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进入黑洞什么感觉?过来人说说 哈哈

2018-01-09 wjjm007

▌精品爆文推荐(点击即可查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47oentb0&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面这个视频小短片模拟的是人进入黑洞可能看到的情景。


什么是黑洞?



黑洞概念的起源要回溯到1783年,虽然那得黑洞概念与我们如今所说的黑洞其实没太大的关系。英国地质学家米歇尔(John Michell)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微粒说得到了一个推论,如果一颗直径比太阳大几百倍,密度与太阳一样的星球,物体在它表面的逃逸速度将会超过光速C。


这意味着该星球对远方观测者来说将成为一颗“暗星”(dark star),因为作为微粒的光将无法从它表面逃逸到远方就被引力拉了回来。不久之后(1796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Pierre-Simon Laplace)在其著作《世界体系》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推论。这个在今天看来只有中学水平的推论,就是黑洞概念的萌芽。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黑洞概念的起源是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之后的事情。


1916年,在“广义相对论”刚刚提出后,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史瓦西(K.Schwarzschild)就求得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第一个严格解,即史瓦西外部解或史瓦西度规。从这个解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推论,比方说如果把太阳压缩成一个半径不到3公里的球体,外部观测者就将再也无法看到阳光,这就是一种现代意义下的黑洞——史瓦西黑洞。


与米歇尔和拉普拉斯的“暗星”不同,现代意义下的黑洞具有很丰富的物理内涵,并且不依赖于象光的微粒说那样的前提。

1939年,“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及其合作者从广义相对论出发,再次预言了黑洞的存在。1963年,克尔(R.P.Kerr)得到了场方程的另一个重要的解:稳态轴对称真空解。该解比史瓦西解更为复杂、普遍,含有更多的物理信息,可以描述转动星体外部时空的情况,为黑洞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模型。

后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彭罗斯提出了“奇性定理”,论证了一旦坍缩物质的质量超过一定界限,就会不可避免的坍缩成为一个黑洞,物质最终都会落向一个密度无穷大的“奇点”。1974年,霍金根据热力学定律和量子场论提出了“霍金辐射”的概念,打破了过去人们认为的黑洞只吸收物质和辐射的观念。黑洞也在极其缓慢的释放各种辐射,虽然极其缓慢罢了。


这里有一个黑洞吞噬恒星的视频,给大家看一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25okdd07&width=500&height=375&auto=0


维基解密

wjjm007

“维基解密”(微信号wjjm007),因大量发布机密文件的做法而饱受争议。支持者认为维基解密捍卫了民主和新闻自由,而反对者则认为大量机密文件的泄露威胁了相关国家安全!……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这里有你平时看不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