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同济的怪大叔,想让每个都市小区的人享受种菜的乐趣,目标是在魔都建2040个小菜园

小鱼 乡侬 2019-06-30

乡侬物语

一座城市,

如果城里人可以品尝到自己栽植的果蔬香草,

包括但不限于阳台、屋顶、院落、小区、园区、路侧、街旁、广场、公园……

如果她的郊野乡村沟渠河塘随处可见萤火虫……

那么,

不需要那么多纵横捭阖与繁复论证的数据指标,

她一定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注定会震动世界,带动全国的。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小区,

他竟然种了20平米的水稻。

三个月的时间,

将堆满建筑垃圾的地方,

变成可以夜看星空,

听取蛙声一片世外田园。



年轻的爸爸可以带着儿子,

从土里挖出蚯蚓当饵,

在田间沟渠里,

竟然钓到了小龙虾。



种菜可以成为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

看到这勤劳的祖国小花朵,

你是否能想象胸前的红领巾越来越鲜艳了呢!



他有一种魔力,只需几个月,

便能将荒废的水泥地

变成满是鲜花、蔬菜的诗意田园。

还能将周围的小区里面

所有的成人、小孩全组织起来,

一起体验种菜的乐趣。

上面你看到的都市人难得的体验,

都出自他和他的四叶草堂。

他就是刘悦然,

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者,

一位梦想能在上海城区

耕耘2040个小菜园的奇怪大叔。



01

火车菜园


2014年的时候,

他发起了一个自然教育的组织:四叶草堂,

一个NGO。

 


火车菜园,

是四叶草堂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都市田园项目。

它原来是淞沪铁路的支线,

旁边有居民小区。

这个地方长期荒废,

里面也放了很多建筑垃圾,

居民也有投诉。



原先的土壤是非常糟糕的,

他们把园区附近割草的草屑、落叶,

包括园林树木修剪下来的一些枯枝带过来,

让它们回到土里面去。

还请了台湾的朴门的老师,

专门来教社区的居民怎样培土。



土地恢复活力之后,

火车菜园给这些在自然面前,

“少见多怪”的城里人,

带来各种惊喜:



油菜花一开一大片,

收获的季节菜籽还能榨油呢。



环境好了,

鸟儿也常来光顾,

园里桑葚、蓝莓是它们的最爱,

顺便帮忙捉虫子。



还有就是刚才说的,

年轻的爸爸带着儿子,

在田沟钓小龙虾。



02

创智天地


这个项目的成功,

给了他和团队很大的鼓励,

这样很贫瘠很糟糕的土壤也可以得到修复,

人也能聚在一起,

大家也愿意参与。

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二个项目:创智天地


改造

之前

改造

之后


左边是老的小区,

大概有五六十年历史了。

右边是一个高档的小区,

是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

刘悦来通过打造创智农园,

将原本隔阂的社区融为一体。



开头提到的20平方米的水稻田,

就是在这个园区。

城市孩子最喜欢这里了,

图上的两个小孩玩的可开心,

他们在乡下收集了一个废旧的磨盘放到这儿,

水洒在上面之后会流下来,

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流到我们的田地去了。

孩子只知道好玩,其实也是在帮助浇水。



收割的时候,

有一个九岁的小姑娘还写了两首诗,

自然教育的力量绝对会惊呆你和你的小伙伴。

她说:凡事看上去很小,

但它却在这个星球上,

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发生。



开垦农田之后,虫子也多了。

这可能农村庄稼人最讨厌的,

却是小伙伴们最好的玩物和学习素材。



中间的那个蓝色的,

是用废弃的集装箱改造的自然教室,

也是一个社区的睦邻中心。



在这里面可以举办很多活动,

很多交流沙龙之类的,很专业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

吹着晚风,仰望星空,是何等惬意。



他们收集了上海的一些原生种子。

种子能够为很多社区提供一些支持。

如果各位想种一些东西的话,

可以拿回去种。



因为居民的参与,

因为两个社区的人有了更多的交流,

这堵围墙慢慢消失于无形,

大家也可以更和谐的相处。



03

疗愈花园


把鲜花蔬菜带进社区,

刘悦来也遇到过“小偷”。

他们做了植物漂流的活动,

希望有更多群众参与到其中,

把自己家里的植物带过来,

共同建设一个小花园。

因为是大家共同分享建一个花园,

他们给它起名叫疗愈花园

第一天的建设场景很美好,

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但到第三天,

很多植物、土壤就被居民挖走了。



当时他们也动摇了,

是把剩下的花草都转移走吗?

最后还是决定不搬,

而是教大家怎么育苗,

怎么把土培育好。



大家来挖花园里的土

是觉得小区的土不好,

于是他们请来老师,

现场挖土,

把树叶、厨余一起放到培育皿里,

教大家培育土壤。

后来居民觉得这么简单就可以做好,

就不拿了,花园里的土就都留住了。

当初看起来以为没有办法

保存下来的植物也都结了果实,

有西红柿、秋葵,

还收获了一批种子。



每天走过的居民,

有时候因为一朵花的盛开,

有时候因为一朵果实的挂果,

他们会很高兴,

会在这里指指点点,

也促成了大家一起交流。

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小区,

是不是特别美好呢!



之后又做了个自助登记系统,

看到有居民发现椅子坏了,

自发的修,

修理的四位老人年龄加起来将近300岁了。

这是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的一个过程。


改造前的百草园


04

百草园


文章前面提到的认真种菜的小胖,

他就住在这个小区,

是小个小区真正的主人。



既然是让全社区人一起来参与,

他决定先从小朋友开始。

小朋友觉得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做主,

他们会很高兴。



这是小朋友们画的方案。

他们希望看到虫子,

希望吃到草莓,

希望有秋千等等,

有很多畅想。



一开始有宝宝不愿意用手,

直接伸进泥土里,

刘悦来他们就教小朋友做游戏,

把种子放在手心,

加入泥土搓成球。

种子球就可以到处扔了,

让它们自由落入土地,自由生长。

劳动变成游戏,

每个孩子始终在享受整个过程。



小区养狗的弊端也被轻松解决,

只要用铁丝搭起堆肥塔,

原本草坪上随处都是的狗狗大便,

收集起来能变成绝佳肥料。



花园建好之后,

两支队伍自觉承担起了运营管理的责任。

大爷大妈们组成社区花友会,

小区里只要是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孩子,

都可以当小小志愿者。



幼儿园的小毛毛一听说今天值班,

早上根本不赖床,

按照规定先上班劳动,

这里成了每个人都愿意来坐坐的百草园


05

苔藓花园


看了这么多别人家的小区菜园,

最后再介绍一个,

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苔藓茶园。

这是刘老师自己所在的小区。


小区一景

小区一景


这是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他们用雨水收集的一个系统,

来教小朋友做一个自己的生态小园子。



通过二维码,

慢慢慢慢有小区的居民加入进来。

这张图片里面有四个是复旦毕业的,

有三个是同济毕业的,

还有两个还同刘悦来系的,

之前互相都不认识。



这是在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馆的屋顶上,

学生在做自己设计营造的花园。



在三年的时间里,类似刚才这样的项目,我们在上海大概做了16个。


刘悦来从小在农村长大,泥土本来是他最熟悉的东西。在同济教书的过程中,他却渐渐发现,连需要跟植物打交道的景观专业学生。


大家都得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孩子们想要接触自然,偶尔去郊外都成为一种新的“奢侈”。


“礼失求诸野”,在混凝土旁边,能不能种出一片自然生长的花儿,一颗天然无污染的菜呢?



在最近一次的演讲中,他说道:

大家前面听到的蛙鸣,

那只青蛙它后来去哪了?

大家知道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

因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像这样一个小小的农园,

在这座大城市,

钢筋混泥土的丛林当中,

它是一座小小的孤岛。


 

我们所有的努力,

是希望这样的岛屿能够越来越多,

它们可以连接起来,

形成一片又一片的绿洲,

这些绿洲连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大陆。



于是他也给自己的定了个小目标:

希望在2040年之前,

在上海能够建设2040个这样的社区菜园。


本文为乡侬原创整理,转载可联系授权


想加入乡村共建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乡侬使命: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搜索“乡侬”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小编微信:xiangnongmei

QQ群:531705427

投稿及工作邮箱:xchhr@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