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灸在家做:轻松驱虚寒、补阳气

2015-01-30 艾蓬轩

作为中医经典的养生方式,在今天,在家艾灸养生仍备受追捧。中医专家表示,虚寒、阳气不足体质的人群最适合艾灸养生。长期坚持艾灸有助于改善体质,治疗疾病。家庭艾灸首推隔物灸、悬灸的方式。

  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中医专家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症,如脸色苍白、怕冷、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者,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症,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肾阳虚、脾阳虚是最为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疲劳、记性差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吃凉的加重症状。经常艾灸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

  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弱症,例如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者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群不适宜呢?中医一直有“热证不可灸”的争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内热的人一定不适合艾灸。专家表示,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家庭以隔物灸、悬灸为主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种直接灸的方法,也称为“疤痕灸”。用艾绒制成艾柱,点燃后直接贴在患部或体表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寒、温补阳气的目的。

  古书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想要身体健康,可以长期艾灸足三里穴,保持穴位长期发泡渗液。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会留下疤痕,操作的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灸的方式。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皮、盐或者药饼上,再灸于患部或穴位之上。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各种中药配成的,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的加强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刺激,实现艾灸的效果。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艾条在穴位上方不断地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缓慢移动,可以达到刺激效果。

  艾灸方法推荐

1.穴位艾灸

  居家艾灸的可针对具体穴位的艾灸,用隔物灸或悬灸的方式,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专家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

  【神阙穴】: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

  【气海穴】、【关元穴】: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3寸。悬灸此两穴,有助于大补元气、调整体质。

  【肾俞穴】、【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肾俞穴于命门穴旁1.5寸处。艾灸此两穴有补肾气的作用。

  【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2.痛症艾灸

  “艾灸对痛症也有一定的疗效。”风湿、关节痛、头痛等的人常做艾灸有保健功效。例如,关节痛可以在疼痛部位上方做回旋灸,头痛可以悬灸太阳穴、百会穴等。

3.热敏点艾灸

  “热敏灸”也是一种流行的艾灸方式。可用艾柱悬灸,在身体表面缓慢移动,寻找“热敏点”。当灸到热敏点时,患者会感觉到热力有渗透进体内,甚至延伸进筋络的感觉,其他部位则没有如此敏感。每次艾灸热敏点,以灸到热敏点没有感觉为好。

 在家艾灸注意事项

 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二、在头、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三、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四、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五、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六、灭除艾灰。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