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亚明:救一位陌生人,是我的幸运!
“等了整整十年,终于盼到了!”
5月11日早上7时许,
我校校友、90届毕业生——张亚明
来到温岭动车站,
搭上了去往杭州的动车。
昨天,5月15日,
张亚明在浙江省中医院采集成功,
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7309例,
浙江省2018年第26例/总第408例捐献志愿者,
台州市第四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点亮”一位远在千里之外
素昧平生的20岁血液病男孩的生命。
他说:救一位陌生人,是我的幸运!
张亚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9022城市金融90届校友,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行长。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张亚明校友始终坚持无偿献血,长达28年。
2008年的一次偶然献血,让张亚明校友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在今年3月份,一通来自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令张亚明校友欣喜若狂。“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的初配成功,你还愿意捐献吗?”据融融所知: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配型成功比例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在低概率的情况下能够匹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这是非常难得的。
“当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只要在平时献血量的基础上再多献10毫升,就有机会帮助血液病患者。我想都没想就留了样。没想到10年后,我竟然幸运地成为匹配者,还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张亚明道。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配型成功比率
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
在张亚明看来,这就是缘分。
同10年前一样,他爽快答应了,在高分辨成功后,再进行体检。等确定了捐献时间,张亚明校友开始实施捐献造血干细胞“倒计时计划”——每天早上5时起床,到小区楼下跑圈锻炼身体,一日三餐饮食清淡。
张亚明校友
虽为雷厉风行、严肃不苟的张行长
但其实他的内心充满了柔软暖心
几十万分之一的「缘分」
让我们认识了这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接下来就让融融向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献出「幸福」的金院人物
听说被捐献者是跟我的女儿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孩后,我就觉得更应该去捐献,毕竟跟女儿差不多大,对他来说,我是跟长辈一样的,那就更应该去关心去爱护晚辈,宁可少活两年,去救活一个年轻人也是好的。
由于捐献是双盲原则,我们并不知道被捐献者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可以定期去向红十字会了解病人的病情。
我的第一次献血是在金院,那时刚进银行学校,献血中心到学校来组织同学们献血,我和我的同学们都踊跃参与了。
九几年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去献血,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不达标,无法献血,就停止了一段时间。为了给献血事业献出一份力量,我平时多运动、少抽烟、少喝酒,平时应酬也少去了。
是被通知去杭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我进入了一个叫“生命战友”的微信群。这个群都是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人,还有救护、救援、医生、护士等志愿者。他们的思想境界很高,都是常年做公益的,参加过地震救护、泥石流救援等活动。我们平时会开玩笑说:“这个群是好人指数最高的群,都是救过命的人。”在这个群里我最敬佩李阿姨,这位李阿姨每天都在坚持做公益,每天早上去巡查河道。我觉得她的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大家献血的时候要看自身身体情况去献血,量力而行。同时我想要呼吁大家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在献血的时候留个造血干细胞的样本,就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日后有病人需要的话,就可以直接在骨髓库里匹配。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去献血,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付出一点点,就能挽救一条生命,希望大家踊跃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个大家族。
左边这位长年坚持马拉松宣传造血干细胞,是护送造血干细胞志愿队队长,右边是护送队队员,在采集完毕后由他护送到湖南长沙。
如果故事能杀人,那我的笔下寸草不生
如果文字能救人,那我的句子救赎无数
如果我可以,我愿意献出“生命种子”
只为点亮你的人生
在这条路上,融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
▼
点击关键字,查看往期内容
文案编辑 | 林陈婷、陈璐瑶、楼铱洁
排版设计 | 周王玲
图片、文案来源 | 今日玉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