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亲爱的恩施,祝你生日快乐

2016-08-19 本土恩施

我们美丽的家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诞生于1983年8月19日

33年前的今天

湖北省唯一的少数名族自治州

在恩施诞生

今天,作为恩施人

我深深的祝福你

生日快乐!

我们一起看看恩施的成长经历

一起来回顾恩施人那些

记忆里的点点滴滴



恩施的成长史

↓↓↓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少数名族自治州、湖北省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


1983年8月19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


△1983年第一任州长李辉轩同志


△李辉轩致辞

△1983年8月19日建州成立庆祝活动


△1983年建州纪念留影


90年代拍摄的州城旧貌


今天,2016年8月19日。

是恩施自治州的第33个年头!


日新月异,恩施每天都在变化

如今新颜旧貌,都在诉说着恩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温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后,感触颇深,小编觉得,对家乡的热爱应该从对她的了解开始.



△这里是恩施



关于恩施


【1】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辖恩施市和巴东、建始、利川、来凤、咸丰、宣恩、鹤峰7县,共8个县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县建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2005年开始,州庆日定为8月19日。

云蒸霞蔚清江桥(文林摄)。清江,长江一级支流,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

【2】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403万。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内,被专家誉为与美国难分伯仲,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108公里,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网络图片)



【3】

恩施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为主要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鄂西山区巴东县数万民工,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双手双脚,用青春、汗水和鲜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这条绝壁天河至今仍默默流淌,哺育着一方儿女。(摘选自《瞭望》杂志梁相斌、谭元斌采写的《追寻湖北巴东绝壁天河精神》)


【4】

恩施州北部属大巴山脉的南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武陵山脉分支;西部系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三大山脉共同构造了鄂西南山区的地形地势。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雪照恩施土司城(唐敦权摄)。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5】

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恩施州腹地,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215科、900余属、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图为清太1号银杏·九子抱母,《人民日报》曾经报道。“白果树、白果丫,白果树下好人家。乖阿哥、骑白马,白马背上妹戴花……”这是土家儿女期待美好生活的情歌。


八县市名字由来

恩施市


东晋末,桓元子诞到此筑城,自称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年被废,以此置施州。元代在此实行土司制度,土司驻今宣恩县城,因土司驻地在施州南面,故名施南土司。明代在施州设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即皇帝赐名于施县。1981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施市(县、市分设)。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


利川市


利川的得名有三说:一说该地古暗利砦;二说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三说为有利于川。以上三说有牵强附会或望文生义之嫌。其实根据当时政区命名多出自四书五经这一规律,利川得名则源于《易·卦辞》“利涉大川”语,乃吉兆之卦象。1986年撤县建市。


巴东县


因建址在古巴东郡东部而得名,古异名信陵。巴东最早建县历史上溯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名信陵县,北宋以前建在长江北岸,南宋末,县城由江北旧县(此地现属东瀼口镇管辖)迁至江南的金字山麓。1997年至2002年间,县城址历经两次搬迁(老县城从黄土坡到西瀼坡)。


建始县


建始县域古属巴子国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年)建县伊始,故称“建始”。


宣恩县


原为土司辖地,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原施南宣抚司治所设县,命名宣恩县,寓含“传布皇帝恩德”之意。


咸丰县



该县原为土司统治地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在该地设县,经湖广总督迈柱奏请,雍正皇帝钦定为咸丰县,取“咸丰庆年”之意,是我国唯一一个和皇帝帝号同名的县城。


来凤县


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据清同治《来凤县志杂缀志》载:“雍正年,凤鸣于半边城”“半边城东南不到半里,即翔凤山地,土司时,传说有凤集于此,邑因之得名”。1979年12月19日,来凤县改为来凤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8月19日,改为来凤县。


鹤峰县


鹤峰古称拓溪、容米,又称容阳。两千多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后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1735年改土归流后,容美土司辖地被分设为一州一县,即鹤峰州和长乐县(今五峰县)。鹤峰一名,清廷所定。其意:以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名。1980年4月20日,鹤峰县改为鹤峰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8月19日,改为鹤峰县。



恩施民歌民俗



【1】【土家妹子唱山歌】

美吔 美吔 哎嗨 美吔

花灯儿翩翩飞吔

花扇儿紧紧随吔

摆手舞的土家妹子儿实在美吔

美得花儿媚吔

美得月儿坠吔

美得吊脚楼上把歌对吔


咿子呦 呀子呦 咿呀咿子呦

咿子呦 呀子呦 咿呀咿子呦

土家妹子美吔 土家妹子美

人美歌美把梦追 土家妹子儿美

土家妹子美吔 土家妹子美

美天美地美山水 土家妹子儿美吔


【2】【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女士服装: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土家男子服饰: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




恩施老照片。带你穿越一段记忆



△曾经的财校,如今的职院,从这里走出的看官,别累咯!

△官坡全景……

△曾经的清江大桥和现在的清水走廊!

△舞阳坝,过去多么豪华哟……

△想不到这是大十街吧!

△曾经的鄂西大,如今的鄂民大!


来源:来凤跑跑帮

最新推文

恩施农村娶妻顺口溜,说到心里了!

县委书记陈行甲:我代表50万巴东人整死他们

●恩施州一口气查处4名县级干部,半年立案1158件

●你的儿子是我的儿子的爸爸我是你的谁

七夕已过,浪漫却在继续 - 维纳斯特惠活动进行中

搞笑配音:你不会倒车?不会让我来教你

最近恩施那么多好玩滴,你们千万不要邀我去玩


公众号名:本土恩施

联系QQ:2781168916

❶ 恩施本地新鲜事等资讯推送
❷ 本地生活信息推送及查询
❸ 本地商家及企业市场推广

❹商务及爆料微信:xb15988

❺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猛戳 【阅读原文】,发现十分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