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信上最令人讨厌的几种行为

2017-11-27 点击了解关注→ 吴家琦


两三年前的时候,大家还很惊讶加羡慕那些微信好友5000的人。而现在,谁微信上要是没个一两千好友的,都会被人说是认识的人也太少了吧。


现在的微信里都充斥着各种人,朋友同事,亲戚家人,兴趣同好,还有生活需要等等,就连出去理个发,那理发师都会说要不你加一下我微信吧。


看着微信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加的微信群越发的多,这种爆炸式的信息接受让人有些应接不暇,而这里面更常有很多垃圾信息,把重要的信息的覆盖了。


本来是为了便利而产生的社交工具,却让人觉得越来越疲惫。


今天就想和大家谈谈微信上最令人讨厌的几种行为,也顺便让有些人知道,为什么你总是交不到朋友。


在吗


我真的超级不喜欢别人上来就甩我一句“在吗”。


这绝对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旦回答,聊天话题的导向很可能就变得很具有未知性。


我要一回答在吧,指不定对方就问我借点钱或者帮个忙什么的。


我要回答不在吧,人家就说这不是说话了吗。


我要是干脆不回复吧,逮到我在朋友圈留下个赞或评论的时候就冷嘲热讽,哟,这么高冷呀,就给别人点赞不理我了。

所以拜托,有话麻烦直说,也给我留点可以拒绝的余地吧。




连续发很多段长语音


很多人都特别害怕在微信上收到很长很长的语音。


语音这个功能确实很方便,拿着手机边走路边说话,相比打字这么麻烦,能省下不少事。


可发语音这件事,一定要考虑到接收人的情况。当你一段接一段60秒的语音发过去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到听的人是否方便。


如果对方在上班或上课,收听语音就成了特别麻烦的事,而微信语音转文字的功能常常把句子转得词不达意,弄出不少笑话。

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要发语音,在发送前一定要整理主干信息,直奔重点。


所以说,发长语音这件事一定要慎重,不要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却增加了别人的工作量。




已读不回


短时间没有回复可能是在忙,长时间没有回复,那绝对就是故意的。


明明手机都带在身边,也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忙碌,也不是说像网红那样有看不完的消息,看到消息吱个声总是可以的吧,我又没有强求我们之间的对话一定要很有营养。


当过学生干部和公司管理的人都知道,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明明说好了“收到请回复”,可对方却愣是半天没有反应。


你在一边干着急,担心信息没有传达到会耽误了事情,可对方却在悠闲地嗑着瓜子玩游戏。


你看到消息并且有时间回复,就发个消息告诉方, 如果消息来的时候你正在忙,回复个“稍等,在忙”或者“稍等,一会儿跟你说”,对方心就安了。


我一直觉得,给予对方反馈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素养的体现,即使是真的忙得不可开交,也该在事后稍作交代,而不是干脆当作没看到。



滥用表情包


表情包这个发明,的确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微信聊天中的尴尬,很多词不达意的话,换成一个表情包就可以迎刃而解。


可偏偏有些人,明明对方在说正事,他却发来一堆表情包,好像自己连打字都不会打,最后弄的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表情包可以是聊天的调剂品,但绝对不是规避问题和闪躲沟通的工具。



总用单字或句号回复


每次聊天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无论说什么,对方都只会发来一句“嗯”、“哦”、“好”的时候,这场对话基本就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


这种回答真的太让人讨厌了,哪怕是换成“嗯嗯”、“哦哦”、“好哒”,也会让别人舒服的多。


最让人头疼的事,有些人连嗯哦都懒得说,你说了一大堆,他只回你一个“。”,看得人超级崩溃,同时也让人觉得自己很不被尊重和重视。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回复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单字,如果真的要用也可以在末尾加个“~”来缓解气氛。

嗷嗷=噢噢>哦哦>哦。

嗯嗯>恩恩>嗯。

行嘛>行>行吧。

好嘛>好吗>好么。




最后


我们总是说“微信好友”,可现在微信里的并不一定是“好友”。可有些没有良性互动的微信好友,完全形同鸡肋,不要也罢。


其实不单单是在微信上,在我们日常的社交中,不以自己为中心,能够照顾别人的感受就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而在人际交往中,“有礼貌”可能已经是最低的要求了。不求你处理好所有人际关系,能够嗅到对话中的情绪和走向然后力挽狂澜,但怎么说,最起码也麻烦懂点礼貌吧。


简单心理的一篇文章里曾经说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不断更新着的规则和界限,而我们,需要在这些变化中彼此触碰,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


真心希望有些人多注意下微信上这些基本社交礼仪,避免这些大家普遍反感的行为,否则真的很容易没有朋友的。


- 广告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