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1期摘要和目录
01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逻辑
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
[摘 要] 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构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治文明。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既吸纳了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又超越了既往法治文明形态。从根本属性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践行民主、反映民意、保障民权、改善民生、赢得民心贯穿于法治运行全过程,充分彰显中华法治文明的人民性。从体制构架看,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确立起既有集中统一又有分工负责,既有协作又有制约、既有公正又有效率的新法治体制。从价值理念看,坚持高位阶价值观,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目标,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建立起更高境界的法律价值体系。从创新动能看, 坚持科技引领,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把科技伟力转化为法治伟力,开辟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法治图景。从规模效能看,坚持 “大法治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的新型法治样态,展现出中华法治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
[关键词] 中华法治文明;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民主集中制;大法治观
[作者简介] 黄文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法学博士 (北京 100872); 赵世奇,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长春 130012)。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探析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引领资本健康发展,既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经济与政治问题,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认识资本的制度属性、生产要素属性的基础之上,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创造性地将资本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发挥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调整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面临着严峻、复杂、多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的较量博弈,因此需要保持较长时期、较大规模的资本总量并形成资本优势,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不断优化调整资本结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无序收缩,支持和引领资本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资本;资本贡献;资本短缺;资本发展
[作者简介] 张占斌,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北京 100091)
02
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
资源贫乏型乡村产业发展的演化机制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摘 要] 推动资源贫乏型乡村实现产业兴旺,是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从袁家村的发展实践出发,可以提炼出资源贫乏型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的演化机制:在初创期,发现乡村隐形资源,通过社会关系汇聚资源并借助社会信任调动资源,建立社会资本共建机制,打造产业发展起点;在扩张期,深挖现有资源,借助资源重组和资源拼凑策略,建立多元合作共治机制,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在成熟期,吸引增量资源,通过交叉持股打造利益共同体并借助三次分配平抑收入差距,建立股份合作共享机制,推动产业从扩张走向成熟。这一解释不仅为资源贫乏型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从理论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资源贫乏型乡村;社会资本共建机制;多元合作共治机制;股份合作共享机制;产业振兴
[作者简介] 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法学博士; 李彦岩,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 100084)
外源型社会组织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合作网络构建———基于 L 基金会的案例研究
[摘 要]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潜力已经形成共识,但作为外来力量如何与乡村在地主体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是现实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并以 L 社会组织为研究个案,能够细致刻画外源型社会组织构建乡村振兴合作网络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1)乡村振兴合作网络构建包括动力和控制两种机制,动力机制通过利益赋予提高合作意愿,促使合作行为产生,控制机制通过引入规则削弱合作风险,保障合作关系稳固。2)外源型社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采取了 “问题识别—利益赋予—招募—风险分析—策略选择—动员” 行为逻辑。3)在 “动力—控制” 双重机制下, 外源型社会组织构建的新型乡村振兴合作网络呈现出 “卷入—吸纳—团结—激活” 的发展路径。这一案例研究不仅从理论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新内源发展的理念内涵,还在实践层面为提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效能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社会组织;乡村振兴;行动者网络;制度性集体行动; “转译”
[作者简介]李 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管理学博士; 李雨洁,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6)
03
财经前沿: 宏观经济专题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效应测算———增长效应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适配
[摘 要] 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其增长效应引发大量学术讨论,但未获得稳健的理论与现实支撑。从理论上分析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间接影响路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动力之间的映射关系,增长效应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适配是关键所在。基于此,构建中介效应系统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规模扩张、追赶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流入表现出对经济规模扩张、追赶型技术进步的显著推动作用,而资本流出的作用则不显著;当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具备持续 3 年的短期增长效应,而追赶型技术进步增长红利的持续释放会对冲规模扩张的不利影响,于第 6 年开始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因此,结构化、周期化、叠加性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能够充分适配增长效应和增长动力。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增长效应; 增长动力; 结构性适配; 中介效应系统
[作者简介] 张屹山,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张丽媛,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长春 130012); 陈 超,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芜湖 241002)。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产教融合政策适配性研究———77 份国家层面政策文件的量化分析
[摘 要] 产教融合是我国实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政策工具方法,将现有产教融合政策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种政策工具,将政府、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界定为施策对象,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作为施策目标。按照产教融合内涵中的 “四位一体” 和 “四链联动” 的要求,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二维分析框架和三维交叉分析框架,对 2010—2021 年期间的 77 份相关国家政策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多角度分析政策工具、施策对象、施策目标之间的适配性。通过对1417条政策条款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发现产教融合政策具有政策制定主体的系统性、政策工具使用的多元性、施策主体的协同性、施策目标的衔接性、政策不同维度的耦合性五个方面特征。根据政策特征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产教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工具的均衡使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加强 “人才链” 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教融合政策; 政策工具; 政策适配性; 内容分析法
[作者简介] 姜 红,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 管理学博士; 李师萌、 盖金龙,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长春 130012); 孙舒榆,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管理学博士 (长春 130118)。
04
财经前沿: 金融专题
学历差异与房贷风险———来自违约成本和金融分析能力的证据
[摘 要] 住房抵押贷款是家庭获得住房的关键资金来源,也是银行资产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现有文献表明借款人特征影响贷款风险,但未深入研究教育背景对房贷发放及其风险的影响。使用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某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数据,基于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和金融分析能力,考察其学历差异影响房贷发放及其风险的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低学历借款人,高学历借款人具有更高的贷款量、更低的提前还款和违约风险,表明高学历有利于降低房贷风险;相比于低学历借款人,高学历借款人在债务支付困难和违约成本上升时违约风险更低,在权益为正和贷款利率上升时提前还款风险更高,表明高学历借款人有更高的违约成本和更强的金融分析能力。
[关键词] 学历差异; 住房抵押贷款; 违约成本; 金融分析能力; 违约风险; 提前还款风险
[作者简介] 况伟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管理学博士; 余家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2)
05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
传统礼学的持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 作为《礼记》思想的一贯之道,“毋不敬” 可谓情、礼统一的具体体现。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 则为 “毋不敬” 的思想基础,它既体现了存在本末一体的整体性诉求,又体现了存在古今一体的连续性诉求。这两种诉求的内涵又在持敬的实践原则诠释中动态展开。探究 《礼记》中持敬精神的当代意义在于,合理借鉴持敬思想基础中独特的主体自觉的人文精神以及持敬实践原则中文质中道的价值理念和 “知止” 的反思精神,有效消解现代性发展中的理性误用问题,在建构当代理性主体的同时限制主体的自我膨胀和异化倾向,实现生存的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 毋不敬; 《礼记》; 反本修古; 现代性; 知止
[作者简介] 华 军,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哲学博士; 曾坤宁,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长春 130012)
杨亶骅 《古本大学辑解》与晚清的 “朱王之争”
[摘 要] “朱王之争” 无疑是晚清多元学术思潮中的一条主线。以往学界多聚焦于晚清朱子学阵营对此问题的回应和关切,而对势单力薄的王学阵营的立场少有关注。这就难以整全地呈现晚清“朱王之争” 的理论图景,故以晚清王学护法杨亶骅为切入点来弥合这一缺陷就显得尤为可行和必要。杨亶骅沿袭 “依经立言” 的学术传统,围绕 “朱王之争” 的焦点《大学》文本,积极介入和回应这一时代思潮,以 “拒斥朱子改本”、 “分三纲领者失之” 和 “八条目只是一事” 为学术诉求,显豁出逆主流思潮 “尊朱斥王” 的 “伸王抑朱” 的学术特质,着了晚清重振阳明心学的先鞭。这不仅为阳明心学在清末民国的再度登场起到倡导和赓续之功,也以王学融摄朱子学的独特形式为朱、王会通提供新的方案,成为全面构筑晚清 “朱王之争” 理论图景和学术谱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 杨亶骅; 《古本大学辑解》; 朱王之争; 伸王抑朱; 晚清
[作者简介] 李敬峰,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哲学博士。 (西安 710119)
06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文学阐释学专题
从 “文化诗学” 到 “文学阐释学”———对一种本土化的文学研究路向之省思
[摘 要] 中国的文学研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型:从以作者、文本、审美为中心向以接受者、语境、文化为中心转移。在这次转型过程中,本土化了的 “文化诗学” 和 “文学阐释学” 起到了关键作用。“文化诗学” 的核心是 “文化” 而非 “审美”,旨在拓展文学研究的范围;“文学阐释学” 的目标是文本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文化诸因素而不是文本本身结构与修辞,旨在追问 “关于什么” 和 “为什么”。这两种文学研究方法有着相近的学理逻辑,都注重文化整体性关联,强调对话性;都是侧重于 “意义建构” 而非 “发现真相”,都强调 “生产性”;对科学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自觉抵制也是它们的共同之处。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各有各的旨趣所在,并不能等量齐观。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文学阐释学; 本土化; 生产性
[作者简介] 李春青,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文学博士。 (广州 510006)
文人与文学:汉唐时期的文学阐释与文人的自我理解
[摘 要] 汉魏至唐代,古代文人群体的崛起伴随着身份上的焦虑,文人的自我概念也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从东汉王充首倡 “著作者” 的文人观念,到魏晋六朝通过建构审美自律和文人趣味的方式来确立文人的身份认同,再到初唐官方经学给出文人士大夫处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角色,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人的自我概念与他们的文学理解之间构成了相互选择、相互建构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般心理结构,由此也给出了后世学者思考文学问题的基本框架。虽说古代文人从来都追求个体心灵的完满自足,甚至陷溺于审美主义、道德境界和知识趣味的受用之中不能自拔,但是从大历史观的视野来看,文人士大夫的心理诉求在经历了充分个体化的实现之后,最终还是要面向社会政治落实其存在基础。汉唐时期文人身份的自我调整所体现的就是这种发展趋向,在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文人; 著作者; 士大夫; 身份认同; 《毛诗正义》
[作者简介] 郑 伟,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太原 030006)
先秦易学的 “公共阐释”———兼论从春秋 “士易学” 到 “儒门易” 的演变
[摘 要] 当下的阐释学大讨论,已经从概念的探讨进入理论建构阶段,实现了由 “破” 到 “立”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以典范的阐释现象为研究范本,将当下热议的一系列阐释学范畴融汇到中国阐释学实践中很有必要。先秦易学便是这样的鲜活范本。对 《周易》 经传关系的梳理,可以探讨传统易学中那些暌违了历史事实的所谓 “非历史阐释” 的表现形式和衡量尺度;对春秋 “士易学共同体” 的描绘,可以寻绎公共阐释的 “有效性” 等问题,更创造性地启发了先秦易学阐释的“士易学” 阶段,为易学阐释史的分期断代提供新角度、新思路;而考察 “士易学” 到 “儒门易”阐释范式的转变,正可印证 “公共理性” 的历史性及其 “隐” 与 “显” 等议题。总的说来,注重阐释效应的 “公共阐释” 研究,为先秦易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这种 “自下而上” 的阐释研究可以成为中国文学阐释学的鲜活样例。
[关键词] 阐释学; 先秦易学; 公共阐释; 士易学
[作者简介] 窦可阳, 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长春 130012)
07
世界史研究: 美国史专题
试论美国早期的自耕农传统与 “农业神话”
[摘 要] 从殖民地时期到建国初期的早期美国社会是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业社会,自耕农的独立、自足与社区意识,不仅成为早期移民在新大陆安身立命的生活目标,也成为杰斐逊民主的基础和 “美国信条” 的依托;不仅吸引了欧洲人的 “他者” 眼光,也加强了美国人的文化自信。从知识精英到普通大众对自耕农精神的认同和褒扬被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称为 “农业神话”,而这一切又构成了城市化转型中很多新城市人乡村情结的核心。19世纪粗放的城市化虽然为美国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却也难掩新城市人对静谧、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眷恋。自耕农传统和 “农业神话”不仅长期左右着美国早期的政治和文化,也影响到后来的城市规划和郊区化趋势。
[关键词] 美国历史; 自耕农传统; 城市化转型; 乡村情结; “农业神话”; 杰斐逊民主
[作者简介] 原祖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历史学博士。 (成都 610064)
从拓殖中心到经济边缘:农业现代化与美国中西部农村的蜕变
[摘 要] 中西部的拓殖不仅是整个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样板,同时也是在繁荣的农业基础上向城市化和工业化转化的典型。在农业现代化演变过程中,中西部经历了从自给自足的拓荒农场到高度商业化、专业化农场,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不仅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场主的生活也得以改善,农业经营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农业生产日益从一种生存方式变成牟利手段,与美国立国之初所奉行的家庭农场梦想已经渐行渐远。内战以后,随着继续向西部边疆拓殖,美国中西部也像当初受其挑战的东北部农业一样,发生新的结构转型。虽然中西部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非常重要,但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挑战,中西部农村作为中心里的边缘,难掩衰退的命运,由此导致农业现代化与乡村衰败的悖论。
[关键词] 美国中西部; 农村; 家庭农场; 农业现代化; 中心-边缘
[作者简介] 付成双,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历史学博士。 (天津 300350)
从环境治理到经济再开发———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棕地治理政策的转向
[摘 要] 美国的工业化和去工业化为美国城市留下了一份极具挑战性的 “遗产”,即众多污染程度不同的工商业废弃地,学术界也称之为 “棕地”。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超级基金法》,决定对这些棕地进行环境治理。由于起初过于强调环境污染的 “彻底治理”,导致私人资本、各州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环保局降低了棕地的环境治理标准,关注的重点由环境治理转向经济发展,私人资本和各级政府都积极参与进来,棕地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美国城市; 环境治理; “棕地”; 《超级基金法》; 经济发展政策
[作者简介] 孙群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历史学博士; 郑殿娟, 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馆员。 (金华 321004)
08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中国近代 “法理” 话语的传入与演化———以吉林大学藏程树德编《法律原理学》为中心的考察
[摘 要] 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法律原理学》油印本,目前所见为孤本。该书为近代著名法学家程树德任教京师大学堂法政科大学时期(1910—1912),为讲授“法律原理学”课程编写的讲义,撰成时间或不晚于1910年3月。程树德在书中对法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表现出融贯古今的学术素养与会通中西的学术胸怀,也表现出放眼寰宇的学术视野。由于近代西方法学传入中国的途径及其本人的留洋经历,以日本为师的痕迹较为清晰,但这并未影响其对来源知识及学术话语的发展。《法律原理学》作为目前所见近代最早由国人编写的阐述法理学基本问题的学术作品之一,较之清末翻译的国外法理学著述与晚近国内学者的法理学专著,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综合作者、内容、版本、性质及时代等多重因素,该书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及课程设置研究,对于近代“法理”话语传入与演化的微观探索,对于近代法学人物的跨学科考察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关键词] 程树德; 《法律原理学》; 法律教育; 法理学; 法理
[作者简介] 刘晓林,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法学博士; 姜 翰, 吉林大学 “鼎新学者” 博士后,法学博士。 (长春 130012)
中欧文明互鉴视野下儒学初传译介策略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 儒家经典最初如何走进欧洲社会视野,不仅是百年来中欧哲学交流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也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核心价值观海外译介与传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儒学初传的历史背景看,波塞维诺印本所收录的罗明坚拉丁文手稿乃是首次呈现于欧洲社会的译本形态。然而,通过拉丁原文语境的分析可以发现,波塞维诺印本与罗明坚原稿存在重要的译介策略的分歧。罗明坚译稿展示出 “儒耶协同” 的诠释倾向,而波塞维诺印本则有较明显的 “援儒入耶” 的译介立场。两种译介策略的差别不仅仅是术语文法层面的分别,更透露出儒学首次进入欧洲视野时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复杂应对心态与诠释方式。然而,无论罗明坚的 “儒耶协同”还是波塞维诺的 “援儒入耶”,这两种诠释方案均对当前中华经典外译事业具有重要镜鉴价值,即文化传播需要首先考虑异域读者信仰心态并进行处境化语境转型,在此基础上凸显儒家核心价值观并潜移默化地产生信仰共鸣,继而推进中国传统信仰价值在海外的深层次传播与文化认同。
[关键词] 儒学初传; 中欧文明互鉴; 罗明坚; 波赛维诺; 儒耶协同; 援儒入耶
[作者简介] 高 源,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体系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哲学博士。 (上海 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