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机遇 数字技术催生文创新业态
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使漫画、影视、游戏、展览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也正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引入,传统文创产业的链条得以延伸。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传统文创产品的质量,更赋予了产品新的呈现形式和商机—
如果把文化产业比做原料,那么数字科技就是神奇的催化剂,催生出眼花缭乱的新业态、新模式。从现实到虚拟,从画漫到运营漫画,从展板图片到智慧系统……传统文化产业的“大变脸”,才刚刚开始。
“这几年漫画公司的日子太好过了。只要画得好,一定不愁卖。”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分析师张振翼告诉记者,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读者的观看门槛不断降低,创作者作品的传播门槛也在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产业的大繁荣。在A4漫业公司,张振翼的话得到了证实。
“2015、2016两年,漫画业可谓是爆发式发展,对作品的需求量出现了激增。”A4漫业内容总编辑刘傲雪告诉记者,A4漫业正赶上了这波发展期。2014年他们以孵化企业的身份入驻天津国家动漫园时,仅有十几个员工,两年过去,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人,2015年,A4漫业完成了450万元天使轮的融资。“原来像我们这样做内容的漫画公司是很难获得资本注意的。”刘傲雪坦言。
漫画业为何能够爆发?这一切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业态创新。在纸媒时代,全国所有的漫画家、漫画公司都在竞争那数量有限的漫画杂志页面。海量投稿中,只有很少的作品能够被登载、发行。然而,随着腾讯动漫、快看等电子平台的兴起,容量限制不再是问题,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
一幅漫画,被数字技术拉得越来越长。“是网络平台提供了机会,这就是中国漫画业的窗口期,目前我国的漫画原创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刘傲雪认为,这样的窗口期只有中国具备,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搭建和网络用户的庞大数量。对此,张振翼表示肯定,他说:“现在在美国买漫画,基本上还是要去漫画店,但中国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互联网。再比如日本,由于其传统零售渠道完善,电子商务在日本几乎完全没做起来。”
有数字技术支撑,一幅漫画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内容大爆发之后,相关产业链条和行业生态也面临彻底改变。“原来漫画业的链条很短,现在在IP的引领下,漫画业的玩儿法多了起来。”刘傲雪告诉记者,A4漫业目前正在主动延伸触角,力图建立漫画、动画、游戏、影视多位一体的产业链,“我们去年建立了编剧部门,在漫画还没开始创作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游戏化、影视化的兼容问题”。
高盛、德勤等投行和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期是,到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达千亿美元。
在广州“奥亦未来虚拟现实体验中心”,王小姐正头戴VR眼镜,和朋友一起玩儿“真人版”碰碰车。在虚拟空间里,王小姐一边开车一边拾取宝石,同时来回躲避着其他玩家的车子。同时,观看视频的人则可以看到王小姐和朋友们在虚拟空间的“真人冒险”,似乎她们真的进入了另一重空间。“这是国内首家集VR、AR和MR于一体的游戏体验店,是我们公司和奥飞娱乐公司联手打造的。”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运营总监李峤玮告诉记者,发展虚拟现实,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交互的问题,“例如当你头戴VR眼镜做出转身动作的时候,周边的环境一定要实时发生相应变化,延迟要足够低。这就需要依靠虚拟现实和动作捕捉技术的高度结合”。
对于影视、动画的业内人士而言,动作捕捉技术并不稀奇。“好莱坞大片使用的动捕技术主要是依靠光学原理,所以其动捕服上有很多贴片。此外,动捕棚需要巨大的空间,用以架设大量的摄像机。一套动捕设备都是以数百万元计,而且必须在专业的动捕棚内拍摄才可以。”李峤玮告诉记者,诺亦腾公司开发出的Perception Neuron动捕设备,是目前全球动捕设备用户量最大的产品,其价格只是光学动捕设备的几百分之一,例如美国大片《金刚狼》的预演就用了这套设备。李峤玮说,这套设备不仅价格低廉,使用也非常简单,演员身上不需要贴那么多贴片,几分钟就可以穿好。同时,它的使用门槛很低,不需要摄影棚,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拍摄。“我们最新开发出了国内首个虚拟拍摄+实时动捕+实时引擎的混合现实制作系统‘传神Trance’,借助这个产品,可实现实时抠像动画拍摄。”据李峤玮介绍,这样一来,可以为影视、游戏、VR等领域的相关后期制作工序节省许多时间与成本。
“某小区三栋四单元防盗门被强行打开,请小区警备室前往查看”“朝阳北路某路口有建筑垃圾堆放,请网格员立案派发处理”……在朝阳规划艺术馆,巨大屏幕上的电子巡更,把这一切显示得如同身临其境。
“这是我们推出的‘数字城市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电子巡更是其中‘智慧街区’的一个模块。”朝阳规划艺术馆文创总监姜长城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的功能非常强大,能够模拟展示街区、文创园区、经济开发区和主题景区的产业集聚状态和智慧化运营模式。”姜长城在地图上定格央视大楼附近的区域,说道:“例如,这栋大楼南边有一片空地,如果将规划模型加载进来,就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去评估规划地块的出入口位置、距离以及道路断面的设计是否合理。”
数字技术守家门,只是智慧城市的一朵小浪花。“我们这套系统实现了多种数字技术的融合使用,例如VR、AR、物联网、大数据等,同时还加入了最新的情景模式设计理念。”姜长城说。事实上,这个复杂而又智慧的系统,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城市规划展览。“我们看到很多的城市展馆因缺乏活力而利用率不高,非常可惜。”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秘书长杨军认为,展馆展陈经历了四次迭代升级,第四代就是以数字创意技术为载体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强调了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及时更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展示。
从朝阳规划艺术馆到故宫紫禁城,记者发现,数字技术展览展示的应用在北京随处可见,多处在用。在故宫角楼内的多媒体设备,将角楼建筑一一拆解,再一块一块重新搭建。因为数字技术的引入,小小的角楼有了普及古建筑知识的新功能,游客能在屏幕上“盖”角楼。
可以预见,引入数字技术之后,展览展示将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有业内人士预测,该行业或将形成万亿级市场。对此,日前发布的《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数字艺术展示产业”作为着力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要“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艺术相结合,与智慧旅游、城市综合体、特色小(城)镇相结合,打造数字艺术展示品牌活动,发挥数字艺术展示在拉动地方消费、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的作用”。
图片来源:李忠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文创中国周报 微信号:culturalcre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