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个孩子要心碎多少次,才能长成一个大人

2017-06-25 于心 子戈说

子戈说

今天给大家推荐好友于心的一篇文章。

原本看过《当怪物来敲门》这部电影,是要写一篇影评的,但后来看到于心的文章,发现已经没有写的必要了,因为我想写的,她都写出来了,而且比我想写的还要丰富得多。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也希望你关注我的好友于心——一个想用文字“点亮你的孤独”的女孩。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最近看了电影《当怪物来敲门》,为了拯救身患绝症的母亲,男孩召唤出古老的巨怪,并和它达成一场交易。当怪物讲完三个故事,男孩将被推进噩梦深处,说出自己最黑暗的那个秘密。

搜索电影讯息的时候,看到有人在问,这部电影能不能让小朋友看?下面的回答大多是否定的,理由是他们看不懂、有点阴暗、看完会不开心等等。

这让我有一点意外。摘下奇幻和稍带惊悚的标签,电影讲述了一个孩子在即将来临的“死别”面前,如何艰难的成长,整体上是一部温情治愈的影片。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孩子们看不懂这样的电影,或是最好不要让他们看到这样的电影呢?

其实,不是电影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尽量避免跟孩子谈论起“死亡”这个话题

我们觉得小一点的孩子不必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会很快忘记过去的事,活在新的记忆里。而大一点的孩子,无需多说,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懂。

如果有一种教育叫做“生命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始终是缺席的。

然而,该降临的总会降临,孩子们只有靠自己补上这一课,去经受生命中必要的丧失,浴火重生,长大成人。


 第一本书 


在我13岁和22岁的时候,失去了一直养育我的爷爷和奶奶。我被死亡这个怪兽吓倒过,又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跟愤怒、自责、哀伤的自己和解。

由于这些经历,我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温柔,甚至它过于温柔了,并未到达伤痕的更深之处。

今天,想推荐一本书给你。

它叫做《失物之书》,作者是爱尔兰作家约翰·康诺利。比起《当怪物来敲门》,它走得要更远一些。因为,构筑的梦境深一点,与之相伴的治愈也会深一点

《失物之书》

作者:【爱尔兰】约翰·康诺利

男孩戴维的妈妈得了重病,他做了每一件能想到事情,可妈妈还是离开了。随后,爸爸再娶,继母生下一个更小的男孩。

戴维笃信自己即将失去一切,悲伤和愤怒在他心中疯长,现实与幻境的界限渐渐模糊。

他听到书在说话,看到古老故事中的角色一一复活,终于,他进入了那个危机四伏的诡秘世界。

在那里,黑夜永无尽头,小红帽爱上了狼,并为它生下丑陋凶残的狼人,肥胖的白雪公主压迫着七个小矮人,女妖和兽躲在暗处,城堡表面布满荆棘……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个步步紧逼,想借戴维对弟弟的嫉妒,偷走新生儿生命的“扭曲人”。

这是只允许戴维一个人走到尽头的旅程,虽然,他不过是个已经失去了够多东西的孩子。

在这本书里,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一个孩子的敏感和挣扎。

当妈妈被死神带走,属于过去的所有生活准则都不再有意义。戴维害怕,缺少安全感,脆弱得再有一阵风吹过来就会碎掉。

戴维的胸口填满了愤怒,他当然有理由愤怒。他那样努力,世界却辜负了他,欺骗了他。原来,善恶不一定有报,好坏不一定分明。“戴维越想到这些,就越不想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戴维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懂得了遗憾,“曾经那么长的时间里,他都为将要失去妈妈而感到恐惧,以致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共度的时光,直到最后。”

而令戴维万分愧疚的是,在妈妈刚离开的时候,他甚至感觉到有些轻松,因为一切终于结束了,再也不用为妈妈而痛苦,也不必总是奔波在医院与家之间。

还有嫉妒,这种连成年人都很难应对的阴霾,随着继母和新生儿来到,沉重得无法对抗。那本来是妈妈和自己的位置啊,如果妈妈能回到这个世界就好了。

这就是一个小男孩所感受到的,一个我们以为他什么都不懂,总有一天会忘掉悲痛的小男孩。

失去妈妈的打击,足以让世界重构,昼夜颠倒。

戴维的心结爸爸解不开,心理医生听不到,所以他只好去别处试一试。他就是这样,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上路的

关于男孩的漫长历险,我不想说太多,你们可以去书里读一读。

总之,戴维一边艰难地活下去,一边寻找着妈妈和回家的路。

他哭泣过,懦弱过,伤害过别人,就像每一个普通的我们

他也被迫直面自我,承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为获得那个答案而拼尽全力,就像每一个有点特别的我们

最后的最后,戴维选择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即使,他已经开始明白,人生是一场更加漫长的历险,“扭曲人”的预言也将会成真。

在戴维回家之后,这本书给出了一个不落俗套的结局,我非常非常喜欢,相信也会让你震撼,并为之感动。


 第二本书 


如果你现在还不想打开《失物之书》这样的“黑”童话,我也想到了另外一本书,或许你会愿意读读看。

这是一本很温暖的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你可以花上五分钟一口气读完,也可以慢慢翻上很多次,或者把它讲给更小一点的孩子。

《爷爷变成了幽灵》

文:【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

图:【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还是一个小男孩,不过这一次,他叫艾斯本。

他最喜欢的爷爷因为心脏病,突然倒在了大街上。

艾斯本想像不出爷爷死后会去什么地方,但是也不相信会像爸爸妈妈说的,爷爷长出翅膀或者化成泥土。

直到那天晚上,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

爷爷看上去挺不开心,因为只有活着的时候忘记做某一件事情的人,才会在死后变成幽灵

可是爷爷不记得自己忘记了什么,艾斯本陪爷爷一起想啊想,想了好久,回忆完了所有跟两个人有关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爷爷想到了。

那是跟艾斯本也有关的一件事呢。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

爷爷说着,不再笑了。

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艾斯本和爷爷都哭了。

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但也不用太乖)。

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地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再见,艾斯本。

再见,爷爷。

爷爷开心地离开了,艾斯本也可以安心去幼儿园了。

原来,死亡也可以以一句平常的告别作结。

只是,大多数时候,大人们都忽略了孩子对一场最后告别的渴求。

他们在小事面前期盼着孩子长大,却在死亡这样的大事上,把孩子当成永远的婴儿。


▼▽▼


一个孩子要心碎许多次,才会悄然长成大人。

而死别,又是其中最具有摧毁力的一种。

没有什么,能像目睹一场死亡那样快速的,使我们的灵魂变得有所不同。

就像戴维在离开幻境之际,穿起来时衣服的感觉:

以前的衣服现在穿着很奇怪,他已经改变了许多,这些衣服仿佛属于另一个人,一个隐约有些熟悉,却又比他年轻得多、傻得多的家伙。

它们是一个孩子的衣服,而他已经不再是个小孩了。

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生活,让我们遗憾,也让我们热爱,给予我们苦难,也给予我们满足。

是的,这样的道理,我们早晚会懂。

只是,常常会晚一点。


如果你是心碎后成人的孩子,胸口的裂痕曾未被抚平,希望《失物之书》帮你在苦涩之中得到一点安慰。

如果你将把一个孩子带到这世上,并注定在很久之后离开他,记得为他读一读《爷爷变成了幽灵》。

也请你,务必,务必尽可能看到那个孩子的每一次心碎,并陪在他的身边。





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有光芒

我想和你一起

看见你心中的温柔宇宙

长按关注,跟我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