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偏远山村的幸福模样,尽在一个三岁小孩的清澈眼眸里

小鱼 乡侬 2019-06-30

乡侬物语

纯净莫过稚子眸。

这张照片是我们在松滋市三堰淌村拍到的。

当时,我看到他手上涂了颜色的松果,特别漂亮,

于是随口说了句“好漂亮的松果”,

没想到这位小朋友短暂犹豫了一会后,

伸出了他稚嫩的小手,

认真地说:“给你一个”。

我一下子莫名感动,呆在当场,

而他的手却这样一直伸着。

这个画面被摄影师及时拍了下来。

 




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位于有“荆州屋脊”之称的鄂西南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山地型传统农业区,无区位优势、无外力支撑,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岁月里,三堰淌传唱着一首歌谣:“三堰淌,山山荒。早上汤,中午糠,黄昏稀糊照月亮。夏天床上不见帐,冬天穿不上棉衣裳,有女不嫁三堰淌。”一首歌谣,说不尽的困苦,道不完的辛酸。


如今的三堰淌,平旷肥沃的农田、清澈透亮的饮水池、依山而建的中式小别墅小、轿车、电话、网络宽带、有线电视一应俱全……远远望去,俨然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联排别墅,家家户户一辆小轿车

▲别墅室内

▲山上的凉亭

▲乡村豪宅

▲山腰的民宿


生活好了,村民脸上的笑脸也愈加灿烂!



农村要发展,离不开好带头人,三堰淌村的三代党支部书记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在乡贤们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迅速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山村,正在湖北的中部地区悄然崛起。一个湖北版“华西村”,已雏形初具。



乡贤龚文章


▲老支书龚文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三堰淌村还是一个山高路险、贫穷落后、观念僵化的地方,村级经济几乎为零,人均收入不足百元。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许多村民在贫困与饥饿中挣扎。山中有大量煤矿资源,可运不出去,就变不了钱、致不了富。


要致富,先修路”,老支书龚文章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修建乡村公路就是要将村里的“财富”向外输送,实现资源转化,这是既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选择,也是当地最直接有效的脱贫攻坚选择。所以,他上任村书记后,积极发动群众,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村民一起硬是在深山老林的三堰淌村修建了多条环山村路,条条大道。



一条乡村路,致富一村人。老书记龚文章用40年的基层工作生涯,为三堰淌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贤刘治富


▲刘治富


在龚文章之后,担任三堰淌村书记的是退伍回家的刘治富。


他带上8个村民和两箱炸药,在好汉坡下办起了新民煤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小煤窑变成了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的新型煤矿,全村250多名富余劳动力全部当上了矿工。


1997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收购了国营江陵煤矿,一举成为全省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村办煤矿,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2003年,又在外地创办了咸丰小场坡、巴东五三沟两大煤矿,为村级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他在解决全村富的问题的同时,还极力倡导环境保护,为了让因发展经济而伤痕累累的三堰淌村开出“文明之花”,刘治富带领全村开展了一场再造秀美山川的“文明之战”。



一是构筑全覆盖生态屏障,封山造林;二是配套完善基础建设;三是全面推行聚合居住。


通过这些举措,三堰淌村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加方便了。


2012年春,在他的倡导下,通过村集体决策,村里拿出800万元股份,配送给没在企业入股的农户,让他们同样得到村办企业的红利。

 

刘治富用浓厚的恋乡情结,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共同致富,让三堰淌走进全国文明村行列,被誉为湖北版“华西村”的总设计师,成为了三堰淌村的“精神领袖”和“村魂”。

 

乡贤吉明东


▲吉明东


1981年7月,17岁的吉明东便到老支书刘治富组建的新民煤矿任采煤工,他从一个 “头顶四两油,肩上背轭头,匍匐爬行向前走”的挖煤工,在井下摸爬了10多年,从安全值班员、 采煤班班长、值班调度员做到副矿长、矿长。

 

奋斗成功的吉明东,已在城里买房安家,却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当他这双走惯了山路的脚再次踏上三堰淌的土地时,他骤然发现——三堰淌仍然有不少村民住在土坯房里,在贫困线上挣扎……

 

“光是我一个人富了还不行,我是大山养育的儿子,一定要改变山村穷面貌,让全村人都过上好日子!”他毅然回村,出任三堰淌村工业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副书记。2011年村委换届, 吉明东被三堰淌村全体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上任伊始, 吉明东就把扶贫帮困当做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摸底,全村有30个贫困户。


吉明东来了个 “一帮一”,让村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富裕户每户帮带一个贫困户,并撂下话:“不脱贫,不脱钩!”

 

村干部带头,帮扶活动迅速火起来了。你两千,他三千,你两万,他三万……让全村贫困户家家户户人人心里暖暖的。

 

“党员和群众推选我当支书,我就得干出个样子。” 2014年11月,吉明东被村民推举为村党总支书记, 这句话更成为了他朴素的信仰。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小区建设,从道路硬化到修建水窖,吉明东总是慷慨解囊,率先垂范。


这些年,村民戴金月、江代芬两位老人一直住在低矮的危房里,墙上已经出现了裂缝。吉明东主动登门,自己掏钱,给他们请来了小工,拖来了砖瓦、水泥、门窗等建筑材料,帮助他们修起来2层的小洋楼。


53岁的村民吴德琼家苞米田被水淹,吉明东得知后,立刻帮她开沟清淤,平整农田,修建排污管道,排除田间积水。“有事就找吉书记,他真是大好人。” 吴德琼谈起吉书记, 满是感激之情。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我回来当支书,就是感恩这方百姓和养我的这一方水土。”在吉明东的带领下,如今,三堰淌村连续两届被评为 “全国文明村”,党总支今年被表彰为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热爱家乡,艰苦奋斗、乐于奉献,这种精神根植于每一个三堰淌人的内心。一颗星照亮另一颗星,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个三岁小孩尚能如此乐于分享,我想在三堰淌村,像龚文章、刘治富、吉明东这样的乡贤还有很多很多……


工业书记文新俊


比如工业书记文新俊,在两天的采访中,文书记全程陪同。

现在的三堰淌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重任也落在了新一届村委班子的肩上,但文书记对三堰淌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相信志存高远的三堰淌人,沿着先辈的足迹,踏着时代的鼓点,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一定会续写新的传奇。


村里有个“十佳村民”榜单,他们为三堰淌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型,激发起了三堰淌人争先进、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们在村委会的门口发现了一张检讨书,很有意思。一位叫罗会才的村民因焚烧秸秆写的《秸秆焚烧检讨书》,写得诚恳极了,知错能改绝对是好同志。从这也看得出来三堰淌村村民的村集体荣誉感有多强烈,大家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幸福的村子都是相似的,无外乎那里有勤劳的村民,有甘愿付出的新乡贤。大家一起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


本文为乡侬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想加入乡村共建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乡侬使命: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搜索“乡侬”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小编微信:xiangnongmei

QQ群:531705427

投稿及工作邮箱:xchhr@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