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机构】站台中国:突破与创新 做纯粹当代艺术
“我们所追求的创新,不是艺术表面的创新,而是艺术本身所呈现的文化与内涵。对于艺术家,我们更看重他的工作质量和对艺术的投入,我们不以纯商业性质来经营画廊,而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机构站台创始人陈海涛的经营理念,也是其作为一个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2005年,站台中国在北京草场地萌芽,陈海涛和夫人孙宁从原本的艺术家转为艺术机构的创始人,成立之初以非盈利的理念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随着房租上涨、市场风云变化,从2007年开始站台中国开始向商业画廊经营模式转变,继续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其展览群体也从具有地缘优势的东北绘画群体逐步发展到探索全国当代艺术创作语言的经营结构。2015年不仅是站台中国的10年回顾,更是站台中国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北京草场地搬至北京798艺术区,开始其又一个新征程。
创新+跨界 注重艺术多样性
在第13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一个白色贩卖机样式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驻足,这是站台中国2016年启动的一个新项目:艺术呕吐,将艺术品放置在自动贩卖机中,参观者通过扫描艺术品下方的二维码可了解其详情和购买。
站台中国
据了解,艺术呕吐项目的诞生一方面是让大家看到艺术品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大型静态作品或者装置,还有很多实验或者小作品;另一方面是目前很多人对于艺术收藏或者买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由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高冷性,让很多人对艺术也有一些误解。孙宁介绍说:“很多人认为画廊是一个白盒子,贩卖机也有这样的视觉印象。通过这样的展览形式将中间的代理商、画廊部分去掉,让艺术品直接面前观众,突破艺术品销售和艺术展览的固有模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艺术呕吐项目邀请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家,不拘泥于任何的创作媒介和模式,例如今年3月罗苇“正在进行的脚本”项目,用雕塑泥、陶土、粘土、丙烯、金属、漆料以及乳胶等形成混合媒介作品,做一个个小型立体雕塑展现词汇、居室、电影镜头以及喜剧等。6月展出的谢堃“我们说说话吧”项目,用小型的绘画装置展现如同二维“机器人”的作品,展现出艺术家“内视的自我和外在物关联”的创作理念。“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搭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更为直接的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展览当中,有更多的互动和了解。”孙宁说。
做有意思的展览,敢于跨界和突破展览艺术的边界是站台中国一直所坚持的事情。2016年,站台中国启动“dRoom”项目,并且赋予“d”众多的含义,包括“dialogue(对话)”“discussion(讨论)”“dimension(维度)”“discover(发现)”“data(数据)”等。在孙宁看来,dRoom最大的特点是“非常规与超形态”,其展览语境始终是开放的:dRoom的参与者不仅限于当代艺术家或者行业的“内部人员”,任何有观念、有思考的人都可以进入其中,尝试进行自己的艺术表达,“欢迎各种跨界”。据了解,目前站台中国已经启动了多个“dRoom”项目,展览形式涉及装置、影像、音乐、VR、行为艺术等多种形式,例如装置戏剧《爱·味:再见,路易斯·康》、“虚拟现实:感官体验新认知的技术诗学”以及《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跨学科行动等项目展览。
新文化+深度 回归艺术本体
经过12年的发展,站台中国对于当代艺术有着自身的理解,不再跟风追逐新媒体、新媒介的表现形式,而是更多关注于艺术品本身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家对于作品的付出。希望所做的展览是能够生成新文化,新文化的生成如同生命,它有基因、来源以及生长性,是站台中国一直坚持做“值得”展览的理念。
“对于艺术的革新,不一定是形式上的革新,在我看来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地方是时代属性,时代赋予艺术生命,与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都息息相关。”在陈海涛看来,绘画不仅没有过时,其不同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让其更具有深度艺术性。正如11月开展的“丛林III —— 寻常”,用生活中的简单词语重新构建了一种艺术语境,以绘画为媒介构成对艺术内部话题的讨论,这是站台中国回归798艺术区的第一次大型绘画展,也标志着对艺术和当代的深度思考。同时,这也是站台中国艺术理念的坚持和延续,据了解,“丛林”项目至今已跨越8年的时间,2010年站台中国举办了第一次丛林展览,由82位艺术家、媒体及艺术机构共同参与,此次丛林展旨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进行探讨。
如果说赋予绘画不同含义是对其文化深层次的表现,那么影像则是对时代的记录和思考。2010年,站台中国策划展出中国当代重要影像艺术家王功新的影像作品系列《关联》,其中包括作品《关联:与梦有关》。该作品是由200个2.4英寸液晶屏幕组成的影像装置作品,安装排列在5张漂浮的单人床上,床体置于1.3米的非正常高度上。播放的影像分别是100个熟睡的人物和100个景、物,时长3分钟且循环播放,伴随着相同规律的呼噜声,人物影像渐变为一虚一实,景物则渐变为正片和负片。陈海涛介绍这是站台中国一场重要的展览,该展览是艺术家把生活中大家容易忽视的世界通过视觉形式进行传递,不仅丰富了影像的表现方式,同时这次展览实现了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交流和拓展,同时也是艺术家对影像语言“超验”性的探索。
不论是新媒介的尝试还是传统绘画的回归,在站台中国看来都是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探究。对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我认为真正的创新是实时的一种状态,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机构,有的时候往回看一眼不是不创新,恰恰是为了创新,艺术不应以媒介论新旧,而是以工作思维、方式方法以及结构来论新。”陈海涛说。
编 辑:郝溢男
监 制:春 蕾
文创中国周报 微信号:culturalcre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