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处和领导力 | 彼岸

2016-10-26 贰陆陆期 研发客

彼岸 The Other Shore
一幅图画 一段按语 一篇英文摘译
自省:领导管理的经验分享



Heydar Aliyev Center, Baku, Azerbaijan, 2012

Zaha Hadid (哈迪德)


远行者说


本文是彼岸栏目《耳听八方》系列第七篇文章。作者系美国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威廉德莱塞维茨。该文讲述了个人独处对于培养领导力的重要性。原文发表于2010年《美国学者》,来自德莱塞维茨在西点军校2009年10月对当届入学新生的讲话稿。这篇文章发表后广为流传,引起了很多管理者的共鸣。本文摘录了其中一小段。


德莱塞维茨在耶鲁大学任教十年,2008年离开教职,专事写作。他写了一系列长篇文章和一本专著抨击美国精英式大学教育及对未来人才培养中的缺失。这些文章在教育界和文化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他仿佛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一样,单枪匹马,批评美国常春藤盟校的精英教育体制的弊端, 指出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主见的“绵羊”。 德莱塞维茨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从本科到博士三个学位,在常春藤大学校园里学习工作了二十年。能够对自己的过去深刻反思,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他同时也把视角延伸到相关领域,指出领导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从众、跟风的过程,需要领导者本人专心致志,独立地做出判断。


西点军校请德莱塞维茨向新生们发表讲演的做法意味深长。西点军校是培养美国陆军军官的摇篮,其课程和训练极其严酷,对所有的新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它第一年开学后的高强度军事训练科目,称为“野兽兵营”,要求新生摸爬滚打,在体能、意志、团队精神和领导力上经受巨大的挑战。很多新生受不了魔鬼式的折磨,放弃学业。一流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未来的军事指挥者的领导力和判断力。这篇讲演既反映了德莱塞维茨对于教育和领导力培养的一贯观点,又契合了听众的具体需要。这也是为什么他讲演完成并且讲演稿成文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的关键原因。


新药的研发管理与军事的指挥和决策有很多相似之处。研发管理者需要面对纷繁多样的数据,依据自己对研发项目的科学性、商业性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做出决策。在通常的研发机构里,研发决策往往由一个跨部门的决策机构或者委员会来主导。毋庸置疑的是,最后的决策者是一个人。他或者她必须能综合各个研发部门及科学领域专家的意见为项目的进退做出最终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研发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能习惯独处,面对自己的内心,做出合适的决策。


这篇文章提到年轻一代大学生沉迷于社交媒体,多任务处理的习惯,作者对这样的习惯持不赞成的态度。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移动互联网包围的时代,社交媒体通过手机和其他移动装置,时时刻刻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多任务处理成为常态。德莱塞维茨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不有效,对产生原创的观点和作品无益。我推荐这篇文章,既是因为认同作者的观点,也同时佩服他的勇气。



撰文 | 威廉·德莱塞维茨


真正的领导力,意味着能够独立思考并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如何学会这样做?如何学会思考?让我们先从您是怎样没有学会思考开始。这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几个月之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


多任务处理伤害思考能力

研究者想弄清楚,现在的高校学生是如何能够比成年人更为有效地处理多任务。研究人员询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结果发现,并不是他们所预期的那样,现在的高校学生还做不到。研究者期望发现增强的认知能力,这就是能够让大家有效率地从事多任务的心智能力,根本就不存在。换言之,人们不可能有效率地处理多项任务。结果确实令人惊讶:承担多项任务越多,表现越差,不单表现在其它心理能力方面,多任务本身也如此。


与他人开展的研究不同的是,研究人员没有测试大家处理多任务时的认知功能。他们将受试组分为多任务处理数高和多任务处理数低组,并使用一套不同的检验方法来测量多任务所涉及的认知能力。他们发现,在所有情况下,处理多任务者得分较差。在区分相关与无关信息和忽略无关信息方面,表现较差。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分心。在大家所称的“心智归档”方面,他们表现更差。所谓心智归档,就是将信息资料保存在正确的概念框格内,并能够快速检索。换句话说,他们的思维更加混乱。在定义多任务本身,也就是任务之间切换方面,他们的表现更糟。


总之,多任务处理,伤害的不仅仅是思维,还有您的思考能力。思维意味着在一件事上专心致志足够长的时间,产生相关的想法。不是学习他人的想法,或记忆一堆信息,但这些在很多时候是有用的。产生自己的想法。简言之,自主思考。不停被Facebook的消息或是Twitter不停打断,或是摆弄你的iPod,或观看YouTube上的内容,区区20秒时间,不管思想的火花再怎么迸发,也根本做不到独立思考。


我发现,第一个想法从来就不是自己的最佳想法。我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他人的想法;往往已经听说过这个话题的内容,总跳不出世俗智慧的窠臼。只有通过专心致志,仔细琢磨,耐心,让我心中的所有部件开始发挥作用,才会有一个原创的想法。给自己的大脑产生联想的机会,产生联系,自己总能收获惊喜。在很多时候,即便这样,产生的想法也不是非常好。我需要时间思考,也会犯错并加以识别。一开始会走错,但要加以改正,耐得住冲动,克服宣告大功告成并转移到下一桩事情的欲望。


专心致志成就最佳思维

曾经有学生向我吹嘘他们如何飞快地写作论文。我对他们讲,伟大的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讲过,所谓作家,就是写作远比他人困难的知名人物。最优秀的作家,写作速度远逊于其它所有人,越是优秀,写得就越慢。杰姆斯·乔伊斯撰写的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小说的《尤利西斯》,七年光阴,每天写作字数不及一百——这样的写作速度,只是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写作速度的一半。这个国家诞生过的最伟大诗人之一的T. S.艾略特,在整个25年的生涯中,写就了150页诗歌。每个月区区半页。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思维。慢下来,专心致志,成就了最佳思维。


这是我第三次提到专心致志这个词。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一讲是就独处去谈论专心致志。想想专心致志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意味着将自己聚集在一个点,而不是让自己散落到电子和社交媒体信息输入的云里雾里。在我看来,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大家还未意识到,其实就像电视、电台、杂志,甚至报纸一样,只是属于一代人的事情,最终都不过是一个逃离自我的精致借口而已。避开在前行路上作为人类抛给你的困难和麻烦问题。我正在做人生正确的事情吗?我相信自小就被教导的事情吗?我以之为生的责任、荣耀、国家,这些词语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开心吗我快乐吗


责编 | 毛冬蕾

Mao.Donglei@PharmaDJ.com


原文链接

https://theamericanscholar.org/solitude-and-leadership/#.Vfz7pJYw9aQ


点击题目阅读彼岸《耳听八方》系列文章


系列之一(第贰叁贰期):

爱因斯坦论沙里淘金:一遍遍从复杂中抽提简单

系列之二(第贰叁伍期):

芒格:建立心智模型栅格

系列之三(第贰叁玖期):

模糊货币套利:怎样优化重要而非可衡量的事

系列之四(第贰肆肆期):

7年阅读,写作和生活中学到的7件事

系列之五(第贰肆玖期):

投资家格雷厄姆谈写作:出奇制胜

系列之六(第贰陆壹期):

纳西姆•塔勒布:治愈脆弱


点击题目阅读彼岸|系列综述


新药猎手 系列综述

药物发现方法学的演进

河东河西 系列综述

首创新药与最佳跟进式新药的商业价值与研发风险

布氏心法 系列综述

美国生物科技风险投资家布斯的行业观察与心得体会

神机妙算 系列综述

Edge网站2015年度之问:机器智能

九死一生 系列综述

新药研发损耗率的变迁及相应研发策略

精挑细选 系列综述

新药研发项目组合的管理


更多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成为研发客会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