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转型进行时│2017文创园区发挥文化创造力

2017-02-13 伊璐 文创中国周报

近期,文创界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未来,文化产业园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更多创意城镇的出现与发展。暂且不论该观点的正确与否,文化产业园区的转型确实一直在进行。因为,不转型就难以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超过350家。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秘书长、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合军表示:“产业与金融的有机融合发展是园区3.0时代的主要特征。园区管理者与入园企业共同成长是3.0时代的发展趋势。发挥文化创造力集聚与外溢效益,能有效解决园区的发展局限,拓展创新的渠道和途径。”


 徽州文化园


2017年,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将呈现3大方向:第一,突破传统模式例如,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住宅和二房东模式外,打造第三种模式,由政府指导,轻资产运营,包括全产业链打造和增值服务;而北京“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更多园区重视原创产品和关联产品以及相关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发展,最终形成园区完整的产业链和企业创意生态环境。第二,由创意营造转为情怀培植,更加关注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内心实际需求,体现了园区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以郎园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注重文化生态的涵养作用,它以“创意办公+体验式商业+艺展中心+设计型餐厅”为主要业态。同时,情怀培植还涉及到周边的社区营造,如成都的东郊记忆、我国台湾的华山1914等园区,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第三,由国内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2014年,随着国家对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视,我国有更多的企业和园区探讨在海外建立文创园区,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平台,如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院已率先在美国洛杉矶和波士顿创建了中美文化园区。此外,许多国际合作承载区不断涌现,促进不同文化创意园区良性互动。比如以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建设双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园区,龙头企业也可以到海外建设境外合作园区。此外,有专家认为,构建“虚拟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港”,将是未来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发展的高级形式和新模式。

  

此次,商报小编以文化产业发展前沿省份、优秀的创意文化园区案例,并从专家剖析等角度,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提供参考。


园区创新

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

突破产业概念 推广“一园多址”


承德文创园


廉金荣(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总裁办公室主任)


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中关村”,背靠“中关村”这个大平台,所以这个品牌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等共同创建的品牌;第二个关键词是“互联网”,互联网这个关键词是专家团队在园区初建时,走访、考察和调研全国多家园区后决定的。


两种传统盈利模式:住宅和二房东模式。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地大大小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依托土地建造产业园,如比较著名的中关村科技园、清华科技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等。这种园区的盈利模式都是依托土地,包括产业园区住宅及相关配套出售等,均是以土地为依托的盈利模式。第二种模式也是各地常见的产业园模式,即利用老厂区、旧厂房、旧街区的改造,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种园区较知名的有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M50创意园等。这种产业园区大多数的盈利模式基本都是所谓的二房东模式。

  

两个创新:突破产业概念和盈利模式局限。区别于以上两种常见的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不依托租金盈利,而是通过运营模式创新,将租金、政策、资源、项目、增值服务等置换股权,进行股权投资获取盈利,依托产业园办公的物理空间提供租赁物业服务,以及政策辅导服务、人才对接服务、金融支持服务、咨询培训服务、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服务等。对外则是输出品牌和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全国连锁经营。

  

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两项创新。一是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并非仅仅包括琴、棋、书、画,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实业相结合、相融合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业态。所以,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整个园区布局的产业都是“文化+科技”类型的企业。第二,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并不依靠土地,并在盈利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区别于传统依托土地、二房东和租金打造的温和产业园区,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第一期规划时主要依托当地物理空间来打造园区;第二期规划时,根据园区的企业和发展需求,进行定制化的产业园区建设。所以,在盈利模式方面,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以提供增值服务为盈利模式。

  

推广“一园多址”模式。通过考察国内大部分产业园区,依托文化产业的“内容为王、平台为王”理念,注入互联网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文化创新的科学基因,结合自身的优势,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采取了“一园多址”的推广复制模式。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北京市永安机械厂旧厂房改造的,位于中关村自主创新核心区的恩济西园。目前,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意向复制的还有廊坊文创产业园、成都文创产业园、武汉文创产业园、西宁文创产业园、浙江文创产业园、厦门艺术园等。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于承德市高新区,重点复制北京园区的运营理念。在承德园区建设上,注重突出了承德园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整合中关村示范区内的科技、人才、智力、资本,加速文化、科技跨区域流动,助推承德市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承德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承德文创园2015年4月正式开园运营,入园办公企业近50家,考察对接企业近50家,都是高科技、文化创意类的企业,二期文化旅游项目和影视拍摄基地目前也将启动。


他山之石

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

从活动到人才的创意群聚经营


华山1914


与北京798类似,位于我国台北的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简称“华山1914”)前身也是废弃的工厂,其定位几经转折:最早建于1914年,是一家日本酒厂;1922年,改为台北酒厂,直到1987年迁出市区,厂房闲置下来。1997年,几位艺术家意外发现此地,敏锐地想到,酒厂仍保有过去台北产业与生活的空间记忆,非常适合成为一个多元艺文展演空间。经过努力,“华山艺文特区”1999年正式成立。2007年2月,被定位为推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旗舰基地;12月,台湾文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经管权。

  

“华山1914”是包含公园绿地、创意设计工坊及创意作品展示中心的创意文化园区,在我国台北所有的文创园区中,“华山1914”虽不是面积最大,但却是发展最早、运营最为成熟,同时也是人气最旺的一处。数据显示,2015年,“华山1914”举办2300场活动,吸引360万人次参与,营销额达1亿新台币,其中公司营收4000万新台币。

  

“华山1914”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我国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院助理教授于国华认为,活动、人才的创意群聚经营十分重要。进入后现代化工业时代,我们要重新思考文创园区应如何创新。在园区内,不仅有活动的群聚,还要有文化的群聚、人才的群聚。这些往往容易被忽略。

  

观察“华山1914”的运营模式可以发现,其核心策略为:会展演店、创造体验。具体说来,“会”包含研讨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展”指的是多类型的展览,“演”则指的是各种演出,“店”不仅是餐厅,还可以买到吃饭时使用到的器具和食材。“会展演”是活动,“店”是空间,“华山1914”打破这一界限,灵活运用四个元素,以“会展演店”作为驱动,创造抽象、好玩、有趣的氛围。首先,会展与活动的灵活组合,呈现出多元性,带来了人潮。就如商品需要橱窗一样,文创同样需要橱窗,给受众带来体验。其次,实体空间是现代电商的出路,从“华山1914”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文创活动可以创造让人回到商业空间的可能性。再次,文创园区的效益用公式表示为空间乘以时间,主要表现为两大因素,一是高频率的活动,而且活动种类的多元,吸引更多人在园区相遇。例如,可以把经营时间拉长,从早上卖早餐到晚间的娱乐活动,不同店铺吸引不同人群,从而增加人在园区的停留时间。



文创中国周报       微信号:culturalcreativ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