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捕手志对话王啸:To B 投资的要点、陷阱与巨鲸机会 | 九合分享

九合创投 2022-06-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捕手志 Author Sophia李曌

To B 领域的攻城夺寨,已经成为一级市场投资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数据智能角度来看,中国的每个细分产业都有重置的机会;从产业互联网和技术升级的视角看,To B 创业本质上是效率提升和规模协同效应的升级。


近日,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捕手志」深度对话,分享了 9 年深耕 To B 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所思所获。


Key Takeaways:


  • To B 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To B 创业是销售、产品、服务、品牌等综合能力的比拼,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技术和数据能力。


  • 中国产业整体比较离散,所以需要产业平台作为产业的入口。产业互联网平台(B2B 的 2.0 版本)具有信息撮合+交付能力,赋能交付是整合供应链的核心。


  • To B领域正在快速迭代的底层技术包括: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生物科技、5G 、终端的触达能力、机器的人力代替等。


  • 生态型的To B 公司要素:建立护城河,有不可被替代的价值点;有足够的规模化效应;建立生态思路,理解商业的边界感。


 每一代都会有新的巨头,To B 时代未来可期。


作者 | 李曌

来源 | 捕手志


To B 已成为当前创投圈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与投资机构的涌入,这当中免不了有许多惯了 To C 打法的机构与创业者要花钱买教训,这让更多的行家来分享实操感悟变得很有必要。


前段时间,我们与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深度聊了聊,作为百度七剑客之一,他从02年开始负责百度软件事业部,建立了深厚的企业服务的行业认知,并投资了探迹、晓多机器人、青云QingCloud等 To B 公司。相信他这些年来的 To B 投资感悟会对你有帮助。


To B 投资的要点


李曌:近两年大量 To C 投资人开始转入 To B 做投资,你认为其中最容易踩到的坑或陷阱是什么?


王啸:首先是预期和节奏把控不到位。企业服务强调厚积薄发,To C 投资人对 To B 公司的发展节奏不适应,希望给公司大钱和大估值,让它可以沿着 To C 的路径指数级增长。


但 To B 公司因为受很多环节限制,它的增长是相对线性的,市场需求需要一个教育和认知的过程,To C 的方式是无法拉动这个过程的,而且代价巨大,这就造成了很多 VC 投资了 To B 企业后,由于预期太高导致公司变形。


其次是思考决策模型不同。To C 投资人追求的商业模式是网络效应和平台效应,花钱烧壁垒,虽然绝大多数都烧不出壁垒;而 To B 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本质上是为了摊薄获客成本和服务成本,这是核心的不同。又因为 To B 行业有很多,不具备 To B 方面的历史背景和行业纵深研究能力就很容易脸盲。


这些都涉及到 To B 行业的认知,想让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进行突破,实际上是挺痛苦的。我从02年开始负责百度软件事业部,对企业采购流程、决策流程、各类型公司的思考模式和逻辑都很了解。我们基金从成立开始就在 To B 布局,至今我们只要下手的基本没有什么大错。


李曌:To C 讲唯快不破,所以 To C 投资很多时候也讲「快」,To B领域的投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王啸:我认为是「均衡」,因为 To B 偏向于综合能力的比拼,销售、产品、服务、品牌都不能差,在这个基础上才是技术和数据。


李曌:To B 产品讲究标准化和规模化,在落地这两点的过程中我们又有哪些关键点需要考虑?


王啸:如果标准化产品做得不够好或者接受度低,在后续进行规模化复制时,就会受到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的掣肘,没办法实现规模化,这两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考虑的是需求点选择,是否刚性通用是决定市场规模的关键点;其次是技术层面的可扩展性和标准化;最后是交付规模化和销售规模化,这也是最难的,因为以大客户为主的 To B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瓶颈就非常明显,比如随着客户的增加和服务人员的不断增加,管理边界就会出问题。


李曌:你会如何判定一个公司的管理边界是否出现了问题?


王啸:对于管理边界问题我会从两个角度衡量它,第一,定制开发占项目金额比例,比例越高整个公司的可扩展性就越差;第二,人效,对于企业服务尤其是软件类公司而言,人效是关键性指标,小客户我会把衡量的标准定在人均销售50万,因为50万是一家公司的盈亏平衡点,大客户我会定在100万到200万


李曌:那选择做大客户还是小客户的决定条件是什么?


王啸:客户选择本质上与能力属性有关系,大客户追求的是单客户价值足够大,但销售周期长、关系与解决方案导向性高;小客户追求的是单客户价值比较小,但销售周期短、客户量级大、比较通用不需要太多定制化。


所以投资考虑的核心点也不一样,比如,大客户核心点是行业垂直影响力、大客户 Sales、关系性渠道、高技术门槛,小客户核心点是通用需求的满足、相对较好的店销和客服、渠道。在中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目前来看两个市场很难互相迁移,需要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中国 To B 市场的特点


李曌:中美的企业结构存在差异,中国付费能力强的腰部企业比较少,让大客户和小客户之间很难迁移。除此之外,中美企服的还有哪些差异?


王啸:第一,技术发展不同,中国企业服务发展必须具备数字化、云化和 AI 三种能力的叠加。云化概念的本质是 SaaS 化,也就是软件即服务的核心逻辑,数字化的本质是物联网或者传感器加移动的连通,人工智能是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


三种能力的叠加本质上并不代表这个公司有多强,而是使得企业服务的势能很强,对原来服务能力的价值与产业渗透率的彻底改造提升。


第二,产业规模不同,美国企业服务发展是在产业规模化之后,而中国还不具备产业规模化,整体比较离散,所以中国的企业服务更像是一个产业平台,由产业平台做产业的入口,这是一波大机会,虽然目前还是在想象中的存在。


九合创投创始人 王啸


李曌:有观点认为中国擅长区域集群生产不擅长集成生产,所以产业整体市场统一协调能力差,那产业性平台是不是也面临协同问题?


王啸:协同难度也会很大,但难度越大机会才越大,像之前中国物流公司同样也是又差又难,但最后产生了三通一达这种大的物流公司。


在中国,区域集群生产属于最原始的解决方案,可扩张性很低,它的本质是降低交易、协同和信任成本。想统一市场,协同问题属于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自动化订单、软件、数据来解决,用信任或押金打破熟人和区域生产。


李曌:利用数据智能,协同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派单,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难点在哪里?


王啸:本质难点是还不够智能,因为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更细致、更合理化的分工。现在大家解决不好,并不代表以后就一定不能。


难点主要在于软件和数据的能力不够、需求不具备、分工不细致,但我们看到现在需求端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在由原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成现在的小批量生产,只有需求变化才能产生零散派单、智能化定制的需求。


扩展一些来说,在数据智能时代,每个产业都有重置的机会,值得再做一遍。


李曌:提到产业平台,大家容易想到的是 B2B 交易平台以及行业 SaaS,对于 B2B 交易平台而言,增长受限是经常被诟病的一个问题,如何突破瓶颈保持持续增长?


王啸:B2B 平台核心是信息撮合平台,切入不了交易、无法完成交付,所以整体价值比较受限,除产业核心交付能力之外的其他交付能力的附加是增长的核心。


比如我们之前投资的车集,是针对下沉市场的线上汽贸集合店,不仅仅做信息撮合还做供应链赋能,比如物流、保险和金融服务。所以信息撮合+交付能力属于 B2B 的2.0版本,也就是产业互联网平台,因为要整合整个供应链,所以赋能交付能力是核心能力


李曌:很多投资人尤其是美元基金非常推崇订阅模式,但看到许多行业 SaaS 都是有个初装费然后收年费,而不是订阅模式。SaaS 订阅模式在国内的传统行业是否适用可推行,有多大的适应度?


王啸:纯粹订阅模式在中国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因为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是相对受限的,订阅模式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他们并不确定到底应该付多少钱,所以会有抵触。


通用型 SaaS 因为用户基数大,核心收入为纯软件和数据服务,符合美元基金对高增长大规模的追求。但垂直行业如果是订阅模式,就不一定能够做出合理的规模,所以收入模式是软件加其他服务,比如供应链上的服务,软件只是切入方式


李曌:如何去判断企业 SaaS 能否切入进交易?


王啸:本质上来讲,要看行业需求对供应链要求和软件要求哪一个更高。比如商旅服务,即使软件稍微差一点,但是如果酒店便宜,我当然用你的。


李曌:To B 投资发展至今经历了两次投资热,一次是2014年,一次是近两年,但我们发现现在同类型或者同阶段的 To B 企业估值,对比2014年,会高三到四倍。


王啸:最近确实有一些企业服务类公司的估值被炒得很高,核心原因是 To C 转 To B 投资的补枪导致,特别是在 B/C 轮,估值被显著拉高,但实际上业务模型并不理想,瓶颈也很明显,这是不可持续的。好的是,早期投资阶段天使到 Pre-A 没有受到高估值影响。


李曌:如何给 To B 估值?尤其是 SaaS 公司。


王啸:早期 To B 创业有独特的成长曲线,前期项目的收入和成长空间是不匹配的,要过了迈入高成长性的阈值,才能有更成熟的参照体系。我们会根据团队、品类、产品的成熟度等指标进行估值,当然也会参考二级市场的倍数和价格,给出的估值与二级市场有一定的联动性。 


国外 SaaS 如果增长不错,给的估值大概是 10 倍到 20 倍的 PS。国内 SaaS 公司则不尽相同,不同发展阶段的估值也差别较大。


To B 市场的演进


李曌:提起九合大家会联想到早期科技投资,你们科技领域的整体投资逻辑是什么?


王啸:社会的进步需要靠技术来驱动,如果我们不做技术底层的突破,就很难有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从现在来看,我认为有几个底层技术在发生快速迭代,第一是云计算;第二是机器学习;第三是物联网,因为芯片价格降低,所以传感器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数据的收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第四是生物科技的提升;第五是 5G 发展带来的高接入能力;第六是终端的触达能力,这里的终端包括手机、音箱、电视、手表等;第七是机器的人力代替。


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在投资上也会分成三个大框架。


首先是底层技术,比如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云计算等;其次是技术带来的延伸能力,比如自动驾驶、自动化的销售、销售线索获取等;最后是普通的 SaaS 应用,直接用 SaaS 覆盖整个产业当中的生产和流转环节,持续提升效率,在这之上还有许多垂直产业赋能升级的机会。


李曌:如果和消费互联网的演进对比,To B 行业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演进路径?


王啸:消费的演进本质上是因为底层的平台发生了比较大的升级,比如智能手机的发明,带动了本地服务的发展,带宽变宽带动了抖音和快手的崛起;在 To B 端也一样,To B 的演进本质上是因为需求端和技术端叠加带来的新产品,比如刚才讲到的数据,就是大公司的支撑。


当下企业服务的需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是疫情之下,被迫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第二是伴随企业信息日益公开从而促使智能化销售崛起,这同时也是需求端+能力端共同向一个方向演进时产生的新机会。


李曌:你曾说 To B 公司本质上是要做生态型的公司,为此中国 To B 公司需要做哪些准备?


王啸:第一,护城河的建立,也就是要有核心的不能被替代的价值点;第二,规模,有足够的规模化效应;


第三,生态思路,中国很多公司侵略性强,对商业边界感的理解不够理性,什么都想做不给他人留生存空间,中国的生态公司还需要时间发展;第四,反垄断制度的完善,比如巨头总是通过并购形成自己的生态,但也有它够不到的地方,比如产业纵深比较深的地方。所以,每一代都会有新的巨头,尤其是 To B 时代。


李曌:对于要融资的 To B 创业者,你会给什么建议?


王啸:首先,不要因为融资而打乱自己的节奏,比如产品发展节点上的增长获客、复购及单个或多个解决方案选择,所以整体节奏应该是:优质解决方案到规模到深化方案、服务延伸或协同发展最后到融资;其次,选择相对有经验的投资人,他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还能协助撼动其他投资人的节奏感和预期。


简单说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比如是把基础做得更加完备,还是应该去大量地获客;是应该追求客户的增长,还是应该追求复购率的提升;是应该追求单个解决方案的深化还是追求多解决方案的用户的持续购买、协同作战。


如果投资人不太懂 To B 企业的发展节奏,给出的建议和指导方向就特别容易出现偏差,而这种偏差会打乱你的节奏,节奏不对就无法完成目标,很难完成下一轮融资,造成恶性循环。


李曌:作家及探险家纪德说,「不敢远离海岸线,就别想发现新大陆」。你认为有哪些事是自己曾经远离海岸线,并发现了新大陆的?


王啸:第一个就是离开百度这个大平台,自己去做投资。第二个就是每天不断地对未来进行探索,和自然规律做搏斗,做第一个举火把的人,当然这些机会大多数会失败,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成功,它就能带领我们整个社会或者整个世界往前走。


对于我而言,投资实质是抓住了一些底层的机会和能看得到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上布局那些有成长性的、有潜力的创业者,然后辅以一些我们对事物、对投资、对管理的认知去帮助他们。


我们做的事一定会推动社会进步,本质来讲是在节省每个人的时间,这样大家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去创造。


END


推荐阅读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九合创投

关于我们


九合创投成立于2011年,由前“百度七剑客”之一王啸创立。作为国内领先的早期风投公司之一,我们以智能互联网为中心,专注助力产业升级,投资方向涵盖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升级、泛娱乐等。目前,九合管理着 4 支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近 20 亿元人民币,已投资 200 多家早期初创公司,投资轮次涉及天使轮、Pre-A及A轮。


 九合代表Portfolio包括: 


科技升级类: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影像辅助诊断AI医疗平台Airdoc,人工智能公司彩云天气,无人机物流技术公司迅蚁科技,主动降噪静音方案提供商安声科技,企业级云计算服务商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青莲云,人工智能客服公司晓多科技,深度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流科技


企业服务类:创业生态服务平台36氪,企业员工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美餐 ,互联网人力服务平台51社保,可多人实时协作的云端Office 石墨文档,企业用户预测SaaS平台探迹科技,AI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提供商龙猫数据,蓝领发薪和服务平台安心云人事


产业升级类:专业的MRO工业用品分销采购平台工品汇,大数据驱动餐饮定制平台六膳门,智慧楼宇解决方案提供商耘申DFoucs,下沉市场汽车新零售平台车集,智能制造领域原材料配方优化方案提供商信传信息,新车B2B交易平台牛牛汽车,农业种植业保险服务商一米农业


消费社交类:中文最大的家庭美食分享社区下厨房,新媒体影视内容出品发行平台新片场,二手市场电商平台红布林,宠物用品订阅制电商MollyBox魔力猫盒,移动能源共享平台来电,智能无人便利售货终端在楼下,私人仓储服务企业考拉迷你仓,竞技机器人研发商工匠社,家居分享社交平台好好住,文化创意家居品牌吱音,手机相机软件黄油相机,短视频Vlog剪辑应用VUE,Gif搜索引擎闪萌


九合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着眼未来,脑冷心热,信奉「做有价值的事情,商业价值便会随之而来」。我们致力于做投资圈中的价值极客,期待与更多优秀的创业者长久合作。


联系我们:contact@unityvc.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