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就是一个从后排挪到前排的过程,你现在哪一排?

2017-09-09 叔本华 周国平



        大自然是多么富有美感, 每一小块荒芜、野生、完全未经开垦的土地,亦即听其自然的地方——哪怕这只是很小的一块——只要不曾受到人手的亵弄,就会马上被大自然以雅致、讲究的方式装扮起来,饰以花草植物。

 

  这些花草植物从容不迫、自然而然的风韵及其优雅的布置和编排,显示出这些东西并不是在人们膨胀自我的严厉监管下长成的,而是听从了大自然的自由调遣。

 

  每一小片受到人们冷落的地方很快就会变得漂亮起来。

 


    从痛苦到疯癫:从直面现实到逃避现实

 

  每一种痛苦,作为真实的经过,总是局限于眼前,所以暂时的痛苦总还是太沉重。只有长期持久的痛楚才会成为过分巨大的痛苦。

 

  但是,这样的痛苦又时时刻刻地折磨着人的精神,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在记忆中不断重现。

 

  如果有这样一种苦恼、有这样一种痛苦的认识或回忆,竟是如此折磨人,让人不堪忍受,那么打算强忍精神痛苦,与炼狱何异?

 

  痛苦如此之深的精神,好像是扯断了记忆的线索似的,它拿幻想填充漏洞。

 

  这样,它就从它自己不能战胜的精神痛苦逃向疯癫了。



   幸福感并不总随着拥有度的增加而增长

 

  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从外界得来的;从心灵得来的;从肉体得来的。

 

  一、什么是人:人的健康与精力、美与才性、道德品性、智慧和教育,等等。

 

  二、人有些什么:财富和他可能占有的事物。

 

  三、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也就是他人把你看成什么样子,他人对你的观感如何。

 

  最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是后两种获得幸福的途径,而第一种总是被人忽视。有多少无知的家伙,拼命敛财,希望借此充实自身,在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存在的只是“占有”和“被占有”,绝没有幸福不幸福。



  再精彩的人生,总有落幕的一天

 

  各人依身份和财富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这绝不表示,大家生活的内在快乐与欢愉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集忧患困厄于一身,表情百变却内心愁苦的可怜演员。

   

    离得越近,越看不清楚

 

  人间只是偶然和迷惑的世界;愚蠢和残酷恣意地挥动鞭子,支配着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情。

 

  要使“更好的东西”见诸实行,仍有待更大的努力。

 

  所谓幸福,不在未来,便已过去。

 

  而“现在”,就像是和风吹拂、阳光普照的平原上的一片小黑云,它的前后左右都光辉灿烂,唯独这片云中是一团阴影。


 

   人生就是从戏院的后排挪到前排的过程

 

在天真幼稚的儿童的眼中,生活仿佛是远处舞台上的优美的布景,而在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看来,生活却像靠近舞台所看到的布景。

 


    人生需要全身心投入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只有两种人:演员和观众;只有两件事:演戏和看戏。

 

  演戏的人,不全身心投入,就是失败的演员;看戏的人,不全身心投入,就是不合格的观众。

end

>>本文节选自《叔本华美学随笔》

朗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ID:tyreader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叔本华自己曾受到了柏拉图和伊曼纽尔·康德思想的影响,以及东方哲学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完成,1819年出版),在这本书中,叔本华主张唯一的实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无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生命是意志的通达。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不满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满的是痛苦。快乐只是痛苦的短暂消失。对于叔本华来说,逃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欲望,达到一种对生命完全漠然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佛教的涅磐。痛苦的短暂消失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同情和对艺术作品的沉思来获得。


叔本华出生在丹泽(格坦斯克)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相继在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耶拿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813年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20年叔本华到柏林大学任教,但他的课却吸引不到学生。痛苦失望之下,叔本华离开了大学,最终在法兰克福孤居。在之后的岁月里,叔本华致力于发展他的哲学并撰写诸如女人、噪音、学院哲学家等主题的尖锐的批评性散文。




点击下面标题,阅读往期经典

真实的感情找不到语言
戏说欲望
女性拯救人类
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你最合宜的位置在哪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