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杂志》2022年第12期
学术性·思想性·原创性
+
摘 要
戴圣鹏
论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是历史的产物与社会的产物。历史自信生成于人们的历史创造实践活动之中,也作用于人们的历史创造实践活动。不是任何历史时代都能产生历史自信,也不是任何历史时代都有历史自信生存的社会土壤。历史自信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过去的历史很辉煌,现在的历史很伟大,对未来的历史很向往,都会有利于其历史自信的生成,也构成了其历史自信存在的重要历史条件。此外,对于历史自信而言,对历史的科学认知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对历史自信的坚定,不仅有利于人们形成历史自觉与增强历史主动,还有利于历史创造的主体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成就与更加丰硕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历史创造的主体不断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越伟大的历史创造活动,越宏伟的历史奋斗目标,越需要坚定的历史自信。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不仅必要而且紧要。只有坚定历史自信,生活于新时代的我们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创造历史的现实实践中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伟业。梁君思
自我革命:百年中国发展的政党逻辑
一百多年来,党以自我革命的政党品格引领中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组织革命、社会革命,彰显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面对走欧美道路、苏俄道路、中间道路的多种可能,集执政、领导、革命三重使命于一身的党,通过自我革命将政治权力集中和政治参与扩大有机统一于政治革命的全过程。百年中国的积贫积弱需要深刻的思想革命,党成功的奥秘不仅在于政治信仰的全面重建,更在于通过自我革命摒弃落后思想、掌握理论武器。近代中国的山河破碎源自组织涣散,党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就在于党以自我革命持续回应百年中国发展弱组织化、强组织化、去组织化、再组织化的阶段性特征。百年中国的社会革命深受理论源流、苏俄镜鉴、政党定位的交织影响,在唤醒中国、植根中国、立党立国、兴党兴国、强党强国、民族复兴的探索中,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机互动。杨明洪
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论析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之于中国边疆学有着非凡的意义。在中国边疆学建设中,这“三大体系”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牵涉,既需要分别进行讨论,又需要将它们三者贯通起来。遵循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的连接性和贯通性,可以深入揭示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困境,即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建设进展缓慢,而造成其缓慢的关键性因素是中国边疆学学术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滞后。这“三大体系”建设不仅相互牵制,而且在各个体系内部也分别存在“短板”“弱项”“瓶颈”问题。从这一逻辑导出的建设路径是通过强化中国边疆学话语体系建设推动学术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学术体系建设去推动学科体系建设,学科建设需要理念创新,更需要找到切入口和突破点。邝其立
“实事求是”之学及其问题——以《论语正义》为中心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格,表现有三:重礼、考史与“事实至上”。但检寻刘疏,会发现他未能贯彻“实事求是”的要求,所以引证材料时有“求同略异”“断章取义”的嫌疑,甚至会牵合材料以证成先入之见,且“实事求是”之学亦有其内在问题。刘氏所援引的历代《论语》注疏,与“实事求是”的解释方案并不同质,这将招致一个悖论:“实事求是”的要求,反倒使刘宝楠无法实事求是地运用材料,追索经义。最后,“实事求是”之学作为一种解读方案,与结构松散的《论语》并不相适。集合众多零散“思想点”的《论语》,需要整全的背景或一贯的立场,这便需要“实事求是”之外的“决断”。藉由对《论语正义》的反思,可管窥清代实学之深层问题。
王文军
从“圣王”到“素王”:公羊学视域下的德性政治
“素王”问题导源于孔子有德无位的生存处境和儒家“德位合一”思想信仰之间的理论张力。在公羊学中,它内嵌于“素王改制”的义理结构,以独特的政治思考传达出强烈的道德意识;在德性政治脉络下,它则凸显出儒家关于“德位合一”这一理想政教的思想路径与价值诉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王”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春秋公羊学乃至整个儒家政治哲学的关键枢纽。李志鹏
行动中的如实呈现——孟子哲学中“诚”的意义新探
“诚”是孟子哲学的重要观念,历来都较受关注。以往多解其为道德本体或精神境界,这在深化对孟子思想理解的同时,也容易淡化“诚”的行动意味。“诚”指的是在道德行动中如实呈现的自身德性,孟子通过“诚”观念挺立人的能动性。孟子对“诚”有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天人之际。“诚”首先是对天的活动方式的描述,天的活动实在而无矫饰,此即“诚者,天之道也”;人通过对天道之“诚”的领会和明觉将其转为内在经验,此即“思诚者,人之道也”。二是个体实践。“诚”的实质是道德主体自觉其固有之德性,并通过切实的道德行动将其如实呈现。三是政治领域。“诚”表现为圣王依其道德本心而进行的政治实践。不论是个体实践还是政治领域,“诚”都有“性之”和“身之”两种展开方式。孟子的“诚”观念是对孔子“直”观念和《中庸》“诚”观念的深层发展,是孟子通过对二者的心性论改造而得来的。“诚”观念集中体现着孟子哲学强大的实践力量,是理解孟子哲学与日常生活之关联的一条重要线索。赵儒煜 王一博
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弊病与重建
国际贸易理论自绝对成本说以来,一直以供给领域的解释为主流,以分工为前提或者内因,以供给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竞争优势为动因。虽有从偏好入手讨论需求的作用机理的理论,但集中于产业内贸易,不具有覆盖整个国际贸易各种形态的普适性。为此,我们尝试重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在不完全市场前提下,需求是国际贸易的决定性成因;真正“看不见的手”是预期,而非价格。从产生机制看,需求预期中的价格预期、偏好预期、功用预期分别在俄林商品、林德商品、波斯纳商品的供给选择决策中发挥主要作用;在产业商品的供给选择中,需求的价格预期、功用预期、偏好预期兼有而略异,其中功用是门槛,价格是主因,偏好有影响。从影响来看,国际贸易带来了国际分工,而非国际分工导致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垄断优势片面夸大了其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并借此维系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盘剥;保护主义政策客观上存在前提制约,美日等追求产业回流的政策效果甚微可以证此。这些理论总结构成了其与传统理论的巨大差异。马锦生 刘华光
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体系积累周期理论的金融化分析
如何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防范过早金融化,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阿瑞吉的体系积累周期理论,聚焦于金融扩张在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更迭中的关键作用,利用基于金融资本形态的“流动性霸权”概念,揭示了金融扩张“既连续又突变”的特征。金融扩张既是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内生动力,又是其体系不稳定性的来源,形成资本主义难以跨越的“金融化悖论”。这一“金融化悖论”将美国经济必然走向金融化,以及金融化必然导致体系性混乱,统一于其逻辑架构之中。这一具有纵深历史视角和广阔体系视角的理论,提供了理解资本主义体系中“金融化悖论”形成以及具体演进形态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规避资本主义金融化中出现的问题,防范依赖性金融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易承志 龙翠红
风险社会、韧性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风险社会是与现代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化在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显的各种风险。当前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风险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风险因素,给社会成员带来了结构性、系统性的社会风险,此类社会风险不是分散和个体性的,而是普遍性地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面对社会风险可能给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的潜在损失,需要通过韧性治理进行有效地应对。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的风险治理模式,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并以国家治理能力为支撑。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需要从理念重塑、结构优化和法治践行三个方面推进风险社会的韧性治理。刘成良
基层政府如何适配国家治理转型——基于乡镇自主性的讨论
新时期伴随着国家治理转型,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体系呈现出较强的积极治理特征。处于高度动员状态下的乡镇政府承载了过量的治理事务,超越了其治理能力和财政资源的支持范畴,以至于不得不在密集的治理事务中疲于应对。乡镇自主性的匮乏,使得政策执行绩效难以达到预期、存在硬着陆风险、积极性被消解等问题。为了完成治理目标,乡镇政府也通过在政策体系内探索适度的盈利空间、制造亮点等策略主义方式来适配国家治理转型要求,但是这种能动性很难修正积极治理背景下政策执行僵化、基层被动式应对等问题。积极治理目标的达成需要上下层级政府之间的高度联动以及政策执行体系的密切协作,需要对基层政府适度“松绑”来激发治理活力,基层政府对于政策执行的意见表达应该受到重视,应该探索赋予其参与政策调适的空间,从而避免公共政策的硬着陆。妥建清 高居家
论马克思的技术与空间思想的内在逻辑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重要面向,技术是基于人类现实需要的一种以工具为中介的创造性实践形式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遵循规律性目的性的统一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成为空间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中介力量。因此,阐释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必须考虑其与空间的内在逻辑,此内在逻辑主要表征于技术主导下的时空压缩、空间深度化以及空间的生产性等诸多面向。马克思的技术思想扬弃了同时期的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技术观,并与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始终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技术,使技术回归到实践哲学的道路和人类生活世界的现实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技术与空间思想内在逻辑的分析,可为反思技术与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沈 月
《战国纵横家书》书信的文体价值
《战国纵横家书》第一部分集结多篇苏秦书信作品,反映书信文体观念的发生与发展,窥探书信文体源流演变的脉络,展示书信文体的历史性质,复原真实的苏秦面貌。它的文体特征可概括为:公文性与私人化相统一;文体规范的模糊性;行文的自由性。《战国纵横家书》书信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它是个人书信集结意识的萌芽,展现书信文体由贵族化、公事化向平民化、日用化演变的态势,揭示书信文体格式趋向规范化、等级化的演进脉络。它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进程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文体价值理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裴广强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海外学人的宣传、教育与改造——以“留美科协”为中心的考察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在美工作领导小组以“留美科协”为中心,在留美科技类学人群体中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留美科协”打破和消除美国政府对新中国舆论报道的封锁与歪曲,宣传介绍新中国时事新闻以及中共理论和政策,型塑新中国新气象和中共良好政治形象;有序组织各地区会围绕新中国相关问题开展座谈、讨论和报告等活动,教育留美学人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观点;以学术小组为依托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着意改造学人知识结构,使之与新中国建设需要密切结合,同时积极协助学人回国。“留美科协”相关活动促使相当一部分留美学人日趋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新中国建设事业,促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留美学人归国运动的高潮。
于天宇
西汉贫富差距失度的产生与治理
汉初无为而治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治理政策的缺失,贫富差距失度现象亦随之产生。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对王朝统治与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从武帝时始,西汉政府制定了“强制迁徙富豪大户”、调整税赋、统一货币、禁民二业、均田等一系列治理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抑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西汉对贫富差距失度治理的实践,开启了大一统封建王朝对社会财富严重不均现象治理的先河,是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影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积极尝试。人文杂志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177号
联系方式 | 029-85255981
邮箱|rwzz177@188.com
网址|www.rwzz17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