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国平|对抗疾病和虚弱的一个良方

2016-05-27 周国平译尼采 周国平


我为何如此智慧(节选)


作者:尼采

周国平译


摆脱怨恨,消释怨恨——有谁知道,我在这方面归根到底也应该怎样好好感谢我的久病啊!问题并不简单,一个人必须从力量和软弱两方面亲身体验。如果总是要造出某种东西来对付疾病和虚弱,那么,由于它,固有的痊愈本能,即人体的防卫本能和武器本能,就会变得衰弱。一个人不懂得避开任何东西,不懂得对付任何东西,不懂得拒斥任何东西,——什么都伤害他。人和事样样迫近,经历的一切都刻骨铭心,记忆是一个化脓的伤口。生病本身就是一种怨恨。


病人对此只有一个良方——我名之为俄国式宿命论,那种不抵抗的宿命论,一个不堪远征之苦的俄国士兵便抱着此种态度躺倒在雪地里了,不再接受、采纳、摄入任何东西,——根本不再作出反应……这种宿命论的伟大理性并非总只是赴死的勇气,作为在生命最危险关头的保命手段,它是新陈代谢的降低和减缓,是一种想要冬眠的意愿。照此逻辑再走几步,我们便看到那种在坟墓里睡上数星期的苦行僧了……如果一个人梢作反应就立即筋疲力尽,那么,他就会完全不再作反应:这是规律。没有比怨恨情绪更加消耗人的了。恼怒,病态地容易生气,无能复仇,又爱好和渴望复仇,各种意义上的下毒药——对于衰竭者来说,这些显然是最不利的反应方式,会导致神经力的急剧损耗,有害分泌的病态增强,例如胆汁流入胃里。怨恨是病人的真正大忌,——是他的克星,可惜也是他最自然的癖好。


那位深刻的生理学家佛陀深明此义。他的“宗教”,为了不混同于基督教一类的可怜东西,不如称之为养生学,其效果即取决于对怨恨的克服:使灵魂摆脱怨恨——走向康复的第一步。“怨怨相报,了无终止;以德报怨,怨恨斯已。”这是佛陀教义的开篇——这不是道德的主张,而是生理学的主张。


由虚弱造成的怨恨,其对虚弱者本身的危害比对任何别人都大,——换一种情况,若是一个天性丰盈的人,则怨恨是一种过剩的感情,能够克制这种感情差不多就是丰盈的证明了。我的哲学与仇恨和怨毒作战,乃至直捣“自由意志”学说,与基督教作战仅是其中一个战役。凡是了解我作战时的严肃态度的人便会理解,我为何恰恰要在这里公开我的个人立场,我在实践中的可靠本能。在颓废时 ,我禁止我有这类感情,因为它们有害;一旦生命面对它们重新变得足够丰盈和骄傲,我禁止它们则是因为它们在我之下了。我说到过的那种“俄国式宿命论”在我身上是如此表现的:对于几乎不可忍受的环境、地方、居所、交往,一旦它们偶然地落在我身上,我就长年累月坚韧不拔地抓住它们,——这要比改变它们好些,比感觉到它们是可改变的好些,——比反抗它们好些……当我处在这种宿命论中时,有谁来打扰我,硬把我唤醒,我都认为恶劣透顶,——事实上,这样做每一次都有致命的危险。


把自己看作一种命运,不想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样子”——这就是在这种境况中的伟大的理性。


《尼采读本》

周国平译

作家出版社,2012-3-1

配图:德国插画大师 昆特·布赫兹

推荐阅读


周国平|婚姻美满的标志

周国平|古驿道上的失散(纪念杨绛先生)

周国平:你在发怒时,就是一个病人

怎样摆脱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

心灵的账簿没有支出,全是收入

推荐一个公众号:岩松白说( yansong-baishuo)

(关注岩松白说,倾听理性声音)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