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到村里当小组长越干越有劲,带领56户村民,用半个月筹款10万余元,做什么?

暮槿 乡侬 2019-06-30

乡侬物语

乡村是我们的家园,

这片熟悉的土地,

铭刻着这里先祖生生不息的足迹,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农村人童年的记忆,

和无法抹掉的乡愁,

谁也不愿意看到她就此消亡下去。


于是他们行动了,

56户人家,258人,一个村民小组,

半个月捐款十万余元,

从捐款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渴望,

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决心。





前几日乡侬发了一篇报导,其主人公傅振国是从浠水县走出,在《人民日报》笔耕不缀几十年的高级记者。前文提到,建设美丽乡村,傅振国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为此他曾来到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与协会理事长、“四位一体”乡村建设理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王伟华,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进行了深入交流。傅振国谦虚地说:“王理事长是我乡建的启蒙者。”


应傅振国多次邀请,7月11日,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王伟华前往傅家湾参观考察,为傅家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打气、献言献策。

 


恰逢盛夏七月,走进如今的傅家湾,只见湾周围山峦叠嶂、青翠葱郁,处处鸟语花香。湾口的水渠两岸还有从沟里新挖的淤泥,湾内道路干净整洁,见不到一片垃圾,路旁水渠不知从何而起,亦不知流向何处,但能听见汩汩的水声,看见清冽的水流。各家各户门前要么用水泥硬化,要么是新铺的沙土,鲜见杂草。

 

▲最近清理的沟渠,水还不是很清澈


▲屋前屋后看不到一片垃圾


王伟华一行首先来到傅振国在村里的住处——村民傅正义家。傅振国在外几十年,湾内的祖居已不复存在,回乡建设美丽乡村,他只能住在其发小傅正义家,吃在其侄女傅秀丽家。傅正义是湾里的老党员,他和傅振国两人少年时一同出去参军,傅正义退伍后回乡担任了十几年的村支部副书记,如今已退休。

 


傅振国先是介绍了他回乡建设美丽乡村的心路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傅振国说着说着就不自觉地说起了家乡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乡音永在,乡情永在。

 

傅振国说:“农村工作不好做,我北京的家人朋友一直给我吹耳边风,叫我放弃这个事,我从北京回来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在北京有一些事不得不回去处理,每次我一回去,傅正义早上给我一个电话,晚上给我一个电话,说你快回来,湾里没你不行。我也知道我必须得回来,我不回来,他们还在沉睡。”

 

▲傅振国在讲述他回乡建设美丽乡村的心路“三部曲”


傅振国回乡建设美丽乡村,经历了“热情燃烧一一严重动摇一一重新坚定”的心路三部曲。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用钱,没有钱,工作很难做。傅振国4月份第一次回乡时,傅家湾账上仅有一万零五百元。经过三个月整治脏乱差,买沙、挖土、买水泥、雇挖机,花了两万多。到6月份傅振国当组长时,还欠人家一万二千元,傅振国决定发动村民捐款。

 


捐款中有很多人和故事,很让人感动。

 

6月23日晚上,傅家湾美丽乡村建设捐款仪式启动,由大儿子傅新宇供给生活费的傅正义,身上只有1000元,当场捐了600元。后来,傅正义总觉得捐款600元有点少,打电话给儿子傅新宇,傅新宇在微信中转给傅振国3400元,说:凑个捐款总数4000元,记在我老爸名下,我爸就爱个脸面。除此之外,他还到处打电话,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捐款。

 

▲湾里的老党员傅正义


当初村里修路时,砌路基需水泥勾缝,湾里为了节约经费,用水泥少而沙子多,未按正常比例。傅正义见了这种情况说:“这样搞,过不了多久就垮了。”原组长傅新平说,组里没钱。傅正义从口袋里摸出两百元,说:“给你加点水泥。”下午,傅正义见砌路基还是像上午一样,又摸出两百元递给傅新平,“再加点水泥”!

 

傅正义的精神令人感动,这也说明,治理脏乱差,建设美丽乡村正是村民的渴望。



傅家湾有一家困难户。郭胜利一家5口,本是家中顶梁柱的他不幸罹患癌症,只能整日躺在病床上由妻子照顾,哥哥有智力缺陷,不具备劳动能力,大儿子在上大学,小儿子上小学,一家五口的生存重担全压在了91岁的老父亲身上。郭胜利一家的收入来源靠老父亲种2亩地和养2头猪。基于这种情况,4月20日,傅家湾的邻里乡亲们伸出援手,为郭胜利一家筹得善款一万七千余元。

 

▲郭胜利重病救助捐款明细


得知湾里捐款搞建设,家庭十分困难的郭胜利让妻子拿了200元过来,表明自己也要捐款。湾里不要,她便哭着不走。他还积极配合湾里清理“五小建筑”,拆除了位于屋门口路边的猪栏,由于郭胜利家的困难情况,湾里在屋后为他家新修了一座猪栏。

 



傅秋良也是一位癌症患者,之前他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得病后只能在家养病,每个月得花不少医疗费。傅秋良虽然身患重病,但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面带笑容。他这次也捐了300元。

 

▲傅振国与傅秋良


从外地回乡建设美丽乡村的傅秀丽捐款—万元;老共产党员黄元贞,头发花白、身材干瘦,回家拿来500元,代表她同是共产党员的丈夫傅秋平捐款;债务缠身的傅肆零捐款1000元;刚刚回娘家的傅木香也赶来捐1000元;远在广州、与傅家湾毫无关系的网友马卫国也捐款1000元。

 

本湾的老人纷纷给在外打工创业的子女打电话,报告哪家捐了多少,互相比拼。在外地创业的傅向国捐款一万元;出嫁的女儿也为娘家捐款,好多困难户也在捐款……


6月25日时,捐款掀起了高潮,身在外乡的乡亲们,纷纷在长岭岗傅家湾微信群捐款,从白天到晚上,都在刷屏,一人捐款,众人点赞,热闹非凡,心潮激荡。微信群对于连接乡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期间有一个小故事:有人拍了一张乡亲在烈日下干活的照片,一位在广州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马上在群里发了100元红包,说买点水送过去。


目前,捐款总数已达十万余元,傅家湾历史上从未捐款这么多。

 

从捐款中我们可以看到傅家湾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渴望,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决心,这也是傅振国得以重新坚定建设信念的重要原因。

 



付新平是湾里的老组长,傅振国选举当组长时,他也投了赞成票,傅振国开玩笑说:“我‘夺了他的位’,他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还十分积极地配合湾里的建设工作,我不在的时候是他在替我给村民办事。”

 



下午,王伟华一行和傅家湾的乡亲们坐在一起交流美丽乡村怎么建,王伟华向乡亲们介绍了罗田张家冲运用“四位一体”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张家冲最开始和傅家湾一样,也是乡贤引领,搞清洁卫生,卫生搞好了开始成立合作社,自己投钱走产业发展之路。“张家冲一户人家搞了个‘乡巴客栈’,我前几天去的时候,老板娘告诉我房间已经订到15号了,每个房间98元,3个房间,一天就是300元的收入,不敢想象。”

 


张家冲做到如今这个程度,靠什么?靠文化。很多人会有疑惑,农村哪有什么文化?以前的舞龙灯、划旱船、踩高跷,这些都是文化,这些东西是城市居民在城里看不到的。所以,乡村发展就是基于乡土文化,没有那些文化演绎的民风民俗的活动,我们是没办法留住人的。

 

▲傅家湾的老篾匠


因此,建设美丽乡村,上级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村民的观念必须转变,今天我到傅家湾,我觉得你们的人改变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多的是村里每个人的责任。


所以,群众为本就体现在乡贤引领,发动群众,带领大家转变思想。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是换瓦、刷墙、拆房,要解决致富问题,就必须依靠产业发展,乡村产业的优势是与城市的缺点相对应的,让城市人来乡村体验乡居生活,是我们今后要发展的产业方向。生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生态的保持和维护依然要依靠群众。村民的生活方式就是文化,乡贤的价值就体现在他们能把群众的文化自信唤醒,并把它演绎出来。

 

▲傅家湾孩子纯净的笑脸


王伟华理事长强调:傅家湾的老百姓是傅家湾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力量,只有你们才能拯救这个村庄,才能让这个村庄得到可持续发展,不等不靠不要,自动自愿自发建设自己的家园,这时候党和政府等各方力量就会来支持你们,你们一定要有信心。

 

王伟华理事长的讲话让傅家湾的乡亲们深受鼓舞,也为傅家湾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离别前的合影



勇敢的傅家湾人,在新乡贤的带领下,依靠内生动力,选择运用集体的力量,以主人翁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期待着傅家湾,能像傅振国设想的那样,早日达成建设目标:社会公平正义,村民生活富足,贫富差距缩小,文明程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村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相关链接:浠水傅家湾乡建实录(一):又一位乡贤回归建设家园,又一个村庄正在悄然蜕变


感谢傅振国老师对本文的帮助;摄影、编辑:暮槿。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加入乡村共建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乡侬使命: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搜索“乡侬”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小编微信:xiangnongmei

QQ群:531705427

投稿及工作邮箱:xchhr@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