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GDP和综合国力,中国是怎么抢话语权的

2017-09-06 海疆在线 言回 网海观澜 网海观澜

导读: GDP是这样,综合国力也是这样,现在金砖合作同样如此,所以到了今天,你已经完全看不出“BRICS”这个词和美国有什么直接联系了,这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金砖峰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召开中,用习主席的话来说,现在是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金砖合作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当然,习主席的话说的是大战略,而在细节上,“金砖”这个词是怎么冒出来的,倒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要说, BRICS这个命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因为最早没有南非,所以是用的BRICs,从本意来说,就是“砖头”(Brick)的谐音,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是高盛的全球经济研究中心。后来中国同样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则把他译为“金砖国家”算是给砖头镀了层金,能好听不少。

这也就是说,金砖国家这个概念,是彻头彻尾由美国人凭空提出的。在此之前,中俄印巴其实是几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真正把这个BRICS变成一个合作机制的,则是中俄。 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金砖机制正式确立。到这时候,提出金砖国家概念的美国,反而对“金砖国家”这个概念,以及这些国家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失去了解释权,这个解释权落到了中俄印巴南非等实际参与国的手中,这里,就发生了一个话语权的转移——你创造的概念,但是这概念现在是什么意思,你说了不算!

应该说,对美国来讲,“金砖国家”这个话题上的话语权争夺,是比较失败的案例。

不过美国也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GDP。

我们还是从“金砖”的诞生说起,为什么最早的金砖国家是中俄印巴呢?这是因为美国人预计,到了2050年,现有的全球GDP前六的国家,将只有美国和日本还能留在前六之中,其他四个将变成中俄印巴。可以看出,美国人判断金砖国家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GDP,可GDP这个词本身,其实也只是美国弄出来忽悠人的概念罢了。

GDP这个指标,其实诞生在冷战时期,它最大的作用不是服务于经济,而是服务于政治。

熟悉冷战史的读者可能知道,苏联全盛时期每年生产的产品总量是世界第一的,要超过同期的美国,那时候北约国家采取的经济指标叫GNP,按照GNP指标来研究苏联,它丝毫不弱于美国,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强大。

这显然不利于美国的宣传,于是美国人就改了GNP的计算方式,提出了GDP这个玩意。GDP在统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商品的价格。而当时苏联和华约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这个经互会内部,绝大多数交易都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来进行的实体交易。说的直白一点,苏联的大宗交易它就没有价格这玩意儿。他们都是换货,然后商品出售给人民的时候国家定价,价格非常的低,这在GNP体系下不是个事,但是一放到新出炉的GDP里,麻烦了。

所以当你看冷战史的时候,你会发现当GDP这概念开始普及的时候,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指标都变得低得惊人,仿佛一夜之间一贫如洗。但其实当时的东欧和苏联人根本就没穷到那个地步。

这里笔者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佐证,知乎的司原冬网友提供了一份“A片”。这是在苏联解体前夕的1990年4月,一个法国的A片团队跑到莫斯科,招一群苏联姑娘拍AV的故事,当然其间也少了不少当时莫斯科人的日常。


我们知道,法国人不太可能去刻意的美化苏联,而作为一个拍A片的草台班子,它同样不太可能受到北约国家的资助去刻意黑苏联,所以虽然是部A片,但他的可信度,反而远远比西方或者东欧国家自己提供的历史记录要高。

从这部AV的细节来看(从学术角度看社会细节!别想歪!),当时的苏联虽然社会已经有一些动荡,民众所能获得的资源很单一,但远远称不上匮乏。就日常生活水准而言,依旧与西欧差别不大,根本不是西方一贯宣传的经济崩溃的状态。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的筒子楼住户室内基本都能用的起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说这个国家一贫如洗你信么?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苏联的“穷”其实就建立在一个不公平的衡量标准下的。

当然,结果我们知道,苏联被GDP忽悠瘸了,再加上星球大战计划,信仰崩溃等等诸多原因,它最后解体成了15个国家。

从这个角度看,GDP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局,是西方制定出来坑没有货币化、金融业不发达的苏联和华约国家的。

当时东欧巨变的时候中国很震惊,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调派了全国最顶尖的学者去东欧考察。

这批学者回国后提出了很多观点,思想方面的“共产主义信仰瓦解”;政治方面的“第五纵队”都算是很重要的发现,而在经济方面,也同样有人摸清了美国这个GDP阴谋的关键点。然后中国领导层,用了接近1年时间来思考如果自己也遇到这种套路,能不能抗住。当时的结论是,除非我们做出改变,否则一样玩不过!于是,92南巡……


这个时期,中国甚至一度提出过要不要发行“深圳”的独有货币的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国迫切的开始了自己的货币化进程。可以说,就是为了防着GDP这套理论忽悠的。

从结果来说,我们是抗住了。虽然中国崩溃论叫的很响,但是奈何中国就是不崩。但是抗住了不代表解决了问题,美国可以用GNP变GDP来搞死苏联,谁也不能保证他不会突然弄出个GXP来搞中国,只要这个标准的话语权还在他手里,我们始终是不安稳的。

很多人会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GDP这个东西,危险很大。但笔者想说的是,中国其实早就在撬动这个标准了,这里最关键的东西,叫“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上文这段话是绝大多数百科平台的一个统一表述,细节方面,往往还会提到阿什利·泰利斯的国家战略资源;肯尼思·华尔兹的能力分布;米歇尔·波特的五大要素资源,反正林林总总,让人看了就觉得高大上的无以复加……

但注意,“综合国力”这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概念。他的提出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合国力的衡量指标一共16项,其中细致的地方,甚至连平均多少人有一个医生和平均每人每天摄取多少热量都计入统计范围。但是这足足16项统计数据,唯独没有GDP!然后呢,这16个指标又变成了9个满分100分的点数,最后再根据点数的比重不同求得一个均值,用以衡量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综合国力满分是100)。

是不是挺眼熟的,没错,其实和当年老美忽悠苏联差不多——搞一个最复杂的标准,然后用最复杂的算法,最重要的是由我自己来算!如果我真想搞点什么内幕,那也是轻而易举的。

比如这样,这是中国03到09年的综合国力排名。(来源是日文wiki百科)

总体来看,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很大,并且还在不断拉大。是的没错,这跟我们强调的“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表述是完全一致的——中国还很弱小,虽然有一点微小的进步,但是与美国的差距是巨大的,麻烦你别没事就盯着我……

至于美国政府信不信,反正有人信就够了。你没看到这几年国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论文开始引用这玩意了么,这足够了,话语权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社科院这个忽悠能力,一点不比战忽局的手段差吧?

当然,这也是被逼的出来的,面对“我不忽悠你,你就要忽悠我”的局面,中国没有选择。GDP是这样,综合国力也是这样,现在金砖合作同样如此,所以到了今天,你已经完全看不出“BRICS”这个词和美国有什么直接联系了,这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