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岁登台演讲,15岁遭暗杀,17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奖得主……

舒桐 启发童书馆 2021-05-25


您有一份来自“启发”的征稿函,等待查收!



你能想到一个这样的童年吗?


11岁,登台演讲,公开反抗恐怖分子;

12岁,匿名为BBC写博客记录生活;

14岁,获得巴基斯坦 “国家和平奖”;

15岁,遭到塔利班暗杀,生命一度垂危;

16岁,遇袭9个月后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17岁,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最年轻的得主。

……

她的经历

让你很难联系到她的年龄

一个出生自1997年

巴基斯坦女孩

马拉拉


1

不被允许上学


"谁是马拉拉?"


这个疑问,启发精选的绘本《马拉拉》中出现过,那是出自于塔利班之口。


2009年,马拉拉12岁。


塔利班控制了她的家乡斯瓦特地区,并颁布极端的法律,女性被禁止在市场和商场里出现


但最让马拉拉感到愤怒的是,他们剥夺了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


“不准上学!”塔利班士兵警告斯瓦特河谷的女孩们。


“不准读书!”他们说。


2

我有受教育的权利!


马拉拉之所以能够坚持去上学,离不开她的父亲齐亚丁的支持。

马拉拉和父亲

他是一位诗人和教育活动家,在当地开办了几所学校,收留了超过1000名学生。


他说:“教育是光明,无知是黑暗,我们必须从黑暗走向光明。”

 

父亲的学校庇护了马拉拉上学的愿望,也感染和鼓励着马拉拉坚持为女性发声。

 


教室为她们撑起太阳,阻挡恐吓的阴影。


可在学校外面,乌云如影随形。


塔利班见了学校,不是轰炸就是放火烧。


但马拉拉依旧很勇敢,她大声说:

我有受教育的权利!

我有玩耍的权利!

我有歌唱的权利!

我有说话的权利!

我有去市场的权利!

我有权利大声说出来!

……


他们阻止不了我,不管是在家里、学校还是任何地方,我都要受教育!

……


这些极端分子害怕书和笔,他们害怕女性。塔利班怎么敢剥夺我受教育的基本权?


3

博客日记让马拉拉成为塔利班的眼中钉


2009年,不到13岁的马拉拉开始匿名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撰写博客日记,以亲身经验记录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包括禁止女孩上学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动等。

 

下面摘选了马拉拉当时的一部分日记。


我很害怕  2009年1月3日

昨晚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到了直升机还有塔利班。自从斯瓦特河谷开始爆发军事行动以来,我就开始做这样的梦。我害怕去学校,因为塔利班发布了一条法令,禁止所有的女孩上学。由于他们的威胁,一个有27名学生的班只有11人上课。今天我去学校的路上,听到一个男人说:‘我要杀了你。’我赶紧加快了脚步。不过后来发现他是在打手机,可能是对着电话那一端发火。这让我舒了一口气。


我必须去上学 2009年1月4日

今天是假日,我上午10点才起床。听到父亲说在一个渡口又发现了三具尸体。这样的消息让我感到难过。爆发武装冲突前,每周日我们都会去近郊野餐。但是过去一年半来,我们都没有外出野餐过了。一家人还习惯在晚餐后去散步,但现在都会在日落前回来。今天我做了一些家务,家庭作业,还和弟弟一起玩耍。但我一直感觉心跳很快,因为明天我必须去上学。


当这些文字不断出现在各大网站时,她本人也站到公众面前,开始频繁接受媒体采访。


在她的奔走与呐喊下,博客的匿名身份逐渐暴露。


2009年下半年,马拉拉成为当地的儿童教育会主席。


对塔利班来说,她的荣誉与影响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4

上学路上遇袭


上学变得越来越危险。


2012年,15岁的马拉拉遭到塔利班枪手的“暗杀”



为了安全,女孩们上学、放学都坐一辆大车。


结果有一天,一个塔利班士兵拦住校车,他盯着车厢里面,厉声喝道:


“谁是马拉拉?快说!要不我把你们全杀了!”


男人举起一把黑色的柯尔特45型自动手枪,三声枪响:


第一枪射中了马拉拉的左眼眶,子弹从左耳射出;

另外两发子弹击中了马拉拉旁边的女孩。


校车把马拉拉送进斯瓦特河谷的小医院,

直升机把她送到一家遥远的大医院,

喷气式飞机载着她穿越大洋,来到一家更大的医院。


不管走到哪里,医生们都努力医治她。


5

全世界声援马拉拉


马拉拉遭枪击的事传遍了全世界。


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戈登·布朗,开启了支持马拉拉的请愿书,旨在确保至2015年,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其口号为“我是马拉拉”。

 

同年12月,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亲自到伯明翰医院看望了马拉拉,并称赞她是杰出的女孩,是巴基斯坦的骄傲。


12月31日,马拉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并被时代周刊提名为2012年度风云人物

 

人们来到她的病床前,为她祈祷。


在医院,马拉拉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的礼物:一箱箱的巧克力,以及各种造型大小的泰迪熊,还有家乡的披巾。


甚至还有明星的祝福


碧昂丝写了一张卡片给马拉拉,麦当娜则为她献唱了一首歌,安吉丽娜·朱莉还和她合作成立了马拉拉基金。


6

子弹并不能让我沉默


万幸的是,手术很成功。她的一部分头骨被切除,大脑内血液凝块和受损组织被取出。


慢慢地,马拉拉从噩梦中醒来。


她睁开眼睛,拿起书,露出笑容。


她又能继续呼吁了。


2013年7月12日,十六岁生日那天,在世界各国领导人面前,马拉拉发表了康复后的首次公开演讲


她第一次公开讲述被塔利班袭击经过。


声音比以前更加坚定:

 

“他们以为子弹会让我们沉默,

但是他们错了……

一个孩子,一位教师,

一本书,一支笔,

就能改变世界。”


2014年10月10日,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马拉拉》

文/图:(美)珍妮特·温特


这是一本可以两面翻看的书。一面是女孩马拉拉的故事,另一面是男孩伊拜尔的故事。


他们都曾在自己的国家为争取儿童权利做出过贡献,并因此而遭到枪击。不同的是,马拉拉幸运生还,伊拜尔却离开了人世。


如今,马拉拉在牛津大学就读,人们用很多方式形容她。


有人叫她被塔利班枪击的女孩

还有人叫她争取自身权益的女孩

诺贝尔和平奖最年轻的得主……

但她说,她只是一个坚定甚至固执的人。


她想看到所有孩子,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她想看到女人得到平等权利

她想看到世界上每个角落都和平


而在刚刚过去的六一,我们都怀着希望,希望马拉拉关心的世界上的所有孩子们,都享受应有的权利,拥有平安快乐的生活。

 

而这,也是国际儿童节设立的初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马拉拉》

启发官网全新上线,欢迎前往


http://www.7jia8.com/

图片来自启发新书:《嘘!图书馆里有怪物》

>>>找到我们<<<

电话 | 010-59307688

新浪微博 | @启发童书馆

QQ阅读分享群 | 110662380

图书订购 | 010-59307688-发行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