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因你不同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会面。
破旧的黑色外套、黑雨伞、紫眼睛、没有问候、赌气般的喝令口气,乡村小女孩玛德琳盼望已久的贵客,与想象的大不一样。
而对从巴黎来的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尔来说,这样的乡村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艺术家、评论家群体,专注的时间和倾心的创作。玛德琳的乡间工坊是一个提供歇息的避风港。
就像气候是我们所期盼的,而天气是我们实际得到的。我们也永远也不会知道,生命真正的馈赠暗藏在哪里。
在玛德琳的眼里,克罗代尔小姐是忙碌的,满是烟尘的工作室不时传来什么东西跌落摔碎的声响。那是一个她不曾接近的世界,是克罗代尔带来的礼物。
不过,她们俩真正的相遇是在迷宫一样的庭院里。玛德琳的黏土小鸟掉在地上,无声地摧毁了,玛德琳因此伤心受挫。
也许在那一刻,克洛代尔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如在开始时发现了玛德琳身上的“光”一样,这个可能性牵引着她伸出援助之手,温柔平和,一反以往的桀骜不驯。
她们在阴雨天去溪边采集创作材料,脚趾缝里沾满冰凉的泥巴,用裙子捧着红色黏土,一起走回家。
在我看来,这是全书最打动人的一幕,它展示出艺术家对自然的感知,自然也通过自己的广博以灵感与原料回馈她们——大自然的温柔现场不仅是风和日丽,暴风雨也是一种抚慰。就像创作本身,需要身体力行的参与和激烈对抗的冲撞。
这一幕让孩子们看到艺术家最好的姿态,他们的A面——肩并肩的合作,而不是脸对脸的嫉妒或背对背的疏离。
创作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玛德琳雕刻小鸟鸟嘴总是不顺利,她一怒之下扔了雕刻工具,这时又是克洛代尔带她到户外,她们放下手中自己的作品,去领受大自然的馈赠,小鸟歌声婉转、跳跃在枝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整个文本故事是虚构的,但这段相识却是有迹可循的,女雕塑家克洛代尔曾以“玛德琳”为原型,雕刻出数件作品,包括著名的《小沙特莱娜》。
小沙特莱娜雕像
现收藏于巴黎的罗丹美术馆
被视为克洛代尔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整本书,儿童文学作家纳塔莉·齐亚尔尼克则翱翔在想象力铺张的天空,展现出“两个契合的灵魂时常孤独的创作过程”。
出于作家的温柔,她为雕塑家安排了一次自我放逐、一次别样的相遇,在这样一段乡间插曲中,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尔是克己自制的,是一个成就他人的创作者,而在实际生活中,她则多被描述成一个有自我毁灭倾向的、被侮辱与被掠夺的艺术家。
卡米耶·克洛代尔
克洛代尔的一生,在后世看来,主题大都是与雕刻大师罗丹纠缠不清的感情、不被承认的雕塑作品、几度崩溃的精神状态(破坏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创作)、穷困潦倒的生活以及于疯人院结束的孤独人生。
而友谊是一种近乎圣洁的激情。玛德琳的出场是作者贴心的安排,让B面的克洛代尔多年以后终以平静光彩的面目示人。
年轻的时候,我们容易看上别人身上的积极面,总是被自己没有的所吸引。情感浓烈、表现欲望强烈的人,看到理性谨守、自我约束的个体,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种“反向吸引”来自于我们的欲望,那样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呀!
不同于这种吸引,受制于时代的克洛代尔在玛德琳身上看到的“光”,则更像是打在自己身上的那束——那是艺术家之间惺惺相惜的才华,是她年轻的高光时刻。她们的遇见,始终贯穿着相互 “被看见”的喜悦。同时,这生命中的“光”,我们也希望不只有一个人看到,而你愿意与谁分享?
故事的结尾优美绵长,克洛代尔的马车卷着尘土离开了小玛德琳的家,留在身后的是她们的回忆——她们共同分享了创作的过程与艰辛,分享了作品,分享了一段人生旅程。
不过如果说文本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就是太看重“赠与”的那份热忱。其实创作的热情都包含在过程中,作品的馈赠大都没有具体的对象。
艺术家在作品呈现过程中,想赠与他人作为“礼物”的心情,是不会像希望把由灵感而得的“礼物”复原出来那么迫切的。
没有艺术家不是对艺术本身坚定又痴迷的,与人建立关系的执着恐怕因此不那么重要。不过,大概作者是想借机告诉孩子们,心中挂虑他人,并由此生发出无私馈赠的心愿,才能让人拥有更健康的情感和关系。所以才在最后,让小玛德琳把创作的泥塑小鸟赠送给奶奶,她也得到了克洛代尔以其为原型雕刻的作品。
艺术是一瞬间的光。雕塑是凝固它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负责去发现,有的人去捕捉,而有的人把它刻画成为永恒。
一旦这光在心里被点亮,往后余生,皆因此而不同。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玛德琳的光:卡米耶·克洛代尔的故事》
启发官网全新上线,欢迎前往
http://www.7jia8.com/
图片来自启发新书:《嘘!图书馆里有怪物》
>>>找到我们<<<
电话 | 010-59307688
新浪微博 | @启发童书馆
QQ阅读分享群 | 110662380
图书订购 | 010-59307688-发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