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安东尼·布朗历时15年为这位传奇女画家创作的传记故事,寻找成长的力量

钟煜 启发童书馆 2021-05-25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小弗里达》是安东尼·布朗的最新作品。

安东尼·布朗是我在写绘本评论时少数几个完全不需要注解的名字,不仅如此,每个人看到,都会“WoW!”一下。


这次,还有弗里达。

弗里达·卡罗,一位传奇女性,艺术史上一个大放异彩的名字。


图片来源:www.fridakahlo.org


即使你不关心艺术,很可能,也在某处见过她著名的自画像。而这样的形象,看过一眼,就再难忘记。

弗里达作品:thinking about death

图片来源:www.fridakahlo.org


还要说明的是,弗里达不仅作品风格独特,其人生故事也是一个传奇,充满难以想象的曲折、坎坷与痛楚,亦始终倔强、勇敢,充满力量。


安东尼·布朗以绘本形式创作的弗里达的童年故事,这题材本身就令人惊叹。书评家们把这本书称作:


两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精彩碰撞。


不过,假如孩子对艺术史和艺术家并不感兴趣,假如父母也缺乏对类似题材的了解,那么,大家还会为孩子选择这本书吗?


还有,如果要读这本书,我们需要去挖掘弗里达的生平故事吗?要尝试理解她画作的隐喻吗?要找到安东尼·布朗创作背后的深意吗?


我想

做一次尝试


我们忘掉弗里达,忘记她的伟大成就和传奇一生,我们仅仅把这本书看作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仅仅把这个故事看作安东尼·布朗的一本普通作品。


那么,这本书的意义何在?


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是一个极富戏剧张力的故事。安东尼·布朗投入了深深的爱,恳切的关注和无限的祝福,创造了一台绚烂迷人的舞台剧。


你看,大幕将启——

1

引子  -



大幕拉开。


巨大的仙人掌在干裂的金色沙漠上张开利爪般的叶片。


一个小小的女孩站在角落里,身穿花裙,头戴鲜花,表情有一点迷惑,有一点忧伤。


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光影对比,营造出一种魔幻气氛,迷人,又隐隐透着不确定,读者的心提了起来——好像有事要发生。


与迷人的图画相对照,文字简单,却已开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女孩的独白——


我六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

不得不在床上躺了九个月。

这场病让我痛苦万分。

后来病情渐渐好转,我也只能慢慢地,一瘸一拐地走路。

别的孩子都嘲笑我,拿我取乐。

当我经过时,他们都叫我“木头腿”。

……


我跟别人不一样,

这一点,让我成了局外人。

我相信,虽然女孩的经历是独特的,她的感受,却是很多孩子共有的。绝大部分孩子明白——


被嘲笑,被排挤是什么感觉,

与众不同是什么感觉,

无法融入集体是什么感觉。


社会学家的长期观察已经有了结论:“和大家一样”是儿童以及青少年世界群体生活的首要法则。而“嘲笑”与“排挤”则是孩子们最擅长用以攻击“与众不同者”的武器。


对很多孩子来说,童年,乃至青春期,就是不停寻求被接纳的过程,也是不停寻找一个“和我一样”的朋友的过程。


所以我一直觉得,安东尼·布朗一定有相当程度的心理学造诣。不知是真的学习过研究过,或者就是天赋使然,他的很多作品对儿童的心理状态都有敏锐分析和深入的呈现。


孩子们未必能用语言表达,但很容易从这样的画面和故事中找到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这种感受,跟随故事的进展,越发清晰。

2

家与梦想  -

大幕再启,场景已经转换。我们看到女孩的家。


听女孩讲述和爸爸的故事,一切变得柔和,温情脉脉。

女孩的梦想是可以飞翔,她想要一架玩具飞机做生日礼物,然而却只得到这样一对翅膀。




情节虽仍暗藏哀伤,但安东尼·布朗却以卓越的创意,为小读者送上了一份惊喜。


这样炫酷的飞机,是只有童心世界恣意的想象力才能匹配的礼物。


3

迈进奇幻世界  -

女孩在窗玻璃上画了一个方框,然后,她获得了一扇门。


这扇门,多么熟悉。


我们会想起衣橱里那扇门,推开它,进入纳尼亚壮美又神奇的国度。


我们也一定记得男孩托比面对的魔镜,推开它,一切不可思议都成为现实。

(《穿越魔镜》封面)


其实,大概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这样一扇门,推门而入的瞬间,烦恼退避,梦想成真。


女孩踏入的这个新世界,有秘密,有隐喻,有冒险……最重要的是,像漫游奇境的爱丽丝一样掉入一个深洞之后,女孩在这里,找到了朋友。


地底下,一个女孩在等着我。


她什么也没说。

……

可奇怪的是,

我好像认识了她一辈子。


跟随女孩深情的描述,我们的心和情绪也跟着变得温柔起来,或许嘴角也漾起微笑。


那个女孩是陌生人,

但我感觉她是那么熟悉。

我们坐在一处,笑在一处。

我高声大笑,她也高声大笑,

只是她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很快,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大人可能会有些惊讶,或者不以为然——


这不就是个想象中的朋友嘛。但是孩子们一定能心领神会。


据说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想象中的朋友”,他们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孩子学习思考、处理情绪,并且让他们能够在一种安全无忧的情况下处理社交状况。


这位朋友,是小女孩在孤单世界中最大的安慰,也是她今后的人生源源不断的力量来源。这位朋友,也透过书页,给每一个阅读者莫大的慰藉——


只要我们愿意,其实人人都可以拥有丰盈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愿意,每一种寂寞都能有回响,每一种伤心都能被安慰。

4

尾声  -

一切变得明亮、欢悦,热闹起来。小女孩目光低垂,身体姿态却是稳定舒适的。这并不是俗套的happy ending,相反,这个故事的终章,似乎暗示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启。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不停回望,又不停向前,总有挫折,却从不该放弃,一直在失去,也一直在得到……

被孤单煎熬,在“自我”与“他人”间挣扎,寻求理解和认同……这是每个孩子都正在或将要经历的成长之痛,所以每个孩子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


安东尼·布朗以他熟稔,亦能不断创造惊喜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华丽奇幻的色彩。而他一贯敏锐细腻的对童心的体察和关照,从每一个画面中流淌出来,在潜移默化间给小读者营养,帮他们内心蓄满力量。


如果你喜欢弗里达,或者打算了解弗里达,那么,这是一本非常合适的书,配合弗里达的简介、作品与资料来看,会发现安东尼·布朗煞费苦心,在整本书中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放入了弗里达跌宕起伏的童年经历。


如果你是个绘本研究者,或许,仔细琢磨每幅图,每种色彩的选择,每个形象的构建,你会被深藏其中的隐喻与秘密深深吸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解读的版本。


如果你是安东尼·布朗的爱好者,你会同时被熟悉和新鲜两种感觉吸引,看一位伟大的作者如何不断制造惊奇。


如果你只是陪孩子读一本绘本,这也是一定是一段奇特的共度经历,相信大人和孩子,都能收获满满。


最后,仔细看结尾这张图。


弗里达遇见安东尼·布朗,

“童心”遇见“成长”。

奇迹与奇迹面对面,

幻想与现实相谈甚欢。


看人人脸上不动声色,又五味杂陈。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意义吧,让每个人读到自己内心最需要的东西。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小弗里达》

启发官网全新上线,欢迎前往


http://www.7jia8.com/

图片来自启发新书:《嘘!图书馆里有怪物》

>>>找到我们<<<

电话 | 010-59307688

新浪微博 | @启发童书馆

QQ阅读分享群 | 110662380

图书订购 | 010-59307688-发行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