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每逢春节,电影院里硝烟弥漫,各路贺岁大片捉对厮杀,街头闹市各种宣传海报总会让你不期而遇。

有精致的,有粗暴的,从小资咖啡吧到乡村土墙,无不召示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勃勃生机。


今年贺岁档票房再创历史新高,电影市场如此繁荣的最根本因素,是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从观众角度看,春节观影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我初一就决定观看《唐人2》,只是时间未定。


结果,好多网友留言,建议我去看《红海行动》,然后我在网上观察了一下,果真好评如潮,跟《战狼2》当时情形颇为相似。

于是,大年初二我在外浪了一天之后, 决定去看《红海行动》,但票不大好买,越买越远,总算订上一张票。原因我想有两个:


一,影片大受欢迎。


二,排片比例较低。


换句话说,是观影者口碑推动我改变了主意,《唐人2》就只好延后了,看有没有时间。


《红海行动》为何能引起大家如此大的共鸣?看完之后,我个人体会,汇报如下:

一,一部纯粹的男人电影,充满着战斗精神。


二,国民意识的提高,利益延伸到哪里?我们的守保神就出现在哪里。


三,中国崛起之时,我们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四,良心作品,实景实地,处处震撼,时时紧张。


战争片,在很长时间内,经常陷入到自我反思的迷境之中,正邪不清,人格分裂。有些电影人喜欢从坏人身上挖掘人性(包括日军),喜欢从好人身上制造缺点。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引导观众去反思。


至于反思什么?估计连导演,编剧自己都不知道,对观众来说,花几十块钱买个130分钟的郁闷,出了影院不骂街就算不错了。


《红海行动》影片全长也是130分钟左右,但观众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每一秒的节奏,每一帧的画面,都令人紧张到喘不过气,散场后洗手间爆满。


没有令人尴尬的文戏,没有落于俗套的感情纠葛,不是说剧本里没有,而是林超贤导演在剪辑阶段果断剪掉了。


战争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个狙击手之间的斗智斗勇令人窒息,失去先机,就意味着死亡。那种紧张感,在影院里会加倍。


笑声会传染,紧张和恐惧也会,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红海行动》强的是,它能保持全程不间断的紧张,气势澎湃的全景战斗场面,拳拳到肉的殊死格斗,把战争残酷性表达得淋漓尽致,甚至到了血腥的地步。


被炸断的手臂,被炸飞的人脸,还有生切人头,炸爆肝肠,脑浆,断指,血淋淋的肌肉,你手里的爆米花还吃得下吗?


如果不是军方参于制作,审查部门未必会放行这些画面。但这些画面(特效)的存在,能让温室里的花朵体会到战争是何等之残酷?

脑浆也许是豆腐脑,断肢也许是硅胶品,肠子也许是菜场买的,我们被这些画面吓尿,但心里知道这是假的,假的,假的。


然而,在伊拉克,叙利亚,也门……,这一切又是如此真实,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电影院里会有130分钟的刺激和恐惧,而对这些国家人民来说,一年365天都是如此恐惧,除了当难民,没有别的选择。


《红海行动》干脆利落地告诉观众:我们今天能在豪华影院里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听着音箱里的枪炮声,体验着紧张和刺激。看完散场,还能开着小车撸个串,回家水电齐全,在暖气中敲打键盘……这种舒适,决不是天下掉下来。


没有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说落实海外撤侨行动,就是呆家里也会瑟瑟发抖。世界很美好也很残酷,邪恶者,一直在盯着我们,你跟它们讲道理?


石头中弹牺牲前,石头喊疼,佟莉给他吃糖,说吃糖就不疼了……很多人被这一幕深深感动。


为什么?因为“蛟龙突击队”身上体现的是人民军队牺牲精神,他们为人民的幸福而战。


以暴制暴,以战反战,是《红海行动》的核心逻辑,只有你强大了,你能战胜敌人了,才能避免有人将战争强加在你头上。

中国人是一个整体,五星红旗意味着平安和希望,《红海行动》不需要什么隐喻,很直白地表达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但又不是说教式的主旋律影片。

 

林超贤作为北上的香港电影人,他是成功的,因为他看到了时代的方向,从《湄公案行动》到《红海行动》就是其电影内涵不断升华的里程碑,他用电影语言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前段时间有一篇网络爆文--《我们与香港终于不告而别》,从香港电影“衰落”角度入手,处处扭捏作态,一副清高落寞的样子。实际上,这种文章散播的是一种离心力,而不是凝聚力。时代在前进,有的人还在刻舟求剑,很可悲。


一盘散沙的中国当年何等之凄惨?武器装备再先进,国民没有凝聚起来,没有一个国家意识,谈何战斗力?


台湾一些人不是天天捧着“民主”神符沉浸在独立幻境中吗?他们有战斗力?他们能保护自己?


如果不是祖国的强大,台湾人只能被吞并奴役。之所以有的国家把台湾当棋子,而不敢入侵占领,不是因为你有“民主”神功护体,而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在对岸。

《红海行动》将也门撤侨时,准备发生,而没有发生的战斗,以电影方式展现给每一个中国人看。用残酷和紧张的述事方式,告诉所有中国人,无论你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


与《战狼2》一样,《红海行动》也有值得改进的细节,但这不妨碍人们对它的欣赏。


中国电影就是中国电影,不需要用展现伤痕的卑微姿态去博得奥斯卡的认同。


经济上的巨人,决不能当文化上的侏儒,观众的选择已经证明了内心的呼声。

《红海行动》超级真实,许多人看了会后怕,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安宁生活,它的实际内核是反战的,不求战,亦不怕战!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