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拼妈 | 女神养成之路
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成绩好的孩子永远是最受欢迎的,这几年流行说“学霸”,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属于被仰视的角色。
但是,在美国的学校里,光是学习好的孩子常被叫做nerd,这是一个略有贬义色彩的词,中文译作书呆子还算好的,看看英文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a foolish or contemptible person who lacks social skills or is boringly studious”,一个缺乏社交技能或是只知道无聊学习的傻瓜。
先心疼一下那些因为成绩好而受歧视的孩子。再来说一说,那么,在美国的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孩子又是什么类型呢?
运动员。不分男女。这个答案倒是简洁分明。
男孩,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橄榄球队冰球队的核心人员,四肢发达,总是身穿背心短裤,露出健美的肌肉,呼风唤雨,身后迷妹一群群;女孩呢,选择或许多一点,溜冰游泳网球体操舞蹈,除了运动员之外还有啦啦队员,但是,啦啦队在美国也早已经发展为一项竞技运动了,需要体操、舞蹈等基础,有着系统的标准与赛制。
华人孩子在美国,已经不是、以及正在越来越不是传统形象中被父母逼着只知好好学习考大学的书呆子了,尤其是女孩。男孩们常参加的的运动种类,由于具有身体冲撞对抗性质,亚洲男孩的身体条件或许不占优势,但女孩们常参加的运动,更多强调技巧性灵活性,这方面亚裔女孩们不仅没有劣势,或许更有优势。
上个周末,西雅图本地华人的绿城家长会(EmP)专门组织了一次女孩专属运动讲座,邀请了七个姑娘和她们的妈妈,给大家介绍运动方面的经验,姑娘们才十几岁,上初中或高中,分别在花样滑冰、艺术体操、体操、仪仗队、跳水、花样游泳、芭蕾项目中,十来年辛苦训练,已经在各种比赛中披荆斩棘,妈妈们则是介绍作为运动推妈的酸甜苦辣。姑娘们谦虚,称小有成绩,座中妈妈们,却是大有感慨,讲者与听者,莫不如此。
女神的养成之路,绝对不轻松,努力的学习,长久的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常常还要忍受伤痛,又要兼顾学业的平衡,与其它活动的冲突。运动就是要拼搏,姑娘们的运动之路上,要拼天赋拼汗水,可想而知,我们都懂。但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她们身后的母亲,培养一个小女神,母亲要怎样拼?
拼金钱。
在中国,过去这么多年来运动员是由国家培养的,好苗子从小就被选入市队省队国家队,接受专业训练。美国则一直是全民发展体育运动,这意味着没有官方队伍从小观察选拔培养,要想走出一条路,就算你是个超级好苗子,也必须得自己走下去,一直走到能够在各种大赛中暂露头角、囊括关注,在得到商业赞助之前,所有的费用,只能是自己承担。
不管学什么运动,一堂私教课,市场价一般在60到120美元一小时,入门阶段或可参加集体课,一旦要认真学下去,私教是必然的,一周三次课,到比赛时节目编排常常还要另外收费,许多项目还涉及到场地租用费;孩子若是成绩比较好了就要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常常要去外地,那么机票酒店行程都是不小的开支;到了高级别比赛阶段,战袍战靴也都是用金子堆起来的,一双溜冰鞋1000美元,我采访了一个十一岁溜冰娃的妈妈,她今年的比赛光是裙子花了1250美元;那个已经参加世界级芭蕾比赛的姑娘,她的芭蕾表演服一件600美元……
问到这里,我想了想,也许这些项目太烧钱了或许是因为花样多场地少,再采访个普及一点的网球运动吧,于是联系到十二岁网球娃的妈妈,嗯,一年也就私教课八九千,和俱乐部会籍一万多,加起来大概两万美元吧,球鞋球拍那些就不算了,哦,对了,外地比赛的机票酒店另外算,能去外地比赛的,那也是在自己的俱乐部内无敌手了。
当然,在学习的初期,或者说家长孩子都对此并没有很高的期待,入门即可,不用花这么多钱。有些巧手的妈妈,至少在战袍这一项上还是可以DIY省些银子的。总体来讲,坚持的时间越长,达到的程度越高,投入也会越大。采访的这些孩子,都已经是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和志向,让家长看得到继续发展下去的期望,也才会舍得如此这般投入。
拼精力。
早上五点起床,去参加六点到八点的集训,一周至少四天,另外一天或者平时下午放学后自己去上私教课,周末另外算。这是绝大部分运动队孩子的常规作息。
妈妈呢,同时起床甚至更早,就算不要准备早餐也得送孩子去训练,到点儿再去接孩子出来,再送到学校。训练场离家近还好说,要是离家远,就只能在车里等待和消磨了。
一到周末,满世界陪着孩子去参加比赛,在家中是老妈子准备装备补给,在场地边是迷妹啦啦队,再大一点或许还要是经纪人。前面说到过溜冰比赛服装特别贵,主要是因为通常要镶水晶制造闪亮效果,许多妈妈其实也会自己给孩子缝制战袍镶嵌水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精力比拼。
这次讲座的七个妈妈中,只有一个全职上班,她说那是因为我们比较幸运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我先生很给力。一般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有特别给力的先生,精心养育一个孩子不容易,孩子展现出某方面的才能和志趣,做妈妈的全身心都献了出去,是一种必然,也是冷暖自知。
所以,当我看到讲座中有一对母女,在各自的分享中一直在自然而然的对对方表达爱意,妈妈提到某个事情时,上高中的女儿还冲上去半娇半嗔抱住了妈妈的腰,那个场景,虎妈与慈母毫不冲突,让我很感动。
拼格局。
自家孩子学运动,妈妈跟着拼,你以为你的精力只需要投入给自家孩子吗?不是的。整个队伍的运行,都依赖着家长的投入,不管大众还是小众运动,比如说,很多足球队篮球队,就是家长自己做教练的,比如说这次讲座中的花样游泳队,大到场地租用招生宣讲,小到比赛计分头饰制作,都是家长的事情。
也不仅是运动,任何一条路,要走出头都不容易,需要的投入都超过最初的想象。
然而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又想运动好又想数学竞赛又想弹钢琴,可以,但是想要每一样都做到精,在同一阶段而言,那真的是太难了。这些孩子们最初也是什么都尝试的,又要跳舞下棋又要弹钢琴拉小提琴又要参加数学竞赛还要考天才班,虎妈们也是一样不落全推过来。可是,随着年龄增大级别升高时间有限,全面发展往往意味着全面平庸,终究只能选一个方向去尽力做到最好。孩子们的兴趣是一个方面,妈妈们的引导是另一方面,所以,也有这样的例子,钢琴老师的女儿选择了体操,大提琴比赛中得过第一名的孩子弃乐从舞……
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坚持日复一日的陪同与鼓励,这是一种意志,是加法。而学会放弃,也是意志,是减法,其实更难,那还意味着长远的眼光,准确的判断。
不过,那是孩子们的人生,最终做决定的只能是孩子本身,做妈妈的,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全力支持,又何尝不是一种格局与智慧。
拼命数。
如果说金钱与时间是最基本的投入,意志与格局是对父母的进阶要求,那么,到基因与运气这个层面,就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天数了。
如果说最初只是看看腿长不长、身体协调性好不好这样的基础条件,到了后期,你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因素给你加分减分。溜冰的女孩,青春期突然长高发育导致重心不稳失去从前的优势;体操的女孩,跟腱受伤终于不得不放弃体操,痛苦好久之后重新尝试其它各种运动,最终遇到真爱跳水,也是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跳芭蕾的女孩,有一个优势,四个脚趾头都差不多长,所以穿上足跟鞋之后比别人稳、没别人疼、也就不容易受伤……所有这些属于天命的领域,又怎么控制呢?
虽说在美国推运动几乎是每个孩子必走的道路,但真正从那荆棘之路闯出来的,只会是其中少之又少的角色,大部分孩子都做了分母。一个男神女神的养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绝大多数人,做一个快乐的爱运动的普通人,就已经是种成功了。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是要那么拼?
对母亲们来说,是为了见证一朵花的绽放,为了不辜负一段青春的飞扬。为了问心无愧,为了不后悔。
而我们的女孩们,付出那么多的汗水泪水,也不是为了做别人的女神,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保持蓬勃的姿态,觉察生命的顽强与体验无穷的可能性。
这,恰恰是运动精神的本质。
作者净源,十年亚非拉欧周游天下,一朝隐退江湖宜室宜家。给你讲远方的故事,也说眼前的诗。出版有《旅居十年》,当当京东亚马逊热销中。
扫描上图海报中的二维码进入新书当当购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