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五百年来王阳明 第22、23、24集
☛你所关心的,正是我们所做的。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因自号阳明子,世人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非但精通文史,开创了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而且善于统兵作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能大儒。
特别是他所开创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也是近五百年来最神奇的人生大智慧。后人将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儒家四圣”。
那么,从少年轻狂到潜心向学,从被囚诏狱到龙场悟道,从一封信剿灭山贼到四十多天平宁王之乱,王阳明究竟是如何于重重困境中,修炼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一代圣人的?
网络时代的今天,重新审看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个人经历,重新解读五百年前的古人思想,究竟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有人说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为什么有人说强大内心,尽在阳明心学?
五百多年过去了,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事上炼、致良知,又将如何影响今天的我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儒学四圣人:孔、孟、朱、王。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您能安静耐心地听一听王阳明是怎么样从一个聪明的常人成为“圣人”的,对您今后的人生一定很有裨益!
让我们和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一起,追随一代“心学”宗师的脚步,领悟“知行合一”的智慧,体味“我心光明”的豪情,敬请收看《五百年来王阳明》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集《艰难时世》《心学归于致良知》《善恶之间》。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公元1519年,王阳明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平了宁王之乱,击溃宁王朱宸濠近十万大军,江西境内重回平静。可就在王阳明忙于安抚百姓、救济灾民,处理战后诸多事情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明武宗朱厚照要率军南下江西、御驾亲征、讨伐逆贼的消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平叛有功的王阳明,却为什么反被污蔑为叛贼同党,遭受种种陷害与猜疑?本期节目让我们与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一起,追随一代“心学”宗师的脚步,领悟“知行合一”的智慧,体味“我心光明”的豪情。五百年来王阳明(22)艰难时世
戳上方 ☝ ☝ ☝ “蒲公英”关注我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公元1519年,王阳明平江西宁王之乱,立下不世之功,却屡遭朝中奸佞的排挤和陷害。这段日子,可以说是王阳明人生中,除了被贬龙场之外,又一个最艰难的时期。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史称嘉靖皇帝。此时,已经五十岁的王阳明,回首二十余年的宦海沉浮,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然不在,唯一没有改变的,还是最初的那颗“为万世开太平”的赤子之心。五百年来王阳明(23)心学归于致良知
戳上方 ☝ ☝ ☝ “蒲公英”关注我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从公元1521年被恩准回乡,到公元1527年再次远走,仕途坎坷、屡遭奸佞打击的王阳明,在浙江老家度过了一段安闲而自由的生活。然而公元1527年,农历五月,一纸诏书打破了王阳明的平静生活。九月,王阳明辞别亲友、学生,启程赶往广西。临别前夜,于天泉桥上,他专门留下四句意味深长的话,这看似绕口令一样的“四句教”却是集阳明心学之大成。五百年来王阳明(24)善恶之间
戳上方 ☝ ☝ ☝ “蒲公英”关注我哟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1.《鸟瞰中国》全球英文版宣传片,我天朝如此伟大!(附上、下集)
2.CCTV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1080P在线第1、2、3集欣赏
↑↑↑
点击打开
END
◎本文由蒲公英,内容来源网络
喜大普奔!蒲公英拿到了原创保护和留言以及赞赏功能!欢迎互撩~(内含福利)
感谢阅读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资源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