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今日简史》《美丽新世界》《她在红尘外》
今年初,新年计划里包括读完每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眼看一年又到尾声了,“每一本”肯定是没有做到的,但所幸也并未完全抛诸脑后。
将近四十,对自己的理想状态和定位基本越来越清晰,我将这种状态形容为:保持轻盈,但不要飘。大而化之的说,也许就叫作平静。所以我需要时常需要从琐碎中出离,也需要重回原地的勇气。
从琐碎中出离最好的方法是机器猫的任意门,其次是读书,一翻开,就进入另一个世界了。然而我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通常不仅仅是能将人带走,也要能将人带回来,再合上时,通常应该对眼下一切更加笃定不惊。
这几本是最近的部分阅读。有一百年前的反乌托邦经典,也有现行的现象级畅销书,更有名不见经传作者的处女作。我将这三本的读书笔记写在一起,是因为它们背后各有一条线索,与我现下的困惑相契合,或者能解释。
《今日简史》(《21世纪的21个议题》)
这是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之收官之作,但很多人都说这其实是本哲学书。既然叫今日,那么必定要谈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那些巨大变化的,比如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甚至包括中美贸易战这些事件,以及这些事件背后所代表的一些正在慢慢上浮的东西,比如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数据、环境、全球化等问题,以及近百年来人们相信的普世价值“自由”“平等”概念正在面临的挑战。
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世界正在改变巨大的改变,但身在其中的人,谁又能真正看得清楚呢?我们常说在时代中沉浮、被命运挟裹,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将会走向哪里。可怕之处就在这里,正如这几年比较流行的“黑天鹅”概念中最重要的逻辑:你不知道的事情比你知道的更有意义。
更可怕的是,尽管每代人都会有自己的焦虑,但与过去不一样,今日世界所面临的不可知的未来,更值得担忧,因为事件的范围已经被扩大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发生,影响的都将是全体人类,而不是曾经的某一个小村庄或者某一个州县。爱因斯坦不是说过吗,“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用什么武器,但我确定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用的是棍棒和石头。”
赫拉利在书中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问题是,谁又能给出答案呢?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是个历史学家,不能给人衣食,假如能够让哪怕只是几个人加入到关于人类未来的思辨中,我的工作就算到位了。”
网上有批评说,这本书没有一个结论、没有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种开放的写作方式,提出问题,引人思辩,恰恰是跟作者的观点一致的,开篇序言第一句说,“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如果你永远是指望别人给你结论、教你解决问题,你仍然是在逃避思考的责任,也就是在远离清晰的见解。"
“人类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数据或方程式,而且故事越简单越好。” 开篇第一章,作者就用了旧的故事正在消亡,而新的故事尚未形成来形容眼前这个世界,读过他的《人类简史》就知道,在他的概念中,智人之所以能够打败其他人种主宰世界,靠的就是讲故事、并相信故事这样的能力,最著名的例子当数“公司”这样一个虚幻的概念,却能让众多人每天都在为此付出。
历数人类的故事,从原始的多神崇拜到上帝与耶稣,从孔子、太上老君到佛陀,本质上都是故事,到了20世纪,那些旧的故事渐渐隐在历史的后台,换成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三大故事同台演出。“1938年,人类有三种全球性的故事可以选择,1968年只剩下两个,1998年,似乎只有一个故事胜出,2018年,这个数字降到了0。”
在一个全球似乎都在陷入“虚无主义”的后真相时代,赫拉利将所有的故事都批判了一遍,他批判所有的宗教,包括他身为一个犹太人的角色被设定最应该坚信不疑的犹太教,并不是宣称异教徒的指控,也不是无神论者对有神论的嘲讽,而是一个清醒的思考者对所有被创造出来的故事的普遍怀疑。他的批判对象还包括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和正在式微的自由主义和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
只是当所有这些批判下来,脆弱的人就将陷入幻灭、恐慌与愤怒,而强大的人该怎样呢?还是引用作者的话,“恐慌其实是一种傲慢,是自以为完全知道世界正在走向毁灭、困惑则是比较谦逊的态度,也就能看得比较清楚。”
与困惑和解,这一点,其实是读这本书最触及灵魂的地方。
可以看到的是,那些很坚定地信某些事情的人,其实很幸福,而怀疑则意味着你需要思考,翻来覆去,像在黑夜中走路,一片迷雾重重的森林,看不清摸不到,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是一种痛苦的状态,清醒常常意味孤独。但是如果真的要彻底把自己交出去,去相信别人写好的故事,又不情愿失去这一份思考的自由。
所以,读这本书的快感,并不在于是否颠覆认知,是否给出结论,而恰是在于他引导你面对自己的困惑并与之和解。作者是知名历史学者,我不敢说我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他的这样一本书中,却实实在在读出了一些连自己都不曾清晰认识到的自己,整个十二章到十八章,我都在这种如见知己的赞叹中,被洞察,被理解,被准确的描述,被清晰的指引,那种当下的感动,足以让人流泪。
《美丽新世界》
赫拉利在书中引用了赫胥黎在1930年代所著的《美丽新世界》一书,那个野蛮人的想法:尽管人人都在追求快乐幸福,但我依然想要拥有不快乐的权利,我要有丑陋、贫穷的权利。
这本书其实也被朋友们推荐很久了,迟迟未开始,这回是因为这些引用,我才真正静下心来开始读,这一读又是心潮澎湃,不吐不快。
这是将近百年前的英国人赫胥黎写的书,应该说并不是作者本人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而是对当时社会思潮下人们关于一个极度美好社会的梦想的反讽,这本书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俄语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一起,成为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
同为对完美世界的反讽,在《一九八四》中,人们长期陷入战争的苦难、政府监控无处不在,这样的世界绝不完美是很好理解的;而在《我们》和《美丽新世界》中构想的那个社会,却是以“幸福”为最高宗旨的,在书中,人人彼此相属,衣食无忧,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快乐幸福的状态……
然而为什么,这还不是理想的世界?
即便是在这样被安排设定好人人幸福的世界中,总会有人,敏锐捕捉到内心偶尔萌动的自由火花,顺着那点微光,往前走上一段。
属于这个文明世界之外的野蛮人,来到文明之后终于又逃离,但大多数身在其中的人,将永远也逃离不了。野蛮人的心理感受,解释了这种微光之所以会萌动的原因:
“我宁愿是我自己,我自己,讨人嫌的自己,不要当别人,不管他们多么快活。”
“但是我不喜欢舒服。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恶。”
“实际上,” 蒙德说,“你在争取苦难的权利。”
"那好吧,就算我是在争取苦难的权利,不用说还有衰老、丑陋和性无能的权利,要求生梅毒、得癌症的权利,食物匮乏的权利,令人讨厌的权利,为明天担惊受怕的权利,感染伤寒的权利,遭受种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我要求这一切。”
同样,无法逃离,或者说选择不逃离,也是有解释的:
“如果一个人与众不同,他注定要孤独,他们对与众不同的人非常残忍。”
“不如说是文明之错,我们的文明选择了它。”
发生在野蛮人与世界总管蒙德之间的对话,非常精彩,令人扼腕顿足的精彩,你甚至无法评判对错,只是选择。是的,一切都只是选择。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
小说中,野蛮人是彻底的自由灵魂,他站在文明社会的另一面;在文明社会里,走在被设定的命运中的庸碌之辈是大多数,少有几个,些微冒出了点自由反抗的精神,比如赫姆霍尔兹和伯纳德,甚至那个世界总管。不同的是,在面对因为这个社会不容许独立思考而必须接受的惩罚时,总管选择了回来,放下科学,“为他人的幸福服务——不是我的”,他强调;赫姆霍尔兹至少平静接受了因为追求美而被放逐岛上的命运;伯纳德则痛哭,根本无法承受追逐自由的代价。
奇妙的是,虽然是近百年前的虚构故事,却像是一个预言,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的走向,好像正在暗暗的应和着故事里的场景,消费主义,娱乐至死,无爱的性,被鸡汤金句建立的三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就曾说过,“人们忧心忡忡的1984并未如期而至,而赫胥黎所描写的美丽新世界却在日渐成为现实。”(《娱乐至死》)
所以,是个好时候问问你自己了,那个声称渴望与热爱自由的你,会是野蛮人还是世界总管?是赫姆霍尔兹还是伯纳德?
生活在今天的你,或者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在残酷的真实与舒适的虚假之间,你更愿意选择什么呢?如果你以为你会选择真实,你又有多强大足以坚持下去而不是再度回到更舒适的生活状态呢,不过是让渡一点选择权而已,反正,让别人替你选择,结果也都还挺好的。为什么不呢?
事实上,就算选择了要顺从自己的心而不是服从环境,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光说在现在的世界,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件多么高贵难得的品质!何况,假如要逃离的都不是污泥而是幸福,需要怎样的勇士、怎样的心理力量呢?
需要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现在的世界,尚有选择,而非在出生之前的工厂里就被设定了命运,尚有痛苦和眼泪,而非几克嗦麻就能让你进入幸福假期。
现在再来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人都幸福的世界,并不是理想世界?
因为,那样的幸福太廉价,你没有痛苦的权利,只是因为痛苦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被安排、被控制、被塞到手里的幸福,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是圈养动物被赏赐的一种饲料。
刘慈欣有部小说《吞食者》我很喜欢,他写,战败的地球人类移居到吞食帝国后的生活,“蓝天下一片美丽的草原,一群快乐的人在歌唱舞蹈……确信他们是真的处于快乐之中,这是一种真正无忧无虑的快乐,如水晶般单纯,战前的人类只在童年能够短暂的享受。” “必须保证它们的绝对快乐,这是饲养中起码的技术要求,否则肉质得不到保证。地球人是高党食品,只有帝国的上层社会才有钱享用……”
那时候还没有读美丽新世界,现在想来,猜测大刘应该也有受此书影响,但他真是更宏大也更残忍。
“你需要的,是与泪水相伴的东西。这儿的东西都太廉价。” 这是野蛮人在与蒙德对话中最点题的一句。
说到这里,想到《老友记》中最迷人的一句话,当瑞秋逃婚投奔莫妮卡时,莫妮卡对她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 will love it.
欢迎来到真实世界,它糟透了, 但你会爱上它。
《她在红尘外》
读《美丽新世界》,伯纳德是个可笑的角色,自以为与众不同,他也确实看到了这幸福的幻灭,可是一旦当他要为思考付出的代价是离开这幻影幸福时,马上就怂了……
可笑归可笑,然而心里也清楚,自己,号称热爱自由热爱思考,充其量也就是个伯纳德。
几个月前,马蜂窝旅行家群中有个姑娘在宣传她的新书,我这里买不到,她便给我发了电子版先睹为快。姑娘叫许晓,书名叫《她在红尘外》,是2014年她在全国各地探访女性修行者的一部记录。之后不久已经在微信读书上上架了。
将这本书与前两本可算是大师经典的巨著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本质上,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作用,与前两者是类似的,都是,将一颗虚浮的心拉回现实一些。今日简史教我与困惑和解,美丽新世界让我承认对自由思考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渴望,而《她在红尘外》,以一些简单的探访告诉我们,如果真要要自由解脱的那个仪式感(是的,只是仪式感而已,离尘世多远都不能代表就真的能得到自由与解脱),大概需要面对些什么问题、付出些什么代价。
必须承认,许晓为时四个月的探访并不深入,甚至可以说是浮光掠影,她自己也是非常坦诚,将此书定位为普通的游记。五年前的她,至少那个时候还并不是一个修行者,所以对那些红尘外的修行人,她只能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去听,去记录。
但这没有什么不好,少了很多先入为主的立场,不会把人带偏,正符合赫拉利的书给人的启示:要得到清晰的见解,要允许自己困惑。
正因为如此,我倒很希望看到她下一次的同主题探访,在经历了一些年的悲伤、欢喜、无奈和希望之后,在对修行对人生都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以一种成长的视角去看待红尘内外。
其实,对于宗教,如果你真的想要真正了解,应该是去读经解经,而不是烧香礼拜吃斋,你不能指望通过一本介绍修行人的书就达到你的内心,通往你内心的那条路,除了自己,谁也走不过去的呀。
我看到网上有书评说这就是一个都市文青的走马观花,其实很好啊,一个文青在给另外一些文青的提示,梦想在左,现实在右,而文艺只不过则在中间画一条线,像是一座桥,短暂的平衡,告诉我们不要陷入泥泞,也不要飘在半空。
马蜂窝旅行家群里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人,说是旅行家,其实没出几个拍照打卡写攻略的网红,更多的人,看他们的文,依然能够看到很多深处的东西,就像是美丽新世界中赫拉利所说的,与泪水相伴的东西。
自由流浪一定是有代价的,看到他们,我已经时常会对自己究竟有多大程度的爱自由有个清醒的认识。是的,我渴望自由、流浪、天涯羁旅,但我同样也放不下家庭、孩子、舒适小窝,有时候这是一种割裂,割裂带来痛苦,但宗教是种慰藉,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种警示,却实际带来了慰藉的效果——有一个声音在耳边说:你怎么敢,要那么多?
前段时间在温哥华听李健演唱会,其中唱到那句,“可是我能如何,总是越要越多,最后要解脱”,流泪满面。
许晓这本书,真实展示了在那些宗教场所中一个俗人的状态,有个很实际的作用就是,给你展开人在红尘外也必须操持的俗事,让你明白,这世间并无桃花源。
要说,在红尘内,与困惑和解、与欲望和解的过程,或许更是种修行。
说到这里又想起印度裔法国人宾纳伦导演、钟丽缇主演的《色戒》,电影中五岁出家、修行极高的喇嘛达世,对他的师父说:“释迦牟尼曾说过,你不应道听途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以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可是拥有过后又如何呢,就一定能放下吗?
其实,越是修行越容易困惑,也只有修行才会困惑,困惑是前行路上的荆棘。问题是,无论在红尘内还是红尘外,谁,不是要经过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