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那么让人感觉到羞耻?

2017-09-03 竹子旅行家 网海观澜

本文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跟竹子去旅行》。作者:竹子旅行家。


关注我,你的眼睛会怀孕


2017年8月31日

晚上好,我是竹子

这是我的第八篇原创,

感谢有你一路有你相随。




01
01

闺蜜相亲,被她家大姑介绍了一个准男友。准男友的微信头像是卢浮宫馆内挂着的德拉克罗瓦绘画的那幅“自由引导人民”。

 

在俩人无数次尬聊“在干嘛,吃了么”的话题后,闺蜜主动推进话题“你的头像很特别,是自由女神,有什么用意吗?”(这幅画里高举法国国旗的那位妇女是自由女神的化身)。


对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猛烈地打开了话匣子“姑娘,自由女神像在美国,这个画是法国的好吗?”除了配上鄙视的表情包外,还不忘描绘大段对于法国的向往。

“我热爱法国,它是一个真正自由浪漫的国家,食物美味,人群素质高!不像我们国家,人人都活得那么乏味无趣举止粗鲁。我用这副画做头像,就是因为它高举的是法国国旗!!”隔着屏幕,闺蜜都能感觉到他那颗飞跃大西洋的心。


“那你去过法国吗?”

“还没有啊,你去过吗?”

“去过啊”

“你条件那么好啊,那你怎么没有移民啊,还待在嘉兴这种小地方呢?我要有钱,我老早移民了。”

 

留学在法国的闺蜜不无感慨地说:


“他似乎并不知道民主自由下的法国人办事效率极低,经常罢工影响出行。地铁破旧,终年充斥着尿骚味,因为是流浪汉们的根据地。也不知道在巴黎的晚上10点过后独自出门遭遇抢劫那是你活该。更不知道面对高昂的物价和人工费,所谓的站着喝咖啡和席地而坐的浪漫只是为了省座位税。”


他只是把世界各国的优点集中在了一起,幻想出了一个理想国而已。


02

在我没有去德国以前,瞧见网上许多言论是夸赞德国人在地铁上不玩手机,清一色都是看书,称赞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有时候似乎觉得光写一个德国还不够,顺手拉上新干线上安静看书,无一人接听电话的日本。


 

但真相是,当我到了德国,发现整个西欧的地铁大多有百年历史,重新建造或者翻新的成本太高,地铁内接收不到任何信号。


这几年华为进军了欧洲市场后,诸如穆尼黑,柏林这些城市的地铁内,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日本的新干线上不能打电话是因为有许多老人心脏做搭桥手术或者装脉搏启动器,而打电话产生的辐射会干扰到这些仪器的工作,所以日本曾经出台法律,禁止在新干线上接打电话,久而久之民众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讽刺的是,这个极度害怕打扰到他人的民族,却将卧轨自杀这一明显会带给公众麻烦的行为作为自杀首选方式。

 

我们仅仅因为没有跨出国门而觉得国外的月亮圆么?

并不是,我们同时还觉得自己国家的月亮丑陋不堪。


03

去年有人在泰国的机场拍到日本的小学生在候机厅席地而坐,安静地阅读书籍,底下网友们的留言一片激赞

 

就在这图发出后没几天,一组西安小学生参加赴日夏令营,席地而坐,安静地在机场出关安检阅读等待,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也整齐摆放时却引发一片吐槽。



 看书的外国人,看的并不都是文史哲,很多人看的是消遣类读物。而在中国地铁里,用手机看小说的也大有人在,从这一点来讲,谁也不比谁高级。而且,手机也并非只有娱乐功能,用手机背单词、看股市甚至是阅读名著的人,谁能说他们在不务正业呢?

 

似乎如今很多人的逻辑成了:

中国人做某事+外国人不做=中国人没素质

中国人不做某事+外国人做=中国人没品味

中国人做某事+外国人也做=中国人只会跟风

 

在强调教育的今天,

接受教育纵然使得我们知识不至于匮乏 ,但多少人需要行万里路来换取见识的不浅薄?

 

04

某次我在嘉兴的一家小咖啡厅和闺蜜喝下午茶。

点的东西迟迟不送来,好半天送到了,老板重重地放下就走,杯子里的饮料都溢出来撒在桌布上,我们觉得或许店内生意太好而导致招呼不周,也情有可原。


而时隔几天,我和我的美籍成人学员J一起光临这家餐厅时(那时候我还是兼职的对外汉语老师),同样座无虚席的情况,老板不仅早早地将饮料端来,还一直跑过来和我们聊天。


哪怕看出来我在解答学员的疑问,他也是乐此不疲的用仅会的几句英文不断插话打断我们,尝试和J沟通。


得知J是加利福尼亚人后,不停拜托我翻译,要我告诉J,他有多么地喜欢美国,并承诺只要J和我再来,就有折扣。我这个不止来过一次却从未得到过折扣的老客户,真是托了外国友人的福了。

 

同样是老板搭讪,这让我想起,某次我在巴塞罗那的一家餐厅喝gazpacho时,老板看我这个外国人喝得津津有味,一脸陶醉,主动提出要和我合影。


他掏出手机合影完毕后,我发现我的手机没电了,需要借用他的插座充电,没想到老板开始对他的手机赞不绝口:价格便宜,不用经常充电,拍照清晰,巴拉巴拉。。。。。


看我一脸懵逼状态时,他朝我挤眉弄眼,你看,这是你们中国人产的华为手机呀,奇怪的是,我很少看到你们中国人用啊。

 

我们的国家在进步,而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却停滞不前。

 

05

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当时曾递交给总理尼赫鲁一份调研报告:


报告认为,从装备和各方面素质来看,一名印度士兵能单挑十名中国士兵。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以一国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印度军方修正了报告——考虑到中国士兵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印度士兵可以抵挡6名中国士兵。


这份过于自信的报告让尼赫鲁决定挑起中印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可以用印军第二师担任战术指挥教导的英国洛克弗菲希尔准将的一句话来说:


“你见过非洲大草原上斑马群的奔跑吗?但是它们还不如印度军队溃逃更加壮观!”

 

近期我国在自己境内修铁路却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想要重新逼迫我们承认英国殖民期间随意划定的麦克马洪线。


印度人说,我们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中国,还是1962年的中国吗?


06

一个民族不能过于自卑,把自己看扁了,也不能过于自信,过于满足沉醉于天朝的自豪感之中而忽视的自身的不足。

 

凌弱者卑,辱国者耻!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国也一直在进步,如果真觉得国外处都比国内好,一定要从外国学点什么,那么请学学这两个词:

diversity(多样化)+self-confidence(自信)。


晚安。

好梦。

别忘了关注哦。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