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国平演讲现场:我们靠什么认识世界?

2016-07-03 周国平 周国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10hdlr9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想要弄清楚靠什么认识世界?首先要弄清楚认识世界是什么含义?怎么样才算认识了世界?我觉得认识世界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们要生存,为了生存我们要认识世界。在这个层面上动物也有,从生存的欲望出发认识世界,世界上对生存有害的方面我要避开,有利的要争取,要趋利避害,这样一种层面的认识人和动物是一样的。人比动物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有理性,他不但让自己学会生存,而且让自己生存的非常好。他还要讲究物质上的享受,争取一些可能本来和生存没有太多关系的东西。比如说财富、权利、地位、名声等等。


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争取这些东西来认识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功利的世界,这是认识世界了吗?在我看来,还是没有摆脱欲望层面,本质上和动物没有根本的区别。作为人来说,人是有精神属性的,认识世界要有一个更高的层面,人不但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有意义。从追求意义出发认识世界,这是人特有的属性。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我们要把人生的道理想明白,人应该怎样度过才是有意义的?这个层面上认识世界实际上就是觉醒,就是要想明白人生的道理,上苍给人的特殊的东西就是精神能力,要让它生长得好。


所以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精神导师,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人类历史上有四大精神导师,开创了人类最主要的精神传统。哪四位呢?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这是很多哲学家的共同看法。这四位导师打开了人类最重要的精神窗口。德国有一位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他把这四位导师中的三位诞生的时代(公元前5到6世纪)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


孔子有一句名言,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知道做人的道理,晚上就可以安心的死了。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即你没有想清楚人生的道理就糊里糊涂过是不对的,这是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被判处死刑的时说的。苏格拉底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生前的职业是雕刻匠。给神庙雕刻神像,这在当时是比较低贱的工作。他一生主要的精力用在和年轻人谈论人生上,被年轻人的家长认为是带坏了他们的子女。因此把他告上法庭,他的一个罪名就是带坏了青年,以及不信神。


判处了死刑以后苏格拉底本可认一个错就无罪释放,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说了一句话,“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去死,你们活,谁的去路好,只有天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豁达的胸怀。


其实释迦牟尼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没有听闻正确的教法活100年不如听闻正确的教法活一年。活的长短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要听闻正确的教法,你知道人生的真理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耶稣也有类似的话。耶稣说光明来到人间,但是有的人宁愿停留在黑暗中,拒绝光明,这本身就已经是惩罚。就是说你一辈子活在黑暗中,你糊里糊涂的活,就不需要另外的惩罚了,这本身就是对你最严重的惩罚,因为你活的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这些大师们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看法是一致的。



认识世界是两个层面,如果我们超越了欲望的层面,从一个寻求人生的意义出发去认识世界有上有三种方式。


人有三种基本的精神能力就是所谓知、情、意。知就是知,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情就是情感,人可以通过情感来沟通;意就是意志。我们从超越欲望的层面来看人类这三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即哲学,艺术和宗教。


哲学是用理性认识世界,人是有思考能力的。理性这个东西如果用来为欲望服务的话,会让人的欲望越来越膨胀,那么这样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超越欲望的层面就是追求真理,哲学是用理性认识世界的,那么真相是什么,人生的真理是什么,通过这个来定位人生的意义。


情是什么?是情感。艺术是从情感出发来认识世界,情感如果受欲望的支配,一个人也是很痛苦的。超越欲望的情感是追求美,所谓的美就是人和世界或者人和人之间纯粹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所以康德就把美感称为无利害关系的快感。


第三种方式就是宗。我觉得宗教是靠意志认识世界的,意志受欲望的支配,超越了欲望的追求就是善,对这种崇高境界的一种信仰和向往,这就是宗教追求的东西。


当然宗教之间也很不同。基督教和佛教的差异是很大的,基督教强调的一点就是人有自由意志,这个是上帝给你的。上帝给你自由意志让你追求善,那么在基督教看来你信奉上帝,和神合一就是至善。佛教相信人的生命里本来就有一种觉悟的天性,是向内去开发,把它开发出来,追求自身的觉醒和解脱。


我想重点从哲学角度说一下,我是学了一辈子的哲学,对我来说专业的哲学是我的职业,但是我进哲学这个门是偶然的。不管我从事什么职业,有一种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这个哲学就是爱智慧。什么叫做爱智慧?就是你不要糊里糊涂的活,要把人生的道理想明白,把世界到底是什么,人生到底要怎么过,要想明白。这样活着才踏实,你有了这样的感觉和追求才是爱智慧。


所以我们要给哲学下一个定义的话,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生道理的思考。哲学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对宇宙或人生道理进行思考,它是要站在全局层面来思考的。我们每个人平时都是生活在一个局部里面,做着具体的事情,和具体的人打交道,过着很具体的日子。哲学就是要让你从局部里面跳出来看看宇宙和世界的全貌是什么样的,看看人生的全貌是什么样的。站在一个很高的立足点,为你具体的人生思考。


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哲学思考的习惯以后,就会感觉有两个我。哲学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他给了我一种分身术,让我可以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我在这个世界上折腾,奋斗,有时快乐,有时痛苦;还有一个理性的我,是一个灵魂的我。这个我是站在全局来看的,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世界总体是怎么回事。你再看局部的我,如果身体的我遇到挫折了,这个更高的我会去开导他。


我喜欢写日记,每天写日记的时候我觉得是更高的我把身体的我招到旁边来倾诉,然后给他分析。宗教也是一样,让你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和宗教就是让你有更高的自我觉醒。觉醒不觉醒关系很大,如果没有更高的自我只有身体的自我是苦海无边,什么事情都会纠结。你和你身外的遭遇没有距离是很痛苦的,小事情会无限的扩大,最后就“死”在这种小事情上。死不是指自杀,而是生不如死。即痛苦不堪,老是为小事情纠结,这样过一辈子没有意思。


哲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想根本问题,它是对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不是想小问题的。我们以前老是说哲学是方法论,一件事情发生了,或者是一个工作怎么做需要哲学来解决一下,如果老是在小问题上纠结,这说明你和哲学没有关系。哲学是用来想根本问题的,是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怎么活才更有有意义的。如果你没有想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没有进入哲学。


哲学的第三大特点就是思考,用理性思考。它是要独立思考,其实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没有最终答案的,更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一种哲学把所有的问题列出来再给你标准答案,一定是伪哲学。我觉得我们的哲学教学就有这个问题,就是给你一套答案,不让你想问题。我是学哲学出身的,当年在大学里面学哲学,基本的教材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学完了以后得到什么东西,它告诉你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同时事物是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禁止变化就是形而上学,变化就是辩证法,拿这两条线给历史上的哲学家排队,唯物主义者都是好人,唯心主义者都是坏蛋。机械唯物主义就是有缺点的好人,辩证唯心主义者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坏蛋,到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完人。你学了这一套东西以后爱智慧了吗,你对人生的思考启动了吗?我讲的哲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用理性去思考。



我们想问一个问题,哲学靠理性认识世界,能认识清楚吗?能把握世界的真相吗?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是有争论的。据我看来大多数的哲学家认为理性没有这个能力,尽管西方的哲学一直在试图用理性把握世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有人怀疑,然后到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理性不能把握世界的真相。理性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指抽象思维的能力,从个别的事物抽象出一些概念,从一些比较低的概念抽象出更加高级、更加抽象的概念。比如说狗和猫,狗是单独的狗,狗的概念已经是抽象的,你拿不出抽象的只能拿出具体的狗,然后用狗和猫抽象出一个动物的概念,动物和植物以及其他的物质又抽象另一个物质的概念。物质和精神就抽象一个存在的概念,最后把存在看成是一个最高的概念。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你可以说它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或者是阿姆尼的存在主义,或者是黑格尔精神。唯物主义说是物质,抽象到最后就只有一个概念。


到康德就更加彻底了,康德所谓的理性能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是人的意识的先天结构,人是不能没有这个结构。没有这个结构无法认识现象,人用这个结构去整理感性材料并形成经验,但它仍然属于现象的世界,这和现象的本质没有关系。康德说世界背后的真相是人凭自己的理性能力无法知道的,只能凭信仰。这是他对理性感到失望了,所以你们看西方哲学用理性把握世界的本质,这样一种思路到19世纪以后陷入了危机。


但我觉得这个理性是有两层含义的,康德把理性分成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词就是知性,就是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一个是指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真相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康德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是这样看待,人有一种能力可以凭自己整体性的知觉把握世界的真相。这个概念上的理性实际上是理性的直觉。为什么人凭这种能力可以把握世界真相?基本认证是说人心,人的意识和宇宙之间有相同的结构。也就是我们中国哲学说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西方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式从理念世界来的,灵魂进入了肉体以后忘记了理念世界的情况。但还有一些模糊的回忆,凭借回忆人在现象世界可以看出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说人的理性和宇宙是具有前定的和谐,就像两只钟一样,人心是一只钟,宇宙是一只钟,他们同步在走,所以凭人心中的理性就可以知道宇宙是怎么回事,我们中国这样的思想就更多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归根到底是按照道来生活的。庄子也说万物以我唯一,即万物和我是可以沟通的。陆象山说: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这种意义上的理性从你的内心来说是和世界有沟通的,所以凭内心可以认识世界。这个意义上的理性和世界是保持一致的,人无非是两点:一个是自然之子,一个是万物之灵,从任何的角度来说人是自然的,存在物里面只有人是有精神属性,那么人就有可能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然。


这是一种知觉,我非常强调知觉,认为它比概念思维重要的多,知觉是一种大智慧,一个知觉不好的人基本上是不会有大的成就。哲学家都是理性知觉极好的人,大艺术家是情感知觉极好的人,大宗教家是神秘知觉极好的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直觉,比如你去见一个人,认识一个人,你喜欢不喜欢他,你一开始马上有一个直觉,你要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不是适合你,你马上有一个直觉,所以我是建议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抓住自己最初的直觉。这个直觉是你的本性和你的全部的生活经验在瞬间发出的声音,你要倾听它。观念的东西往往是接受社会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的结果,当然它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应该是第一位,所以我是主张无论是对人也好,对事也好要让直觉先行,要相信你的直觉。


但是有的人说直觉可能也会出错,这是对的。直觉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往往是因为直觉受到了污染,是受了利益、欲望的污染,欲望和利益的心太重,直觉的心就好不了。所以要让你的直觉好,就要让直觉保持它的清净,干净,即佛教说的菩提心。



配图:Jacob Lawrence

推荐阅读


♫ 听周国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周国平|从“多余的人”到“局外人”

周国平|人在一生中如何寻找到对的人?

周国平|孤独的价值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