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主义?

2017-12-05 周国平译尼采 周国平


什么是浪漫主义?



周国平译尼采




人们也许记得,至少我的朋友中会有人记得,我从前迷误甚深,估价太高,总是作为期望者向这现代世界冲击。我之理解——谁知道由于什么个人经验?——十九世纪悲观主义哲学,就好象它是思想的较高力量的表征,无所畏惧的勇敢的表征,人生凯旋丰满的表征,其实这些特征属于十八世纪,属于休谟、康德、孔狄亚克和感觉论者的时代;以至于在我看来,悲剧认识似乎是现代文化的真正奢侈,是它的一种最昂贵、最显赫、最危险的挥霍,然而无论如何,由于现代文化的过于丰富,又是它的一种可允许的挥霍。同样地,我认为德国音乐正是德国灵魂的一种酒神式强力的表达:我相信在其中听到了地震,一种自古积压的原始力量随着这隆隆震声终于得到释放——而并不顾恤从来称作文化的一切因此摇摇欲坠。可以看到,我当时无论是对于哲学悲观主义,还是对于德国音乐,均未认清构成其真正性质的东西——它们是浪漫主义。


什么是浪漫主义?每种艺术,每种哲学,都可以看作服务于生长着、战斗着的生命的药剂和辅助手段,它们始终是以痛苦和痛苦者为前提的。然而,有两种痛苦者:一种是苦于生命的过剩的痛苦者,他们需要一种酒神艺术,同样也需要一种悲剧的人生观和人生理解;另一种是苦于生命的贫乏的痛苦者,他们借艺术和认识寻求安宁,平静,静谧的海洋,自我解脱,或者迷醉,痉挛,麻痹,疯狂。与后者的双重需要相适合的,是艺术和认识中的全部浪漫主义,曾经和继续与之相适合的是叔本华和瓦格纳,我这是举出最著名最露骨的浪漫主义者的名字,当时我误解了他们——顺便说说,众所周知,这于他们无损。


生命最丰裕者,酒神式的神和人,不但能直视可怕可疑的事物,而且欢欣于可怕的行为本身以及一切破坏、瓦解、否定之奢侈;在他身上,丑恶荒唐的事情好象也是许可的,由于生殖力、致孕力的过剩,简直能够把一切沙漠造就成果实累累的良田。相反,最苦难者,生命最贫乏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大多需要温柔、平和、善良,可能的话还需要一个上帝,它真正完全是病人的上帝,一个“救世主”;同样也需要逻辑,需要对人生的抽象理解——因为逻辑使人平静,提供信任感。


简言之,需要某种温暖的抵御恐怖的密室,关闭在乐观的眼界之内。这样,我渐渐学会了理解伊壁鸠鲁,酒神式悲观主义者的这个对立面,同样也理解了“基督徒”,事实上仅是伊壁鸠鲁主义者的一个类型,两者实质上都是浪漫主义者。我的眼光愈来愈敏锐地洞察反推论的那种最艰难棘手的形式,大多数错误都是在其中造成的,——这就是由作品反推到作者,由行为反推到行为者,由理想反推到需要此理想的人,由每种思想方式和评价方式反推到在背后起支配作用的需要。





在考察一切审美价值时,我现在使用这个主要尺度:我在每一个场合均问“这里从事创造的是饥饿还是过剩”。另一种尺度从一开始就好象要自荐——它醒目得多——这就是着眼于创作的动机究竟是对凝固化、永久化的渴望,对生存的渴望,抑或是对破坏、变化、更新、未来、生成的渴望。


然而,只要加以深究,这两类渴望仍然显得含混不清,并且正是按照前面那种在我看来更佳的方案才能解释清楚。对破坏、变化、生成的渴望,可以是过于充沛的、孕育着未来的力量的表现(人所共知,我对此使用的术语是“酒神精神”这个词),但也可以是失败者、欠缺者、落伍者的憎恨,这种人破坏着,也必须破坏,因为常住者乃至一切常住、一切存在激怒着他,刺激着他——要理解这种情绪,人们不妨就近观察一下我们的无政府主义者。求永久的意志同样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方面,它可以出于感谢和爱:——这种渊源的艺术永远是神化的艺术,也许热情奔放如鲁本斯,快乐嘲讽如哈菲兹,明朗慈爱如歌德,使万物披上荷马式的光辉和荣耀。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是苦难深重者、挣扎者、受刑者的那种施虐意志,这种人想把他最个人、最特殊、最狭隘的东西,把他对于痛苦的实际上的过敏,变成一种有约束力的法则和强制,他把他的形象,他的受刑的形象,刻印、挤压、烙烫在万物上面,仿佛以此向万物报复。


后者在其最充分的表现形式中便是浪漫悲观主义,不论它是叔本华的意志哲学,还是瓦格纳的音乐:——浪漫悲观主义,这是我们文化命运中的最后的重大事件。(还可能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悲观主义,一种古典悲观主义——我有这种预感和幻觉,简直摆脱不掉,好象成了我的所有物和专有物:不过“古典”这个词使我感到逆耳,它被用得太旧了,太圆滑了,变得面目全非了。我把那种未来的悲观主义——因为它正在到来!我看到它在到来!——命名为酒神悲观主义。)



《尼采读本》

尼采著作

周国平翻译,作家出版社出版


朗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ID:tyreader


尼采传略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che,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写过神学著作。他的外祖父是个牧师。他的父亲当过家庭教师,后来也在家乡担任牧师。尼采就在这样一个有浓烈宗教气氛的家庭里呱呱堕地。

 

勒肯是个僻静的小村庄,景色秀丽,绿树环绕,池水清澈。一条长长的石阶通往尼采家的住宅,四周有果园、草坪、花园和凉亭。宁静的乡村风光熏陶着尼采的心灵,他喜欢在凉亭里消磨时光,也喜欢在绿草丛生的池塘边看阳光在池面闪烁,小鱼在池中嬉戏。

 

1849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刚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的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最真实的快乐。一场雷雨时常会给我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满天轰鸣的雷声和闪亮的电光更增添了我对上帝的敬畏。”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投奔祖母和两位姑母。在瑙姆堡,尼采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读完了小学和文科中学(相当于初级中学)。在学校里,他显得孤僻而不合群,很少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但是,他也异常珍惜友谊,择友的趣味很高。在文科中学,他有两个知心朋友: 威廉·平德尔和古斯塔夫·克鲁格。前者是他的诗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互相交换诗作。后者是他的乐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音乐,演奏乐曲,或者共同倾听克鲁格的父亲——一位精通音乐、与门德尔松交往甚笃的乐师——弹琴,沉浸在德国古典音乐的旋律里。

 

诗歌和音乐是尼采的终身爱好。10岁时,他便爆发了艺术创作的热狂,一年里写了50首诗,作了一曲圣歌。他自己回忆,到14岁时,他已经有过三次写诗高潮。后来,他仍不断写诗,他的格言诗和抒情诗独具一格,在德国现代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节选自《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简历


1844.10.15生于德国勒肯一个牧师家庭。

1849父死。

1850全家迁居瑙姆堡。

1858—1864就学于帕弗达预科学校。

1864—1865在波恩大学修神学、古典语言学。

1865—1867在莱比锡大学修古典语言学。

1867—1868在瑙姆堡服兵役。

1868—1869复学莱比锡大学。

1869—1879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

1879.5因病辞去教职。

1879—1889辗转居住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都灵、热内亚、墨西拿,法国的尼斯,瑞士的巴塞尔、卢塞恩等地。

1889.1在都灵发作精神病,其后终身不愈。

1890—1897在瑙姆堡,由母亲护理。

1897—1900因母死,迁至魏玛,由妹妹福尔斯特尼采护理。

1900.8.25死于魏玛。






荐读


他之所以斤斤计较,是因为……

十九年的阿姨

人生难得是无聊

真正牵动人心的经历往往平静得不可思议

三毛:每个母亲曾经也是15岁的少女

没有谁的幸福值得羡慕

你要配得上你经受的苦难

爱情的三种境界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