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修道就是修德?

点击蓝字关注👉 白龙王 2021-06-05

什么是道? 什么是德?


   简单的说:道是万物生命生化的本源。


   生命万物遵循道的规律生、长、衰、老、病、死,繁衍无穷。如: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为万物生化之道。


    修道就是要逆转万物生化的规律,返老还童,返本还原于道。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名为修道。


   古人说:“顺则凡,逆则仙”就是说:修道是万物造化的逆过程。


   道是无限虚无太空中一切运动变化的主宰。老子《道德经》说:“器用者空”。就是说:把道德比作一个容器。道就是器,德就是空。容器之所以能容物,因其有中空之德器因为中空才有器之用,就像我们住的房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有居住的用途,如果把道比作容器,德就是无,德就像容器的中间是空。因为中空之德,才有道之用。


身为道体,身空是德!


   周敦颐《太极图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一气之分为天地”。道自虚无中所生一气,叫太极一气。在没有形成天地之先道就是虚空中一切运化变化规律的主宰。从无限宇宙太空讲:无限宇宙太空为无极,约四十五亿年前,太阳开始发光,在太阳发光之前,太阳系一片黑暗混沌,太阳发光以后,黑暗混沌中产生了太阳光照,地球上才有了太始一气,由于道在虚无太空中,产生了元始一气太阳光,才有了天与地的分别,所以,太阳光就是太阳系的太极一气。


    所以,若以宇宙太空为道器,为有,无限宇宙太空虚无寥廓就是德。由于无限虚空之德含天地。所以,列星遵循道的规律运转变化。如把人体比作道器,修身就是修道,身空是德;身为道之体,身空为道之用,如果把人心比做道器,修心就是修道,心空为德,心就是道之体,心空就是道之用,身空心空之德合于心身之道体,就是修养道德。


   心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胸怀博大无边,胸怀如无限宇宙能包容万物的客观运动与变化,叫无为之德,就是无极老母。


   虚无就是《道德经》中讲的德,有无相制,就是道与德相制,就是器与空互为体用。


   老子说:上德无为,与平常说的德含天地,都是讲的心胸如无限虚无太空,能够包容一切。


   若能达如此修养,就是契合天地的养生大道德。


德含天地,

修道就是修德!

白龙王


    什么能包含天地呢?只有无限虚无太空。


    所以说:“德含天地”的意思就是:德如无限虚无太空。虚空就是德的定义,能悟虚空之德就是见性,所以,空无就是无极。


  《道德经》说:“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有无相制,难易相乘”。道为容器之体,中空之德为器之用,道和德就像器与空,道德是相互依存以为体用的。所以,修道必须修德这就是我们说的:道德修养。


修道不修德,终难成道。

修德不修道难为大德。


   怎样才能修好道德呢?


   首先,我们要掌握道德的运化规律。


 《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身也一小天地也。”


 《阴符经》第一句就说:“观天之道,知天之行,尽矣”。意思是说:修道养生必须合于天道,只要知道了天道运行变化规律,修道养生的道理你就全部掌握了。


    天之道,天之行,就是养生修道的方法。


   《悟真篇》说:“阴符宝字予三百,道德灵文只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皆从此处达真栓。”说明:《道德经》与《阴符经》都是修仙的经典,并不是单一的哲学理论。


   所以,我们讲养生,讲天人合一修炼,必须先讲天之道,天之行。


   《阴符经》最后说:“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像矣。”意思是说:养生修道的原理,八卦六十甲子的变化规律之像数已经明明白白的都讲清了,这就是说:要想掌握养生的这门学问;与八卦六十甲子的天地运行变化规律也是密切相关的。


   如人体的子午流注变化,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学窍阴,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墩等。


   证明了人体的穴窍开合,经脉气血运行流注与天地运化是同步的。


    古人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所以说:天人相应养生学是一门 科学。


    掌握了道德的运化规律后,我们就可以达到易经所说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