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智慧引领你的幸福?
按语:
这几日,大家都为一个年轻的女性的死亡而痛心。被誉为”上海第一美女”的沈丽君,在一个悲剧的婚姻里受尽折磨和委屈,在35岁这样的花样年华,身患癌症和内心绝望的她,遗下一双儿女选择了自杀。她在遗书中写到:“结婚8年,嫁给了垃圾,我的青春喂了狗,自己选的路,如今让我走投无路。”近些年来,许多类似的年轻女性的离世,令亲者痛,闻者悲。
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怎样过好这个不可复来的人生?
怎样安全驶过人生的种种风浪和暗礁?
周国平老师曾说:智慧引领幸福。
周国平——智慧引领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话也可解为:千百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婚姻的不幸,但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造成幸福的婚姻。结婚不啻是把爱情放到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经受考验,莫洛亚说得好,准备这样做的人不可抱着买奖券侥幸中头彩的念头,而必须像艺术家创作一部作品那样,具有一定要把这部艰难的作品写成功的决心。
正是通过亲情、性爱、友爱等等这些最具体的爱,我们才不断地建立和丰富了与世界的联系。
深深地爱一个人,你藉此所建立的不只是与这个人的联系,而且也是与整个人生的联系。一个从来不曾深爱过的人与人生的联系也是十分薄弱的,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但他会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爱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爱的经历越是深刻和丰富,他就越是深入和充分地活了一场。
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最”的体验和想象。相思不只是苦,苦中也有甜。心里惦着一个人,并且知道那个人心里也惦着自己,岂不比无人可惦记好得多?人是应该有所牵挂的,情感的牵挂使我们与人生有了紧密的联系。那些号称一无牵挂的人其实最可悲,他们活得轻飘而空虚。
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因而是超越于道德和功利的考虑的。尼采说得好:“凡出于爱心所为,皆与善恶无关。”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丰盈的爱心使人像神一样博大,所以,《圣经》里说:“神就是爱。”
世界是大海,每个人是一只容量基本确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里所盛的海水。我看见许多可怜的小碗在海里拼命翻腾,为的是舀到更多的水,而那为数不多的大碗则很少动作,看去几乎是静止的。
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人和猪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灵魂,猪没有灵魂。苏格拉底和傻瓜的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的灵魂醒着,傻瓜的灵魂昏睡着。灵魂生活开始于不满足。不满足于什么?不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正是在这不满足之中,人展开了对意义的寻求,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深刻地探索总结出幸福生活的秘诀,在此分享给朋友们:
罗素——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获得部分靠外界环境,部分靠自己。
很多人以为,如果没有一种多少带有宗教成分的信仰,那么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有一些人以为,他们不幸福,是因为他们的忧伤有着错综复杂和高度理智的根源。我可不相信这些是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真正根源,我想它们仅仅是现象而已。一个不快乐的人通常会拥有不快乐的信仰,而一个快乐的人会拥有快乐的信仰,两者都将其幸福或不幸归之于各自的信仰,而真正的因果关系却截然相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东西也很简单:衣食住行、健康、爱情、满意的工作和来自同伴的尊敬。对某些人来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通过努力获得它们,而他依旧感到不幸福时,那他必有某种心理上的失调。如果这种失调非常严重,他就应该去精神病医生那儿治疗,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他把事情安排恰当,那么病人自己也可以医好这种失调。
只要外界环境不是绝对多灾多难,一个人应该能够获得幸福,他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不是向内发展。因此在教育和适应世界方面,我们都应极力避免自私自利的情欲,尽量获得那些能阻遏我们专注自身的情爱和兴趣的思想。
大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是人的天性,而被我们锁闭在自身内的情欲则构成的一所最糟糕的监狱内。在这类情欲中,最常见的有:恐惧、妒忌、犯罪感、自怜和自我欣赏。在这些情感中,我们的欲望都集中在我们自己身上,对外界没有真正的兴趣,总是担心它在某方面会伤害我们或不能满足我们。
人们极不愿意承认事实,急切地想躲进暖和的谎言的长袍里,主要原因不外乎恐惧。然而荆棘撕破了长袍,寒冷的风从裂缝里长驱直入,这时已习惯于温暖舒适的人,比一个饱经风霜、结实硬朗的人,要遭受更多的苦楚。况且,那些自欺者也往往心里知道自己在骗自己,他们整天畏怯疑惧,生怕某件不利的事情迫使自己沮丧地面对现实。
自私自利的情欲的最大缺陷之一,在于很少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当然不能因其情爱的杂乱而受到指责,但到最后他必然会感到烦闷不堪,因为他热爱的对象永远没有变化。一个因犯罪感而痛苦的人,是受着一种特殊的自恋之苦。在这茫茫宇宙中,他感到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品性高洁。传统宗教的最严重的谬误,在于鼓励了这一特殊的自我专注。
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浪漫炽热的爱和丰富广泛的兴趣,凭借着这些爱和兴趣,使他成为别人的爱和兴趣的对象,他获得了幸福。能成为爱的领受者,这自然是幸福的,然而索要爱的人并非就是得到爱的人。广义地说,得到爱的人是给予爱的人。不过,倘若像为了利息而放贷那样,一个人在层层盘剥之后才给予他人爱,这是没用的,因为有算计的爱不是真诚的,领受者也不会感到它是真诚的。
那么一个被囚禁于自身内的不幸福者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要他总牵挂自己不幸福的原因,他就依然是自私自利的,且无法跳出这一恶性的圈子。如果他要跳出来,他就得借助真实的兴趣,而不是指望那些被当作药物一般接受的做作的兴趣。
虽然这么做的确有困难,但他毕竟还能做不少。如果他能正确地断定其问题之所在,那么他首先可以使自己明白,他没有理由感到罪孽深重,然后依照我们讨论的方法,把合理的信念植于无意识之中,同时做些多少是中立的活动。如果他成功地清除了犯罪感,那么真正客观的兴趣大概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要是他的问题源于自怜,那么他首先可以让自己明白,在他周围并没有什么天大的不幸,然后再用上述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要是他的问题源于恐惧,那么让他做一些有助于培养勇气的练习。
每天你至少承认一个令你痛苦的事实。你得学会去如此感受,即便你在品德上、才智上远不如你的朋友,人生依旧值得体验。这种练习,几年后最终能使你面对现实而不畏惧,并因此将你从大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在极大程度上,幸福的生活犹如善良的生活。职业道德家们太偏重自我克制,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了错误的地方。有意识的自我克制,使一个人变得专注于自己,并清楚地知道他所做的牺牲,结果在当前的目的上,它往往失败,在最后的目标上,它几乎总是落空。人们所需要的不是自我克制,而是那种向外的兴趣,后者能产生自发的、不经雕饰的行为,而相同的行为,在一个专注于追求自身德行的人那儿,唯有依靠有意识的自我克制才能做到。
所有的不幸福都基于某种分裂或缺乏一致: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少协作和配合,因而造成了自我的分裂。自我和社会的联结要靠客观兴趣和爱的力量,由于没有这种力量,又造成了自我和社会缺乏一致。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遭受这种分离的痛苦,他的人格既不分裂来对抗自己,也不分裂来抵御世界。
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尽情地享受着世界所给予的五光十色和舒畅快乐,不会因为想到死亡而苦恼万分、心神不定,因为他感到自己不会真的与后者分离。唯有在这种与生命之流如此深刻的、本能的结合中,人们才能找到无与伦比的欢乐。
·END·
本文节选自:周国平《智慧引领幸福》;《罗素说理想与历程》编译:高适
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