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国大典上,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九三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年正见 Author 孔瑶竹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喜迎国庆

盛世华诞·举国同庆




1949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举国同庆·共度华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


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计662人。


九三学社20名社员在名单中:


许德珩,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薛愚,叶丁易(九三学社);涂长望,梁希,茅以升,严济慈(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孙荪荃,潘震亚(自由职业界民主人士);张雪岩(宗教界代表人士);侯外庐,樊弘(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储安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卢于道,谢家荣(特别邀请人士),王之相(无党派民主人士),陈鹤琴(教育界)。


其中,许德珩,黎锦熙,叶丁易,梁希,涂长望,樊弘,张雪岩,卢于道,潘震亚,茅以升等10名社员于194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括号内为参加新政协的身份

有社员是后来加入九三学社






许德珩

(1890—1990)



字楚生,又作楚僧。江西九江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及讨袁运动。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著名青年学生领袖之一,受北京学生联合会委托起草了《五四宣言》。


五四运动之后,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曾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营救出狱后,1933年1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北平分会执行委员。


1935年参与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期间,任历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44年在重庆与梁希、潘菽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主持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座谈会。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许德珩被选为理事,主持社务活动,成为我社最主要的创始人。


1949年1月,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部长。


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毛泽东任命许德珩(右二)为水产部部长

1956.05.12


1958年5月,周恩来与许德珩(左一)等人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劳动



黎锦熙

(1890—1978)


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语言文字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


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1915年,26岁的黎锦熙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在他及同仁的倡议和组织下,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


1920年,黎锦熙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学的“国文科”为“国语科”,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废除小学“读经”,以后几年,初中、高中的“国文”也改为了“国语”。黎锦熙还发起领导苏、浙、皖三省焚烧小学文言教科书运动,这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震动全国。


1949年10月1日,黎锦熙受毛泽东主席邀请参加开国大典。




叶丁易

(1913—1954)


原名叶鼎彝、叶丁易,笔名有孙怡、访竹、童宜堂等。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作家。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946年5月,叶丁易因支持学生运动,被东北大学解聘,遂应民盟之邀,任重庆《民主报》总编兼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与邓初民等共同主持重庆盟务。此时,他与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民主报》为阵地,积极宣传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正确主张。同年秋冬之际,国共谈判破裂,《民主报》被查封,叶丁易应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黎锦熙之邀,回母校任中文系副教授,不久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北平市委统战部徐冰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北平文化界革命活动。


1947年,叶丁易被选为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任《民主周报》主编。此时,他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10月,被地下党组织护送到解放区,安排在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




梁希

(1883—1958)


浙江吴兴人。林学家、林业教育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


梁希是我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奠基人,从1916年开始讲授林产制造化学,使之在中国首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29年,梁希在浙江大学首创中国第一个森林化学实验室,尔后又在中央大学创立了同类实验室,进行了松树采脂、樟脑制造器具、油桐种子分析和桐油抽提、木材干馏、木精定量、木素定量等试验研究。


1935年,梁希在中大农学院将浙江诸暨制樟脑使用的凝结器加以改良,制造成提炼樟脑(樟油)的实验装置,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浦伊八郎教授改良的干馏凝结器相比,樟脑得率提高了10%—69%。梁希是新中国林业的奠基人、领导者、绿化祖国的积极倡导者。早在1929年他写的“民生问题与森林”一文中就作了精辟论述:“森林是人类的发祥之地,人类所以发达到现在的地步,都是森林的功劳。”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提名梁希为林垦部部长。梁希写了一张条子送给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恩来看后提笔写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回复给梁希。梁希看了回条,激动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交给周恩来。


梁希感慨地对同登天安门城楼的蔡邦华教授说:“今天的北平历尽金、元、明、清多少朝代,至少经历了700多年的艰苦岁月。没想到我们两个穷教授会穿上毛主席新送的制服,能站在天安门上庆祝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多么幸福呀!”




涂长望

(1906—1962)


湖北武汉人。气象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理事。


涂长望以英国、挪威和美国气象学派的理论为基础,在中国长期天气预报、中国气团和锋面、中国气候和东西环流研究和应用,在培养气象人才、发展气象教育、全面创建祖国气象事业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涂长望开创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涂长望指出,中国天气是东亚天气的一部分,而东亚天气又是世界天气的一部分,要研究中国反常天气就必须从大气环流的整体观点出发,研究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波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关系。这种把中国天气和世界天气联系在一起的观点,不但在当时是先进的,现在依然是正确的,为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后来长期预报业务的建立指出了方向。




樊弘

(1900——1988)


经济学家、教育家。1924至1926年任北平《国民公报》编辑。1927年在北平社会调查所任编辑兼秘书。


1928年至1931年在上海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4年至1937年在湖南省立法商学院任教授。


1937年至193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1939年至1945年间,先后任湖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主任。


1946年至1948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任教授。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广州黄花岗72烈士纪念会上,冒着生命危险发表演讲,积极支持进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民主爱国运动,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和尊重,被誉为民主教授。




张雪岩

(1901—1950)





原名张松峰。山东省潍坊人。


1917年10月,张雪岩被法国当局招募到欧洲战场。1922年回国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队伍。1928年回乡组织革命军,发展到1000多人。


1930年,张雪岩考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毕业后任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1935年到华北农村事业促进会担任《田家半月刊》副总编辑。该刊以反映农民呼声和普及农村科学为主要内容,在全国属首创。


1944年底,张雪岩与许德珩、劳君展等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号召人们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民主和发展科学事业而奋斗,大批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团结在他们周围。


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成员组建了九三学社筹委会,他积极投身到筹委会的各项工作中。国民党当局对大批知识分子有组织的进步活动极为恐慌,多次拉拢、威胁,张雪岩不为所动,在重庆“校场口事件”中,他和郭沫若、李公朴等人一道遭受了殴打。


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勒令解散。张雪岩和在北平的九三学社成员起草了《我们对于政府压迫民盟的看法》的抗议书,广泛组织知名人士签名,并亲自送稿到上海,在《观察》周刊上发表。国民党政府对九三学社的抗议书极为恼火,下令通缉张雪岩,张雪岩绕道香港,前往美国。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有关领导向他发出共商国是的邀请,他毅然抛弃国外优厚待遇,返回祖国。




卢于道

(1906—1985)


浙江鄞县(今宁波)人。


中国解剖学家,中国解剖学的先驱之一,尤开拓了中国近现生物系和心理学系。


1923年,卢于道求学于东南大学,1933年,卢于道创办《科学画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科普杂志。


1944年,抗日战争形势日益焦灼,这也是抗战博弈最关键的一年,卢于道和潘菽、涂长望教授等组织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身为中国科学社总干事的卢于道当选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协会号召全国科学工作者团结起来,为和平进步而努力。当时,这一目标体现为扩大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他在重庆还参加许德珩、褚辅成等进步人士领导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潘震亚

(1889-1978)


江西南城人。1889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西余江县曹洪镇一店员之家,原名潘瑞荣,字树庸,笔名髯公,哀囚,化名姜子贤。


祖父、父亲辈都是普通平民,家境贫寒。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潘震亚毅然剪辫,参加新军,并返回江西,宣传反帝反清,拥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1912年,潘震亚考入南昌章贡法政专门学校,白天在校认真攻读,晚上则为《江西民报》校对,后担任该报编辑、记者,半工半读。


大革命时期,潘震亚在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结识李合林、恽代英等中共著名人士,潘震亚不去南京做官,就在上海挂牌执行律师业务,开始了以法律为武器与蒋介石统治下白色恐怖的生死斗争,从而成为民国时期律师一面红色旗帜。潘震亚律师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革命互济会”,并同史良、张志让、唐豪、陈志皋等律师一道担任该会的法律顾问律师,他经办了许多政治案件,不遗余力地营救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当代著名律师王工曾撰文,称潘震亚为中共前辈的“赤色律师”。


建国后,潘震亚律师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监察部副部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江西省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他对新中国法治建设极为关切,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向中央提出健全法治的建议。





茅以升

(1896—1989)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是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


1933年3月,浙江省决定在钱塘江上兴建大桥,以贯通浙江省铁路、公路交通。茅以升辞去舒适的教授工作,接受浙江省的邀请,担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在茅以升亲自主持设计并组织下,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在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于1937年11月,建成钱塘江大桥,其技术达到当时国际水平。


这座大桥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化大桥设计和建造的局面,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茅以升也是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奠基人、铁道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茅以升还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对土力学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施工中遇到桩打不下和沉井下沉发生歪斜等现象,经过对钱塘江流沙的研究,他感到土力学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立即开始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这门新兴学科。他对库伦土压力经典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经常与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创始人太沙基教授通信讨论研究。


1938—1941年,他在唐山工学院开课讲授土力学,他是我国第一个讲授土力学课的人。








(转自:“九三正见”微信公众号  作者:孔瑶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