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家风】资兴人曾希圣:曾任安徽省委书记,抽最差的烟,分自家的房...

2016-09-01 郴纪轩 林邑清风

曾希圣(1904-1968)

1904年10月28日,出生在湖南省兴宁县东乡州门司(今资兴市州门司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他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

曾希圣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后赴苏联学习。是我国军事无线电密码破译的第一代专家,被周恩来称为“总参三部创业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率先提出责任田办法并很快在安徽全省推广,为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引路作用。

▲1958年9月,曾希圣陪同毛泽东乘敞篷汽车在合肥长江路上接见二十万群众

自己抽最差的烟

曾希圣在任安徽省委书记时,生活十分简朴,他严格规定小灶伙食不能超过标准。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把小灶改为中灶。由于以前长时间做党的情报工作,白天黑夜颠着干,他烟瘾很大。当时华东地区风行的香烟是飞马牌,每包2角钱,而他专捡最差的1角2分钱的双剪牌香烟抽。

1960年曾希圣回到家乡,为了接待他,厨房里紧张地忙碌着,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像办大喜事一样。曾希圣走到厨房里看了看,很不高兴,找来队长,说:“你们不要搞那么大场合(即排场),我是回家,不是做客。现在是困难时期,我在省委也不吃肉,搞点家乡小菜就行了,有坛子菜吗?我看霉豆腐就很好。”最后在他的坚持下,只上了几个小菜和一碟霉豆腐。


▲曾希圣与夫人余叔

说服母亲穿旧棉裤

曾希圣对亲人要求也很严格。1950年,曾希圣的爱人余叔将曾希圣的母亲从资兴千里迢迢接到安徽。时值严寒,曾希圣的工作人员到仓库领了一条粗布旧棉裤给老人家穿。当时,曾母很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儿子当了大官,给母亲应该穿点好衣裤。想着想着,竟自掉下泪来。余叔找到曾希圣说:“给老人家做条新的吧,穿起来舒服些。”当时,国家还在实行供给制,像曾希圣这样的高级干部,吃穿用都是实报实销,但他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曾希圣说:“都是老人家了,只要穿暖和就行了。国家在搞建设正困难,何必花钱做新的呢?”又耐心跟老母亲说:“我们共产党的官是为人民的,我是党的干部要以身作则。你看,我不是也穿得很旧吗?”母亲被说得心服口服,高高兴兴地穿起了旧棉裤。

他的儿子曾如山,解放初来到安徽,希望父亲给安排个好工作。曾希圣根据他的情况,安排去当工人,曾如山不愿干苦活,不肯上班。这时恰逢华东人民大学招生,他又找到父亲,想靠情面入学。曾希圣很生气,严肃地说:“你的底子薄,读初中也是这个学校跳到那个学校……何况你是我的儿子,领导干部的儿子没有特殊化!”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曾希圣与家人合影

坚持把老家房屋分给雇农

1960年1月,曾希圣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女一同回到阔别36年的故乡——资兴县州门司公社牵牛坳曾家。曾希圣进了老家,坐下便问:“这房子谁分了?”村干部回答:“房子、家具都替你好好保管着,没分。”曾希圣一听,立即严肃地说:“这怎么行?我家是地主,剥削过穷人,房屋都要分给雇农。下次来,没分,我就要发脾气!”(资兴市纪委 资兴市史志办 整理)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林邑清风”


推荐阅读

【好家风】宜章籍女革命家曾志: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

汝城县城有个绣衣坊,记录了明朝监察御史范辂的清廉家风

【好家风】宜章籍将军萧新槐:身教胜言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