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下的券商新三板业务:挂牌没活干,做市不敢干,督导有人爱有人嫌,研究不知道怎么干
挂牌惨淡,IPO加速,指数下跌,无不刺激着券商的神经。新三板业务似乎成了券商业务的众矢之的,不赚钱风险还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券商调整收缩新三板业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新三板的寒冬比所有人预计的更加寒冷,也更漫长,持续不见产出的投入,瓦解了券商领导的耐心。
有的券商直接选择退出,不再主动新增挂牌,只保留持续督导团队;还有的券商,将一级部门调整为二级部门;只有少数券商继续坚守。
这一切背后,自然是业务无法开展的艰难:
挂牌,没活干
做市,不敢干
督导,有人爱,有人嫌
研究,不知道怎么干
/ 01 /
挂牌,没活干
"2015年新三板市场快速扩容,全年实现推荐挂牌业务净收入9637万元",这是读懂君在某中小券商的招股书中看到的。这家券商,当年的推荐业务量排名在30名外。
时过境迁。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疯狂,新三板挂牌业务已进入寒冬时代。
截至4月25日,新增247家挂牌企业,而2015年1月份和2016年1月份,单月挂牌数量就分别达到了292家和494家,2017年1月份还有291家挂牌,差距显然易见。
这一点,某券商场外市场部门主抓前端挂牌业务的吴波(化名)感触最深,他说,之前市场火的时候一周立项二三十家,现在一周一家,还是非常传统的企业,"2017年做的项目全是之前的存量。"
今年以来,只有4家券商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0家。最多的是开源证券,挂牌28家;其次是国融证券,挂牌17家;安信证券则明显放缓了脚步,挂牌12家;中信建投排名第四,挂牌10家。
新增247家挂牌企业一共涉及到70家券商,也就是说,平均每家券商仅挂牌3.52家企业。这个数量,创收极其微薄。
"3家?只能养活一个年轻的团队而已。"南方某券商挂牌团队负责人告诉读懂君。他口中的年轻团队指的是,成员都是刚入行的新手,没有一个老手。
"现在我们都在忙着帮企业摘牌,哪有时间去做挂牌?"某挂牌人员对读懂君打趣道。
这句话折射出了新三板挂牌业务的寒冬,来了的都要走,没来的不愿来。
"新三板发展的这几年,挂牌企业超过1万多家了,现在的企业家身边谁还没有个挂牌新三板的朋友,一打听没什么好处,谁还肯来?"北京某中小券商挂牌人员对读懂君说,即使是在中小企业"富庶"的地区,比如长三角。
这种情况下,券商选择裁员、退出,也不难理解。
“之前对新三板给予厚望,当时赶上IPO关闸,保代养着没事儿干,成本高,所以挂牌数量非常可观。但现在环境变了,IPO开闸,反观新三板挂牌,付出的精力跟IPO差不多,收入却只是零头,没必要。”某市场人士对读懂君表示。“以前是保代下来做挂牌,现在是挂牌团队想方设法去做IPO。”
吴波所在的团队最多时近200人,还专门成立了小20人的团队为企业提供后续服务、持续督导,但依然不可能每时每刻满足企业所有的需求。
单是满足公司的基本需求,搞定各类公告、定期报告就已耗尽心力,"70年代的人都干不了这份工作。每天晚上公告不过来我们不睡觉,系统不关门我们不睡觉,很多80后的小朋友已经'三高'了。"
况且,券商还面临着如此严酷的监管环境,"我们就卖了颗白菜,你怎么说我卖白粉呢?职业风险太大了",吴波说,他们新三板部门拿到的监管函,比券商成立至今拿到的还多。
他告诉读懂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券商不做挂牌业务的原因,因为没法做了。
新三板从业6年,吴波感慨颇多,"新三板走到今天相当不容易。当下的新三板确实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以至于我们很多同行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有些把挂牌业务砍掉了,有些把做市砍掉了……"
/ 02 /
做市,不敢干
"现在还能勉强保本,再跌下去,快要把2015年赚的全部亏出去了。"某国有大券商的做市业务负责人说,"哪里还敢加仓。"
从做市商变动数据来看,现阶段,几乎没有做市商敢加仓。
今年以来,刨除企业变更转让方式的情况,做市商退出310次,新增的只有118次。
共计39家做市商净退出,净退出最多的是东吴证券,共退出45家企业做市行列,同时只新进1家做市企业,净退出44家。进入3月份以来,东吴证券开始加速退出,3月23日至今,共退出35家;
其次是广州证券,退出24家企业做市行列,无新增做市。
今年以来,只有29家做市商净新增做市业务,联讯证券和东兴证券净增最多,均为 6家,第一创业净增5家,此外,没有做市商净增做市企业超过5家。
"我们现在不敢发力,稳妥点比较好"。沪上某大型券商的做市业务负责人对读懂君表示, "每个月给公司递报表浮亏那么多,压力很大,头发都白了"。
今年以来,新三板做市指数一路向下,从年初的990.91点下降到897.08点,降幅为9.72%。
如果与2015年4月7日做市指数最高点2673.17相比,已经下滑了66.44%。
一方面是股价下跌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现阶段的流动性下,就算账面不浮亏,做市商也很难赚到钱。
一位离开新三板的做市业务负责人曾这样算过一笔账:现在新三板每天成交额几千万,按1亿算,一年200多个交易日,一年能有200亿的成交额,市场上近100家做市商平分,每家2个亿的成交额,5%的差价,就是1000万的收入。
反推做市商的资金成本,算出资金投入,一家做市商一年顶多能投3个亿。资金成本各家不同,按5%算,3个亿就是1500万的成本。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投入做市的规模如果超过3个亿,很可能连成本都负荷不了。
"不扣资金成本盈利,扣掉几乎不赚钱。如果实盈减浮亏,那就是亏钱。"某券商人士坦言,2015年行情特别好,2016年就不怎么赚钱了。
更重要的是,"运行两年的做市商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关于做市商行为边界也亟待明确",某券商场外市场部门总经理直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推行的混合做市制度,这就把做市过程中人为的因素砍掉了,"而我们是传统的做市商,人为因素较多,价值发现和操纵股价的边界,做市商组织交易与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的边界都要理清。"
/ 03 /
督导,有人爱,有人嫌
督导这个业务,一直都是有人爱,有人嫌。
今年以来,更换督导券商的企业共计235家。总体来看,大型券商基本不再承接督导业务,以退为主;还在承接督导业务的以中小券商为主。
督导业务净新增最多的是长江证券和首创证券,净新增数量都为17家。其中长江证券今年以来解除6家,承接了23家,净新增17家;首创证券,新增17家,没有与一家公司解除督导协议。
而在解除督导业务方面,安信证券解除最多,共24家,同期只承接了1家督导企业;其次是中投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解除19家、15家,并无新增承接督导。当然,中投在被中金收购以后,新三板业务一直在退。
全市场1.14万家企业,保守每年15万元督导费,市场在这一块的经费17亿。算上定增的通道费,总收入20亿以上。市场不超过800位专职督导员,加上水电人均成本不超过50万,成本不过4亿。谁还敢说督导业务不好来着?
但这钱也并不好赚。就像吴波说的,"我们就卖了颗白菜,你怎么说我卖白粉呢?职业风险太大了"。对于一些大券商来说,新三板是苍蝇业务,实在不值得为此去拿股转系统的自律监管函。
市场上已经有券商只退不进了,不管是做市还是督导业务。
对于中小券商来说,督导应该是这个存量市场里最大的业务入口了。各家策略不同,大都是希望通过挂牌切入挂牌后市场,融资、并购等。
"一方面,现在承接一些规范、可持续性经营的公司,有块儿稳定收入;另一方面,最后不能说所有企业都有其他业务机会,一批能提供业务机会就极好了。"某中小券商场外部门负责告诉读懂君。
读懂君了解到,有的券商把挂牌和督导业务转到了融资部门下面;有的券商,让督导部和融资部一起开晨会,希望将两个部门打通;还有的券商,直接将督导、并购融资部门整合,成立企业金融服务部门。
还有的券商虽然在承接督导业务,但部门名称已经更换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的对象除新三板公司,还有未挂牌的中小企业,帮助它们进行融资等资本运作。
/ 04 /
研究,不知道怎么干
"他们可能也只能撑一年了",某位市场人士对读懂君表示。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某大型券商卖方研究团队,在去年,还入围了新财富新三板最佳分析师团队。
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是新三板卖方分析师心中永远的痛。在A股,盈利来自分仓模式,金主们都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至今不能投资新三板,卖方能有什么收入呢?接近于零。
内部联动是新三板卖方研究基本上也仅限于的一种模式。就是给自己券商直投部门、做市部门服务。但是自家人,又能买多少呢?靠这个,吃不饱饭。
转型?怎么转?去做FA?触碰底线了底线,你的站位怎么算?做投顾,和机构合作一起发产品?这种形式只有券商独立的子公司能做。
早在2016年,北京某中小型券商的新三板卖方研究团队就转去私募股权市场,为自己的直投服务;2017年,又一家中小型券商的卖方团队转型去做FA。
2016年,股转公司希望券商各位卖方分析师大佬们能更加卖力,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不过,当年参会的各位,现在基本上都已经离职了。
文 | 戚旭 蔡圣件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