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10点,百福司镇卫生院接到捏车村村民彭南燕电话:水井坎组黄家生家有3人发生不明原因中毒,疑似误食野生菌中毒。
经百福司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现场诊断:李生菊(女,72岁)在家中已无生命迹象,并迅速将黄家生(男,78岁)、田玉梅(女,75岁)2人送医院救治。
经调查,黄家生、李生菊(系夫妻)于2017年6月24日早上在家中食用自采野生菌、渣广椒、黄豆子、猪肉及咸菜,中午又将早上未吃完部分与同村村民田玉梅、向友明(向友明后到场吃饭,吃得少些无症状)一共4人共进中餐,均喝了点白酒。晚上9时左右,黄家生、李生菊、田玉梅3人先后出现肠胃不适、上吐下泻、头晕等症状。直到26日早上9:50左右,邻居彭南燕发现黄家生、李生菊病情严重才打百福司镇卫生院急救电话。
截止目前,百福司镇已经妥善做好死者及亲属的善后处置工作。病情轻微的田玉梅留镇卫生院住院观察治疗,病情较重的黄家生于26日下午3:00由镇卫生院转至来凤县中心医院治疗。
又到食菌季节,要谨慎采购食用野生菌,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当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毒性、已霉烂以及生长在喷洒农药、施以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生菌类,并注意野生菌不宜凉拌食用,且不能混合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因不同种类的菌类混合后产生反应,发生中毒。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要迅速呼叫救护车,不可强忍拖延。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同时,要进行催吐,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促使病人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对于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以防止窒息。此外,市民上医院时,要记得把毒蘑菇一起带到医院,方便医生辨别蘑菇种类,对症下药。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
一、看生长环境
可食用的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而有毒的野生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尤其要注意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不能采食,无论是不是你所熟识的野生菌,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与桉树的某些成分结合后均为毒菌。
二、看外形和颜色
一般来说有毒的野生菌颜色鲜艳,有紫、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菌伞上也会有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采摘后容易变色;有疣、红斑、沟托、沟裂,或者帽子上有疙瘩,菌子上有菌托、菌环的一般都是有毒的野生菌。无毒的野生菌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生菌折断菌杆看其分泌物,有毒的野生菌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折断后在空气中氧化而变色;无毒的菌类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但值得一提的是可食用的菌类如见手青也是因其触碰后变青色而得名。
四、闻气味
凑近闻一闻,一般而言有毒的菌类具有辛辣、恶臭等味,而可食用的菌类则有菌子固有的淡香味,无其他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