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汝城有位太子太保为民担当、清风劲节...

2017-03-16 林邑清风

朱英(1416-1484)

字时杰,号诚奄,汝城县原外沙乡外沙村人,曾任福建右布政、陕西左布政、两广总督、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1484年,朱英进京掌都察院事,任太子少保,同年去世,追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谥“恭简”。


为纪念太子太保朱英,位于汝城县原外沙乡外沙村的朱氏家庙,改名为太保第,太保第上厅设神龛,神龛上供奉着朱英像。2013 年,太保第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保第

人物故事

不畏权贵·敢做敢当

朱英初任御史时,参劾不避权贵。外戚都督汪全,纵容家人侵夺民产,朱英与给事中林聪交章参劾,皇上准奏,下诏将夺回所侵夺之产归还原主。


明朝历代皇上都宠信太监,常委以重任,称为中官。中官善增、姚广自恃皇上宠信,暴横异常,朱英上奏参劾,皇上准奏,将二人下诏入狱。


朱英入掌都察院事为立朝重臣,即以整肃百官为己任。一刘姓御史,自恃是内阁大臣的姻亲,出巡时有不法行为,朱英不顾同僚阁臣脸面,上奏罢了刘御史的官。


景泰三年,御史周鉴、王豪曾因查勘大臣陈循争地之事得罪了他,陈循遂唆使他人诬奏周鉴和王豪,但查无实据。陈循利用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便说:“御史被检举揭发,无论结不结案,都要下放为地方官,王豪当改知县。”朱英慷慨陈词抗辩:“假若如陈循的做法,则凡遭到御史检举批评的人都将挟仇诬告攻击,那么,御史将缄口不言,官吏将没人监督了!”奏章批转法司,恢复了御史王豪之职务。


整肃军纪·深得民心

朱英任两广总督时,察觉武将为获利邀功,常夸大起义军的声势,以便出动大军征剿,但这样就必然要发动远方州县运送粮草物资,途中因疲累而死亡的百姓占半数之多。鉴于此,朱英调整策略,整肃军纪,约束将士,不准夸大声势妄请出兵,严禁肆意杀戮。要害地方,先预备粮草,虽有些被起义军抢去,但可随时调拨补充,免去长途急催,兵民都得到休养生息。于是,广西马平、阳朔、苍梧各县徭僮头领都望风归服,荔浦、立山徭头领李恭著有众数万,长期对抗官军,在朱英的政策感召下,派他的儿子李扶宝献表归顺。

太保第全景


不贪不占·公私分明

朱英任广东布政司参议时,回家探母,囊中羞涩,仅有皇上赐银十两,其母胡夫人见状喜道:“我儿居官如此清白,我没有后顾之忧了”。


天顺二年,朱英入京办事,路遇新淦知县李舟、南海知县赵壮,两人拿了很多银子作礼物给朱英,朱英拒绝不收,后李、赵两人因贪贿事败,受贿者皆被牵连,朱英平安无事。


在甘肃晋升两广总督离任之日,凡被朱英举荐而升官者,都秘密送金银以示感谢,朱英全都委婉拒收,一文不取。


朱英曾准备修建一所宅院与族人共居,但是用上所有俸禄仍然不够,有人劝他用皇上赏赐的钱或从公款中抽出一些补足,他说:“公家的钱粮怎能拿来建私人住宅?”便停止修建。


为民为国·不喜邀功

朱英功勋卓著,皇上先后六次用盖金印的嘉奖文书及大量金银赐给他,他都只收下嘉奖文书,白银万两则存入国库。


任福建布政使时,主管外贸外船的太监提督市舶中官,以所积累的大量金钱分给各司道以上主官,朱英将自己分得的一份交给了国库。


甘肃远在边荒,钱粮输送道远数千里,接济十分困难,两广前任总督韩雍连年征战挥霍,库藏空虚。在朱英数年的苦心经营下,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万。有人劝他上奏皇上以邀功,朱英说:“积储是边臣常份,不足言。”


人物评价

朱英历官三朝,一生平定内乱,推行均徭法,举贤荐能,安抚边疆,清正廉洁,民以“五谷神”敬之,政绩卓著,彪炳史册,其墓志铭赞他为“出而为万里长城,入而为三朝元老。”(汝城县纪委整理)

推荐阅读

诸葛亮的86字家书,十大力量受用终身!

一条百字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