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中的金院声音 | 我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履职记



3月5日至3月20日,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民建浙江省副主委郑亚莉教授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履职。这是郑校长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咱们金院的校长,她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放到了教育和金融方面。



这次郑校长带去了高职教育“走出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下的“贸易畅通”等五个建议,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青网·中青在线、法制日报、中国妇女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的报道呢!


昨天,我们的郑校长载誉回杭啦,

带回了许多独家照片呢!

下面,请看融融为大家带来的专题报道

——《郑校长履职记》!


郑校长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会见


郑校长受到商务部部长钟山亲切会见




郑校长与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合影


郑校长与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合影






【中国新闻网】

全国人大浙江团代表谈履职


3月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召开,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也将正式开启五年履职路。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说:“我比较关心教育问题。比如大国工匠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等。”

她表示,新时代人民生活正呈现出一系列新气象。如人们的精神食粮更丰富、教育更令人满意、就业质量更好、收入水平更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全面等。她也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履职,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建设更美的中国。






【钱江晚报】

我希望推动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出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走进郑亚莉的房间内,写字桌上堆满了各种学习材料,还放着她整理到一半的笔记,“这是我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身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放到了教育和金融方面,“这次,我带来了三个建议,分别是关于高职教育‘走出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下的‘贸易畅通’。”

郑亚莉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我国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郑亚莉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急需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我国职业院校中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也不断吸引海外学子前来求学。

不过,郑亚莉也发现,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我们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较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和人才需求情况的研究还不充分,而小语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匮乏,职业院校培养能力的不足,成为职业教育融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阻碍之一。”

对此,郑亚莉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去’。”

郑亚莉希望,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能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各领域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能解决‘走出去’企业的用人难题,也能提升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水平。”








【浙江民建】

郑亚莉:把为民情怀转化为

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客观到位,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工作重点明确突出,体现了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的精神,是一个为民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实际、彰显人民意愿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从报告里我们看到过去五年里,国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极大的投入来推进深化改革,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报告里的这些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骄傲自豪。

作为来自教育界的代表,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过去五年来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精准到位,效果令世人瞩目。作为民生工程,作为基础工程,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新一年,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等论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感触最深的还是报告中的为民情怀,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特别打动人,温暖人,我们一定把这种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职业教育:从“能就业”到“就好业”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新形势下,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时,高质量的职教就业该如何打造?

发展环境优化 就业质量存忧

每年毕业季,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总是让人振奋。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7%。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郑亚莉代表告诉记者,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为千万职教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已累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金融机构输送了5万余名优秀的经济、金融人才,约占全省金融从业人员的1/4;培养了支行副行长以上干部5000多人。”

但在高就业率的背后,与之并不匹配的就业质量也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有些专业,职业教育存在专业匹配度较低、薪酬收入及社保待遇较低、毕业生工作与就业期待吻合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等情况。”郑亚莉代表说。

调整专业设置 纠正观念误区

郑亚莉代表认为,出现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对较低;二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与地方、行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职业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普通职业院校高;四是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盲目追求高起薪,不愿到偏远地方、农村就业。”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创新发展

从高就业率到高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力?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校企合作提供多方面支持。

“高质量的职教就业,核心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郑亚莉代表认为,在优化外部环境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创新发展,“要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推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协同,强化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合力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一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举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中)在会上。



【中青报·中青在线】

【代表议案】郑亚莉:高职走出去亟须

专业认证体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导读:今年全国两会上,高职如何走出去也成为教育领域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看来,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国际化需要有一套专业认证体系。

和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探索的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走出去的探索起步较晚。事实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水平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合作形式,但全国1300余所高职院校在这个领域长期以来所做的探索是“活跃”但“不成气候”。

今年全国两会上,高职如何走出去也成为教育领域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看来,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国际化需要有一套专业认证体系。

“应看到,各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内部的评估、验收、检查等活动,属于主权事务范畴,无法国际化。唯有来自教育领域外部的、第三方民间组织开展的、着眼于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层面的‘专业认证’活动,可以实现标准国际化、组织国际化、活动国际化、结果国际化。”郑亚莉说。

郑亚莉建议,高校专业认证的实质是产业界和教育界联合起来,构建一套具有产教共识、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各方需求的标准体系。从操作性而言,可依托现有职教集团、行指委、产学合作基地等条件,遴选来自产业企业、行业组织、学术机构、高职院校等一批核心专家,组建超部门的第三方专门组织,遵循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借鉴欧美等国际高校专业评估的相关模式,即可启动此项工作。

“在国际高校专业认证中,工程教育、商科教育、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实践较多、标准成熟、程序规范,同时这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点广、就学人数多的领域,建议从这三个领域入手,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形成标准,积极推广。”郑亚莉说。

郑亚莉认为,要致力于将中国高等职业的专业认证标准推向国际化,使之发挥国际实质等效的作用,还应该从政策设计上予以统筹考虑。

“从操作性而言,应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设计,将中国高等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作方向,与高校国际化、文凭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等一起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更多国外高校加入进来,将中国高职专业认证标准转变为国际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权威性、共识性、影响力的专业认证标准组织。”郑亚莉解释道。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开始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有效探索,这是没有国际经验的高职院校是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涉及40余种官方语言,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这决定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复杂程度。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地理等因素,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千差万别。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研究还不充分。

而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拥有精通当地语言的人才。郑亚莉指出,小语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匮乏,职业院校培养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阻碍之一。

对此,郑亚莉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了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需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

因此,郑亚莉建议,遴选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的职业院校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同时,依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将我国边疆职业院校的文化、语言优势与东部沿海职业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力量等的研究优势结合,开展结对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

此外,郑亚莉表示,应鼓励我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各领域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









【法制日报】

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 郑亚莉代表建议强化动态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合法权益存在一定的风险。

3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增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构建恰当的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教育培训,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普惠金融的主要推广对象为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他们金融知识欠缺,在观念上对新技术和新的支付结算工具接受程度较低。

“数字普惠金融目标用户的安全意识较弱,是一个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郑亚莉指出,数字金融普惠用户群体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些用户安全意识薄弱或对操作流程不熟悉,成为影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用户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使用弱口令或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用户名与密码;密码明文存储于计算机内等,这些都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是数字普惠金融需要防范的重要风险点。

郑亚莉分析说,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化形式向原来被排斥和服务不足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金融服务提供商、代理商、第三方通讯和技术服务商等多方均可能参与服务的提供,但是由于缺乏追索标准与指南,当消费者蒙受损失时应由哪方承担责任可能会产生争议,给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此,郑亚莉建议,监管机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认识,坚守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边界,确保数字普惠金融要以合法合规为基础,必须依托实体产业的深厚基础,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在郑亚莉看来,监管部门要注重增强数字监管能力建设,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监管部门直接接入各类金融服务主体数据平台,汇集交易信息形成大数据中心。探索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沙盒”机制,从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从被动监管向合作监管转变。实行差异化监管,增强监管主导性,既鼓励适当创新,又深入贯彻执行以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

郑亚莉认为,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监管机构不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民事、行政、刑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保障,构建全方位的深度协作网络,健全完善行政执法机关和民事、刑事司法机关共同参与的数字普惠金融安全监管机制。

郑亚莉建议,强化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教育培训,推进消费者教育工作,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消费者教育,可以发挥国内高水平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郑亚莉补充说,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已累计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金融机构输送了5万余名优秀的经济金融人才,以教育为主线,政府机构和优质高校通力合作,加强日常金融通识普及与风险教育,发掘数字科技与金融应用充分结合的典型案例,多渠道发布提示,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此外,更加注重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匮乏的群体,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








3月18日丨浙视频2018全国两会整点播报第16期




 【浙江日报】

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共同意愿

——我省社会各界热烈拥护习近平全票当选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雪霁的北京,再次记录庄严神圣的历史。春天的中国,再次踏上开创未来的征程。

  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会场内,掌声雷动,亲历盛事的浙江代表们心潮澎湃;钱江畔,万众一心,见证历史的全省干部群众热血沸腾。

大家纷纷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我们没有辜负全体浙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投好了这庄严的一票!”亲历难忘时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流下激动的泪水,“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以上内容可自行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查看完整报道

【中国新闻网】:http://u6.gg/djjK5

【钱江晚报】:http://u6.gg/djjLr

【浙江民建】:http://u6.gg/djjLP

【中青报·中青在线】:http://u6.gg/djjM6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u6.gg/djjMA

【法制日报】:http://u6.gg/djjME

【浙视频】:http://u6.gg/djjMK


内容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陈璐瑶、金天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