启事

1. 李放春 | “自己革自己的命”?(上)2. 李放春 | “自己革自己的命”?(下)3. 每日书讯 | 《台北恋人》

1. 贺桂梅 | 丁玲的逻辑2. 李陀 | 丁玲不简单3. 李向东 王增如 |《丁玲传》节选

1. 毛尖丨贾樟柯,你走慢点2. 毛尖丨赵涛的脸:我们为什么讨论贾樟柯3. 每日书讯:“精神译丛”第一辑之《斯宾诺莎与政治》

1. 赵刚 | 風雨台灣的未來:對太 陽 花運動的觀察與反思2. 赵刚 | 橙紅的早星

1. 毛尖:从《女篮5号》的房间说起2. 每日书讯 |《丁玲传》

1. 冯象 | 考验2. 卢荻 | “权贵资本主义”作为遁词3. 每日书讯 |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1. 慕维仁丨章太炎、鲁迅、汪晖:想象一个更好未来的政治2. 每日书讯:“精神译丛”第一辑之《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

1. 邱士杰 | 戰爭的限制——日本進步歷史學家田中正俊的戰爭體驗2. 邱士杰 | 最起碼的「近代」──《風起》觀後感3. 邱士杰 | 永遠的0分4. 每日书讯 | 柄谷行人談政治

1. 孟登迎 | 文化自觉、生活方式与政治想象2. 每日书讯 | 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運動史稿

1. 阿尔都塞 | 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优先性2. 每日书讯 | 洪子诚:阅读经验

1. 本雅明 | 论历史概念2. 每日书讯 | 鲁迅与托落茨基:《文学与革命》在中国

1. 吕新雨 赵月枝 |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上)2.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中)3.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下)4. 每日书讯 |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

1. 贺桂梅 | 革命与“乡愁” ——《红旗谱》与民族形式建构(上)2. 贺桂梅 | 革命与“乡愁” ——《红旗谱》与民族形式建构(下)3. 每日书讯 | 马克思主义与城市

1. 张旭东 | 重访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上)2. 张旭东 | 重访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理论(下)3. 每日书讯 | 回望集体化

1. 卢荻 | 曾澍基与香港左翼政治2. 每日书讯 | 巳申春秋 ——我對文革初期兩段史實的回憶

1. 柄谷行人 | 昭和前期的日本批评2. 每日书讯:“精神译丛”第一辑之《正常与病态》

1. 阿尔都塞、堂吉诃德与文本的舞台2. 每日书讯:“精神译丛”第一辑之《词语的肉身:书写的政治》

1. 汪晖|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关于“五四”的答问

1. 路易·阿尔都塞 | 大学生难题

1. 阿兰·巴迪乌 | 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造反有理2. 每日书讯:“精神译丛”第一辑之《歧义:政治与哲学》

1. 夏永红 王行坤 | 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2. 高考之际,听听毛泽东是怎么谈教育问题的!

1. 何炳棣 | 科举制的客观性

1. 张炼红 | 历炼精魂:新中国戏曲改造考论2. 王大可 | “戏曲何为”与“细腻革命”

1. 赵文 | “后马克思主义谱系”中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

1. 薛毅: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上)2. 薛毅: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下)

1. 陈越:领导权与“高级文化”

1. 罗岗 | “短暂的90年代”与当代文化研究的使命2. 毛尖:最好的时光

1. 阿尔都塞 | 论鲁迅2. 一件小事

1. 巴利巴尔 | 阿尔都塞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