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个生活小细节,揭露你自己都未必知道的性格

张真Derek 周国平 2018-11-10



    壹心理创作者 | 张真Derek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精选(ID:yixinlijx)


有句话叫做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句话朗朗上口人尽皆知的背后,定有数不清的原因,然而其中一个必定是:


我们在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比如行为、语言、外观等,都会透露出我们的性格、思维方式、甚至是人生态度和格局。更重要的是:我们身边接触到的人,往往就会透过这些细节,来揣测我们的为人。


举几个栗子,你知道吗:


鞋子 >> 穿颜色淡雅、样式简单的鞋子的人,和穿高帮鞋的人,会给别人留下怎样不同的性格印象?


面相 >> 脸部左右对称的人,不仅在情场上异性吸引力爆表,银行账户的存款余额也很可观?那眼睛一大一小、耳朵一长一短的人有什么优势吗?


自拍 >> 玩自拍时你喜欢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拍?喜欢自己一个人拍还是拉着亲朋好友一起?你会在照片背景里暴露自己的私密空间吗?这些都反映出了你怎样的性格?


甚至还有:你在厕所摆放卷纸的方向、吃东西的速度快慢、走路的姿态…… 这些都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从恋爱中的不安全感,到人生态度和性格特征等等…… 你自己想不到的,别人都有可能想到!


人们在做这些主观判断时,往往都是依靠自己的直觉。无论这直觉是对是错,这些刻板印象似乎就是那么强大,根深蒂固。


不过今天,我们不玩直觉,只看正经的心理学研究。让全球各地的心理大咖来告诉你:


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细节,到底透露着怎样的讯息?



1



比穿衣更重要的,可能是你的鞋子



如果你与一个人素昧平生,而我现在只给你看一张照片,照片里只有 ta 最常穿的一双鞋。凭这张鞋子的照片,你觉得你能准确判断出鞋子主人的性格吗?


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Omri Gillath 用实验告诉你:有些时候,还真能![1]


研究人员先找来一组人,让他们提供一张自己最常穿的鞋子照片,然后完成一组性格测试。接着,研究人员又找来一组全新的实验参与者,只给他们看收集来的鞋子照片,要求他们只凭这张照片来给鞋子主人的各项性格特征打分。


揭晓实验结果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互动~ 我把研究中出现的 3 种鞋子特征和它们对应的 3 种性格特征列举出来,你来看看:


如果是你,会怎么匹配?👇


鞋子特征 A:新鞋子,或是一看就知道鞋子主人经常清洗和擦拭、所以看起来一直保持很新的鞋子


鞋子特征 B:一看就觉得不怎么合脚、穿着走起路来不太不舒服的鞋子


鞋子特征 C:高帮鞋


性格印象 ①:攻击性强、不友好的人(aggressive and less aggreable)


性格印象 ②:平静、镇静(calm and collected)


性格印象 ③:焦虑、黏人(anxious and clingy)


………………

………………

想好了吗?答案揭晓!


鞋子特征 A、B、C,分别对应看照片的人对鞋子主人产生的性格印象 ③、②、①。


等一下…… “印象” 只是印象,不一定能代表鞋子主人真实的性格。研究人员接着把这 3 种印象和真实的性格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 A③ 只是一种看鞋子照片的人的刻板印象,是不靠谱的。


这说明,我们很容易看到穿新鞋子、或是经常擦拭保持鞋子干净的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这个人肯定比较焦虑、或是黏人” 的错误印象。


而另外两组 B② 和 C①,研究结果表明,看鞋子照片人给出的性格印象,和鞋子主人真实的性格测试结果,匹配成功。


研究人员同时还指出,除了上面这三对匹配以外,他们还发现一种鞋子特征,能准确判断鞋子主人的“焦虑关系倾向”:那就是,颜色平淡、样式简单的鞋子(dull shoes)。


所谓的焦虑关系倾向,来自于这些人从小和母亲的焦虑依恋(anxious attachment)。可能这些人从小没能从母亲那里得到安全和温暖的感觉,因此长大后在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中,也会因为从小养成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焦虑。


研究人员表示,以上 4 组联系,在统计分析上来看都是非常显著的(用心理和统计专业的话来说就是:correlation p < 0.05),然而这背后的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考证。


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感觉呢?



2



脸部的左右对称

和财富、领导才能有关?


Photos Sources: psu.edu, lamfacialplastics.com


上面两张图,左右两边都是同一个人,但脸型经过技术处理。你觉得,哪张脸更代表了 “富人气质”,哪张脸彰显着 “领导魅力”


选定你的答案,往下看。


来自英国爱丁堡的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倾向于通过人脸的左右对称性、判断一个人的家境和财力。一张左右对称的脸,会让人觉得此人家境不错、是个有钱人,反之则家境即便不贫寒,也肯定富裕不到哪去…… 这赤裸裸的歧视,真的会存在吗?


2004 年,他们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邀请了 292 位出生于 1921 年的老人。研究人员采集了这些 83 岁老人面部特征,评估他们的左右对称性:鼻子的左右半边,左眼和右眼,左耳和右耳……


研究人员还收集了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信息,包括家境、富裕程度、家族所处的社会地位等。


数据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面部左右对称度比较高的人,从小就是个富二代,长大后活得也很滋润;而那些面部特征左右不那么对称的人,就逊色了很多。[2]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无论是有钱人为了追求美而进行了整容手术(往期的周刊中我们有提过,面部对称在全球范围内都公认的 “美的标准”),还是说富人的面部特征通过基因一代传一代,但问题是:


左右不那么对称又怎么了?这又不是我的错!没那么多钱、家境不好又咋了?这世界就没我们的一席之地了吗?


当然不是。


同样还是英国的研究人员,来自 Aston 大学的心理教授 Carl Senior,连同心理系和商学院的研究者,进行了两项实验。[3]


第一项实验简单粗暴。研究人员找来一组学生志愿者,采集了他们的身体数据,比如左耳右耳大小,左手右手手指长度等,计算他们的身体左右对称指数。然后让他们完成一张领导能力测试问卷。最后就直接把对称指数和领导能力测评进行比对,发现 ——


左右对称指数 和 领导能力,成反比!


REALLY???赶紧再进行第二项实验,验证一下。


第二项实验就高大上了。研究者们在商学院开展了一项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卖车。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分组后,被要求在组内经各自研究决定、推选一位营销经理,来领导小组的营销策略。


活动结束后,研究人员测量了每组经理的左右耳长度、左右手指长度…… 和前一项实验一样,计算了各组领导的身体对称指数。接着,他们采访了所有组员:“你们跟着这个组长做事,感觉如何啊?工作环境舒适吗?喜欢这个领导吗?” 研究人员也分析了学生们具体卖出的轿车数量和价格,结果发现……


那些凡是组长身体左右不对称的,组员对其都很满意、而且对工作环境和活动过程也很是享受还有呢!!这些 “左右不对称经理” 带领组员卖出的轿车总价,比 “左右对称经理组” 要高出足足 20%


这是不是意味着…… 接下来企业招兵买马的时候,凡是管理层的位置,都要通过面试来看看应聘者的脸:左右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度过高的话…… 就不予录用?


我想,肯定还没到那个地步,因为这些研究只能证明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关联,而并不能证明 “面部特征” 和 “领导能力” 的因果关系。


所以,如果说长相是天生的,整容也未必是值得提倡的,那就算我们的脸左右有些许不对称,又如何?发挥自己领导潜质、在得到大家尊敬的同时,领导层的人收入和发展前景,会差吗?


(有人认识我们壹心理老大不?老黄的脸…… 到底对称不?我手边看到的老黄照片,都是侧脸角度拍的,判断不出来啊…… 下次我要找个机会正脸观察他下,求各位帮我保密哈~ 



3



爱吃甜食

不是因为嘴馋,而是你天性善良


来来来,先考个小学英语。Sweet 是啥意思?形容词,甜的;也可以是名词,糖果、甜食。



那你知道 sweetie 是啥意思不?那是我们对小可爱的昵称:“甜心”,和 honey 一样,都是甜到心底的存在啊~


什么样的人我们会称之为 “甜心”?除了可爱,这些人一般也很容易接近、友好和善。


问题是:“甜” 这种味觉 和 “甜心” 这种人格特质的联系,只是单纯的巧合吗?


来自美国的四位心理学家 Meier、Moeller、Riemer-Peltz、Robinson 一口气做了 5 项实验,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4]


  •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陌生人时,如果这个人表示 ta 喜欢吃甜食(比如糖果),我们会在心里默认这个人肯定很友好、容易亲近(agreeable)


  • 和偏爱其他口味食物的人比起来(比如咸味爱好者),喜欢甜食的人更可能具有亲社会人格(prosocial personality)、更可能进行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urs),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更可能做对社会有益处的事情。博爱啊博爱,我的甜食主义者们~

  • 只要短时间内吃一定量的甜食,人们的友善性格得分、以及助人行为指数,就会显著提升


从进化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都偏爱甜食,因为甜食给了我们生存所必要的养分。而我们也确实会把小婴儿称为 “sweetie”,对吧?


小婴儿的确很容易亲近啦,就算他们哭闹我们也还是想要抱抱的~ 但长大之后,甜食为何还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期待这四位心理学家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至于笔者本尊嘛,反正下次我想吃冰激淋和巧克力的时候,你们不许嫌我胖,请叫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太阳,嘿嘿~ 



4



生活中还有更多小细节

它们揭露的一切,你自己都未必知道


细节无处不在,而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也许我们自己都没能意识到的讯息。


① 自拍照的拍摄角度和表情 —— 你的性格


心理学家分析了 123 张新浪微博上的自拍照,也让这 123 位博主完成了一份性格测试。比对之后发现:[5]


  • 从下往上玩自拍的人,性格友好、容易亲近(agreeable)


  • 自拍照的背景是自己私人空间的人,做事认真、勤奋(conscientious)


  • 脸上多有积极表情的人,热爱尝试新鲜事物(open to new experience)


  • 在自拍的时候摆张 “鸭子脸” 的人,可能情绪不稳定、甚至可能有神经质(neurotic)


“鸭子脸” 自拍(a duck face selfie)

Photo credits: Flickr / martakat83


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通过别人的自拍照来猜测对方性格如何,但以上 4 个自拍照和性格之间真正存在的联系,知道的人很少。相反,我们还经常作出一些错误的假设,比如:


如果一个人在自拍的时候紧抿嘴唇,那这个人肯定比较外向;如果某人的自拍照里都只有 ta 一个人,那这个人肯定心理状态有点问题甚至神经质……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这项研究由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心理学家共同完成,采集的数据和样本也都是中国人,媒体媒介也是我们都接触过的微博,所以研究结果对我们中国人特别适用!


② 厕纸的摆放 —— 爱情的 “主导者” VS “服从者”



Photos Credits: Elya, from Wikipedia


美国情感关系专家 Gilda Carle 曾调查采访 2000 位男男女女:


“你在家厕所里放卷纸的时候,是习惯把拉动卷纸的一端远离墙壁(图1)呢,还是靠近墙壁(图2)呢?”


Gidla 发现,选择 图1 的人,无论男女,在进入一段关系后,都会倾向于扮演 “主导者(dominant)”的角色;而习惯按 图2 方式摆放卷纸的人,则更容易在关系中扮演 “服从者(submissive)”。[6]


(啥?你问我?不好意思,我家不用卷纸,用的是一张张平放在厕纸盒里的单张纸!少算计我,嗯哼~!


③ 吃东西的速度 —— 你的生活态度


吃东西速度的人,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掌控在自己手中,也更懂得欣赏生活、对点滴都充满感激。


吃东西速度的人,野心勃勃、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喜欢新鲜的事物和体验,但有时也缺乏耐心。


还有一些吃饭的时候喜欢把不同食物在盘子上区分开的人(比如盖浇饭里如果有胡萝卜和牛肉,他们会把胡萝卜和牛肉都区分到盘子的两端),会非常注重细节,也很守规则。[7]


④ 频频迟到 —— 你的 “四类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 Linda Sapadin 表示,一个经常迟到的人,很可能是以下 4 种人格中的一种,或是多种的集合:[8]



  • 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出门前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准备好,事无巨细


  • 危机制造者(crisis maker):总是喜欢在 “死线 deadline” 最后一刻前才开始行动、每次都像赛跑一样


  • 挑战反抗者(defier):讨厌规则、权威,当然也讨厌约定好一定要遵守的时间


  • 梦想主义者(dreamer):过于乐观,总觉得自己 “100% 能准时到达的”


具体在你迟到之后、屡次等你的人会怎样看你…… 那要结合你的其他言行举止来决定了。


⑤ 走路的姿态 —— 内心的伤痕和脆弱


总有人以为,步伐轻盈或是松散的人,比较外向、喜欢冒险;走路拘谨、小步的人,比较内向或是情绪敏感…… 但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不靠谱的刻板印象。


心理学上目前有实验支持的、唯一一项和走路姿态有关的研究表明:精神或心理上受过创伤的人,或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拥有能通过别人走路姿态、判断此人是否也遭受过创伤、或是内心脆弱的能力。


也许,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应吧。所以我们普通人,就别看着别人走路的姿态随便指指点点了。


OK,知道了这么多小细节,SO WHAT?


我想,主要是两点吧。


第一,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对有些细节的直觉判断,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少我们基于细节作出的主观判断,是错误的。


然而,“细节的重要性” 深入人心,我们往往在观察到一些细节之后,会一边赞叹自己强大的注意力,一边错误地对自己作出的判断深信不疑。


上上期的0时差(第39期),我们就看过一组心理研究:人们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少许几眼、不到数秒就能形成,而且经久不散。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认真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那就要从多个细节综合考量,也要给对方、给自己、给你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下,多多了解 ta。



第二,正因为细节的力量如此之大,了解它们,也就可以帮助自己规避那些 “第一印象的坑”。


很多时候,当我们去面试、去相亲、去见一个从未谋面的人,我们的时间真的就是那么有限,而对方也没有责任没有义务要多给你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去展现你自己。


同时,直觉真的很难抗拒,即便对方真的误会了你,人家也未必是蓄意为之。所以,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上诸多细节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避免踩中一些人际交往的 “坑”,为双方深入了解创造更多可能、减少误会:


第一次去认识新朋友前,把自己的高帮鞋扔在一边、在微博和朋友圈晒一些从下往上照的自拍,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亲的时候,吃饭的速度慢一点、细细品味食物、也细细听餐桌对面的人讲 ta 的故事,对方将来还想多分享一些故事给你的机率也许才会增加。除非…… 你对餐桌对过的这个人丝毫提不起兴趣,那另当别论;


下次那个肉嘟嘟的朋友再给你带来巧克力和各种糖果的时候,你别急着说 ta 肥肥。生活那么苦,也许真的只有这样的甜心好友,才能给你一点 sweet……


活得聪明一点,也活得有爱一点,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的。



本文作者:壹心理创作者 | 张真Derek,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精选(ID:yixinlijx)


荐读

读书没用?这可能是你的误解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对自己幸福的扼杀

比房价更先崩溃的,是年轻人的生活

刘亮程|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

不要看男人如何谈世界,要看他如何谈女人

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

性侵就是性侵,别拿高潮说事?

最失败的父母,都在责怪孩子“不努力”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