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男补气 、女补血”?必须收藏!!!!

2015-11-27 艾蓬轩

导语微信号 ☞apx2014关注艾蓬轩,弘扬传统文化,做有爱心的人!!!



养生,男女有别。男人易伤气,女人最耗血,因此男人要注重补气,女人要注重养血


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男女宜有别。男人易伤气,女人最耗血,因此男人要注重补气,女人要注重养血。只有抓住男女养生的根本,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男人补气篇



气乱则病 气虚则症 气绝则亡


《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是说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而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老百姓把人死叫“断气”,指的就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人体气衰则气血不畅,阴阳不调,百病入侵。男子气虚大多说的就是肾气虚,也就是常说的肾虚。

当今的男性,饮酒、抽烟、熬夜、纵欲,无所顾忌,一旦气乱,还不予理睬,拖了再拖,接下来就是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心脏病等。最后就会,人刚到中年却气虚肾虚,浑身病膏。

 

男人气虚的症状


气虚早期症:气短乏力、自汗频繁、头胀头昏、注意力难集中、少话懒言、眼干口苦、腰酸腿软、便秘或腹泻、尿黄热痛、房事兴趣不高、手脚冰凉、体胖怕冷、食欲欠佳、睡眠不安等。(出现4种以上症状即可确定为气虚早期症)

气虚症:气粗胸闷、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头痛易怒、眩晕耳鸣、上腹饱胀、下腹坠感、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举而不坚、阳痿早泄、失眠脱发、四肢麻木、关节抽搐、盗汗梦多、思维紊乱等。

北京40多岁的王先生到医院检查,脂肪肝、血脂超标、尿酸超标、前列腺炎。当时朋友建议他做艾灸,艾灸几组穴位,每天坚持,不到20天,他感觉艾灸之后的效果非常好,每天都能照样工作、生活,没什么大不了的。精神完全不同了,肚子小下去了,血脂、尿酸值都正常了、睡眠、性生活也好多了。”

 

轻松治气虚

清心


许多人气虚的原因是心虚,心虚的原因则是想得太多,整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心灵敞开了的话,那么气也就敞开了。

站桩法

每天什么都不想,静静地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每次入静之后, 都会感觉到内心一片空明澄静,身体内有一股气慢慢地由丹田而出,缓缓地流遍全身。站桩完毕后,感觉浑身通畅。

喝粥

气虚推荐的则是荷蒂粥。

荷藕全身都是宝,根茎是藕,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莲子心能清心火;荷叶能清热凉血,降血脂;而荷蒂则能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荷蒂在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胃之气的作用,更能生发元气,用它来煮粥最适合气虚的胖子。

艾灸


艾灸产生于中国古代,具有上千年的传承,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奇术,“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能够温阳补气,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每天用艾条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女人补血篇


 

补血抗衰


从生理上讲女人容易造成血虚,就像人们常常听到中医说:某女人气血两亏,也常见的是某人亏气;用中医的话说:“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瘀。”也就是亏血、血虚会使人易患很多疾病,因此,女人必须补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补血是终身的事。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健康隐患。不少女性原本肤色红润、明眸皓齿,但是还没过40岁的门槛,就变得心烦易怒、头发干枯、头晕眼花,在看看镜子中那黯淡的肤色,更是让人心痛不已,提不起一点自信来!


在中医看来,女性以养血为本,每位女性都要注意养血补血,如果你不注意养血的话,就容易出现嘴唇苍白、脸上微黄、乏力、头晕、头发枯黄等症状,这些也就是贫血的症状,如果你是严重贫血的话,会有早衰现象,比如过早的出现白发、皱纹、牙齿脱落等。

而气血充盈的女人,则看起来比较年轻,皮肤嫩滑、脸色红润,就是我们所说的白里透红肤若凝脂,补血,就是女性最有效的“抗衰魔法”。

 

艾灸补血

艾灸十大补血养生


★天枢穴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中腹部,脐旁开两寸。此穴位输出的强盛之气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作用。

常对天枢穴施灸,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两寸。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它能调血、理血、引血。

★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常对三阴交穴施灸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同时可起到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焦点。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穴可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称长寿穴。

★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位于脐中下3寸。此穴是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

★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隐白穴有统血、止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艾灸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期门穴

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艾灸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位于侧腹部,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中医食疗补血

1、莲子桂圆汤:

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将莲子泡发后去皮、心洗净,与洗净的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睡前饮汤吃莲子、红枣、桂圆肉,每周服用12次。

此方具有补心血、健脾胃功效,适用于治疗贫血乏力、神经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2、猪肝粥:

猪肝(其他动物肝脏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碎,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克及葱、姜、油、盐各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此方具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夜盲、青光眼等症。

3、杞子红枣煲鸡蛋:

枸杞子20克,红枣10枚,鸡蛋2个,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同煮10分钟。吃蛋饮汤,每天或隔天1次。

此方有补虚劳、益气血、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疗贫血症,还可用于体质虚弱、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视力减退的调理。

4、当归羊肉汤:

山羊肉400克切块,黄芪、党参、当归各25(纱布袋装),同放沙锅内,加水1000毫升,文火煨煮,至羊肉烂时放入生姜25克和食盐适量,吃肉喝汤,经常食用。有益脾肾阳、补虚贫血之功效。

 

如果觉得文章好,一定不要忘了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哦!!!



点击阅读原文 走进艾蓬轩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