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安徽六安市那架米格-15战斗机——曾经在朝鲜上空击落美国飞机扬名立万,归国后默默服役守卫蓝天,退役后来到六安市人民公园快乐陪伴少年儿童,家园被万达鹊巢鸠占后辗转沟壑命悬一线,元宵节却在子夜时分突然消失。


本来,那位六安市民写的《安徽六安市人民公园的米格-15处境已岌岌可危》在本公号推送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沂蒙老区的红色企业家表示愿意购买保护,并立即赶到了六安;有西南的航空企业表示愿意义务修复,甚至有海外的爱国侨胞也表达了购买保护的愿望。


谁能想到清理垃圾之后,就是飞机消失了呢?


六安有关方面似乎也开始关注这件事,他们派人清理了飞机周边的垃圾,平整了场地,并放风说要加装围栏和大棚,先保护起来——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化。


但元宵节前夜,飞机却突然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拖走了!失踪了!


“岌岌可危”一文的作者、一直关注这架飞机命运的六安志愿者海光说,从现场留下擦痕看,拖曳作业的手法极其粗野,完全不像是为了保护、修复而转移。


这不由得让人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毁尸灭迹!


原本停放飞机的地方只留下一条拖痕。


的确,如果是为了保护、修复而转移,有什么必要在月黑风高之夜,偷偷摸摸地进行呢?


这也令人感到不解:如果六安真的觉得飞机是个负担,现在既然有人愿意接手保护,为什么不能好聚好散,你们甩掉了包袱,飞机也有了一个好的归宿,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架米格-15为六安服务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究竟有多大仇啊?


六安市用这样的方式应对舆论和市民对城市文化遗存的关切,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海光说,他现在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也觉得郁闷气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就算他们直接把这架功勋战机送到废品回收站甚至冶炼厂,又该如何呢?谁能管得了他们?


只是六安的脸上会留下一道浅浅的、标识着没有文化的耻辱疤痕!这道疤痕是官员们胡作造成的,却要由无辜的六安市民共同承担。


话虽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有几分不平。试想,如果这架飞机是近年来突然火起来的陈纳德“飞虎队”【点击阅读】用过的,又会被当成怎样的宝贝?


我就看到过不少有人发现飞虎队飞机残片,然后被当成文物送交博物馆收藏的新闻。



“美国人用过的”,就是文物;“打败过美国人的”就是垃圾,必欲弃之而后快,这就叫“甚荒唐,反认他乡是故乡”吧?


我与海光从未谋面,只是在网上交往。他对此事的执着、热忱、不抛弃不放弃,令人印象深刻。


海光在这一事件中从希望到失望的遭遇,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


我的故乡,一座河南中部的资源型小城,50年代末期才建市。当然没什么古迹,但有一些经典的带有苏联社会主义风格的建筑,比如少年宫、电影院、工人文化宫等,尤其是市府大楼,有点像小号的军事博物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些建筑被毫不吝惜地一一拆除,代之以白瓷砖、紫色玻璃幕墙的新建筑,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只有市府大楼硕果仅存,但市府已经准备迁往新城区了。


当时我和一些市民很认真的给市府写了封信,希望保留一点城市记忆,把旧大楼改为市政博物馆,门前广场改为市民休闲的文化广场。


可想而知这封信当然没有任何回应。次年回去休假,一切都荡然无存,原址建起了一座品味极端恶俗的购物中心。


走在家乡的街道上,穿行在陌生的、暴发户一般的建筑之间,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要么是我患了失忆症,要么是城市换了失忆症。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郊县削平了一座山头,建起了一座108米的世界最高铜佛像,这座山头历史上从来不是佛教圣地,建铜佛并无历史渊源。而一些建市初期的老干部、老工人希望在一个小广场上为毛主席建一尊普普通通的塑像,却被断然否决了。



最近三十多年,是资本和权力联手主导城市建设。资本追求的是利润,权力追求的是GDP,其实也是利润。这两种力量联手,构成了一台超级推土机,一切妨碍利润的东西,统统一推了之。


类似六安人民公园的米格-15这样寄托了市民感情的文化遗存,由于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增加成本,也就只能被拖出去毁尸灭迹,也许会懊悔为什么没有早点这样做。


去年有机会和一些朋友一起到俄罗斯旅行,走在俄罗斯的城市街道上,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俄罗斯的城市面貌比中国的许多城市看上去“有文化”,考虑到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俄罗斯的文明史只有一千来年,这一事实就更加令人惊讶。


这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俄罗斯的城市管理者有着更强的文化自信,也更加珍爱自己的历史。几乎在俄罗斯的每个城市都看到过苏联时期的文化遗存,各式各样的列宁雕塑,除了剧变初期毁损了一些之外,大部分也都完好地保存着。



前几天,一段俄罗斯为在叙利亚牺牲的飞行员举行音乐会的视频在多个微信群、朋友圈疯传,许多人为之动容。


显然,在中国经济已远超俄罗斯的今天,俄罗斯仍然可以凭借文化的力量赢得中国人的尊敬。


海光的所作所为,令我想起去年国庆档的一部电影《缝纫机乐队》,有人说我很挑剔,几乎对所有电影都不满意,这是不对的,这部电影我就比较喜欢【点击阅读】


小城青年胡亮,为了保住城里的一座大吉他雕塑,不惜倾家荡产,四处奔走,最终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力量和资本与权力的力量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六安米格-15的遭遇也好,电影《缝纫机乐队》讲述的故事也好,我的故乡小城的“失忆症”也好,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资本和权力都不介意文化,他们经常扮演的角色是文化的摧毁者,或者是108米铜佛之类伪文化的制造者。


像海光、胡亮那样的普通市民,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城市,关心自己城市文化的人,如何增强他们的力量,使之足以和资本、权力相抗衡,关系到当代中国能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以及在有文化的基础上恢复自己的文化自信。




快速支持通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支持




  


  




长按上方二维码

识别可一键关注


喜欢此文章请用力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