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现在播出,不一定成经典?
点击上方“剧能说” 可以订阅哦!
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大宋宫词》之后又连着搞了好几部唐朝背景的古装剧,大家言谈间总是提起一部二十年前盛唐背景的剧——《大明宫词》。
这部剧播出时引发了不少讨论,后来接连获得了金鹰奖、飞天奖。
至今仍是李少红导演的封神之作。
《大明宫词》由太平公主的传奇一生看一个盛世,从高宗二圣临朝、几易太子,到中宗睿宗登基又退位、武周建立、李唐复辟、玄宗登基,讲述太平的亲情与爱情。
“神剧”无疑。
它的“神”,是好评、差评皆“神”。
小剧就从自己的观感来说说这两方面。
一方面,无论是2000年、还是2021年,《大明宫词》都是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
虽然电视上经常播《大明宫词》,但幼年的小剧也只瞄瞄漂亮的演员、从来不会追着看,我也的确看不进去、看不大懂。
对电视剧儿童,其实是有些劝退的。
先是开屏寒凉的鬼片氛围,如果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看到这,是多么吓人啊......
后是动辄“神神叨叨”、长篇累牍的台词。对当时没看过话剧、不懂这种莎翁式排比长句的小剧,最大的感受就是懵。
台词竖起的壁垒,在开始注定了这部剧的受众会因此受限。
曾经的我会把历史传奇剧当历史看,如今再看,会发现这是不符历史的历史传奇剧。
《大明宫词》与历史不符之处,百度百科洋洋洒洒列出了十几条,也是当年的一大争议点。
另外,这种皇帝在世,就以死后庙号代称的常识性错误,很尴尬。
还有明明看着太平公主怀孕产子,结果这个孩子一直没再出现过、剧末还带了一句“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儿子”的前后矛盾。
你们演戏,前后剧本不用对对的吗?
认真看剧的观众仿佛做错了什么......
甚至在2021年看来有些玛丽苏、狗血的人物设定和情感纠葛。
那是帝国最娇贵的小公主,武则天怀胎十二月、伴着战胜突厥的喜讯而生,为天下带来了太平,而且就生在大明宫正殿珠帘之后、朝堂百官面前。
之后,妈妈被催着复工,被迫带娃上朝。这个小公主从小揪着大臣的胡子长大,甚至不小心尿在当朝都能解决一桩朝堂难题。
出门对美男子薛绍一见钟情,立马申请嫁给他。
美男子已有家室,霸总妈妈瞒着女儿,直接赐死原配,有种“强抢民男”既视感。
因此夫妻隔阂颇深,奠定悲剧基础。
薛绍死后多年,太平遇见了和他同样面孔的张易之。有替身梗的内味儿了。
这位却是大唐海王,基本可以实现大明宫所有女人都是他的人。
拥有海王的独特三观,张氏哲学洗脑到你不得不服。
翻译一下就是:一次、短暂的爱情关系才是幸福的,确定长久一对一的男女朋友关系就平庸了。
太平的玛丽苏属性,最终也不失我望地献出了“所有人都爱我”的套路,在最后几集洒尽狗血:我不爱权力,但爱我的A要把权力送到我手上,因此造成了我与爱我的B的误会。
这是我以阅剧“无数”的心态看待《大明宫词》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大明宫词》创作出了极致美感。在每个人夸赞它时,高频词是“艺术”与“美”。
形式上,人美、造型美、意境美。
灵气十足的周迅,想妈妈、拿上吊当游戏的小公主天真烂漫。
初为人妇、颜值稳定发挥的陈红。
贺兰惊鸿一舞,从此何琳美颜驻扎各古装美女频。
还有婴儿肥未褪的李冰冰、胡静。
当年《大明宫词》的造型设计是叶锦添,所有女性角色的妆发都独具古典美感。
就拿她们的发髻来说,不像现在的古装剧发簪、小夹子、发包堆积,而是看起来非常顺滑的盘髻。
现在的宫廷剧,我们看到的服装多是庄重的、垂坠不动的。《大明宫词》则是塑造出了唐的飘逸。
大明宫里时常有风,与轻薄的服装配合,营造王朝的凄冷、飘摇。甚至在剧情点上,加深了情感,表达了人物。
在大明宫里,权谋不断,但没有浅薄的欺骗阴谋、相对也没有很多激烈的直接冲突,而是用虚实相间的。
甚至连死亡都做出了美感,贺兰得宠狂妄,离宴先返,被弃破洞小舟,落水而亡;而不远的水面画舫上,武后仍与众人把酒言欢,置若不闻。
内容上,《大明宫词》贬也台词、成也台词,再现了传奇人物,升华了情节。从而打造了这部剧独有的艺术美感。
以老年太平公主的视角,旁白形式静看前尘。人物对话和旁白都运用莎士比亚式的长句,深刻剖析表达。
就像看一场艺术展览,看着一知半解的艺术品,对照着导览说明去品鉴它,内涵一下子深刻起来,更能接近创作者心理。
把东方公主置于西方戏剧语境中,之前的所谓狗血、玛丽苏,都能让人理解,是人物性格使然。
《大明宫词》表现出了多种情感,太平的一生都是情感至上。
最明显的线,就是太平的爱情。
上元灯会,惊鸿一面,小公主对薛绍一见钟情。
酒楼再见,知道他的名字,便在朝上求父母赐婚。
却不知薛绍已有妻子,父母为了满足女儿的爱恋,赐死薛绍有孕的原配。薛绍不得已娶了太平。
太平带着爱情嫁给薛绍,但薛绍一生只能忠于一份长相守的爱情,并且已经给了原配。所以,太平得到的婚姻是冷漠的。
薛绍用他对太平的冷漠,表达着对亡妻的爱和对武后的怨。
可太平是多么善良烂漫的公主,那么些年,薛绍还是心动了。
薛绍爱上太平,却背叛了他自己信仰的忠贞。
所以当太平不明真相的剑锋指过来的时候,他撞了上去,结束生命。
薛绍用生命教会了太平“长相守”的爱情,太平用余生去相信和寻找。
第一任丈夫是“我爱的”,第二任丈夫是“爱我的”。
武攸嗣是并州进京的武家老实人,爱慕太平,真诚逗趣,成了太平的朋友。
太平为了救他一命、也与母亲怄气,选了他做丈夫。
然而,他们背景不同、三观不合,沟通有碍,婚姻也是悲剧。武攸嗣一次酒后与丫鬟乱性,被太平撞见,自觉背叛了太平、自尽身亡。
之后,太平遇见了张易之。与薛绍相同的相貌和张易之的套路,让太平爱上了他。
但海王终究是海王。
我们还能在这里看到,武则天与女儿太平的彼此依赖、李隆基对姑姑太平的依恋、李弘与合欢的爱情。
武皇与男宠薛怀义,薛怀义爱得热烈,见不到所爱可以火烧万象宫,却清楚地知道“是至尊的地位替武皇选择了不爱的立场”。
亲情与权力,也是《大明宫词》讨论的一个主题。同时,塑造出大明宫人物群像。
作为皇族,皇子们享受着荣华富贵、承载着兴家耀国的责任长大。背后藏着阴谋和杀戮,同室操戈更是寻常。
太子弘曾经离权力很近,可他过于和善与理想主义,跟母亲的狠辣全然不同。
贤有野心,却极害怕母亲。显懦弱自守,缺乏主见。
旦清醒、也因此看尽权力争锋下的悲凉。
高宗善良平和,不想做皇帝,却坐上了那个位置。
太平不爱权力,重视感情。亲人在权力之争中一个个离开,她最后也为了扫清李隆基登基的阻碍,选择自缢。
这剧最大的亮点在武则天。太平拥有许多弱点,不像武则天那般成熟强大,拥有众多新时代女性更爱的特点。
归亚蕾老师塑造出的武则天,相较其他版,更加鲜活。
可以柔软,对女儿宠爱依赖;可以强硬,对谋逆运筹帷幄。
千年只出了这么一位女帝,在《大明宫词》的塑造中,武则天带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金句缔造者。
肯定女性独特魅力,两性可以依据不同性别特点去发展。男女平等,但无须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面对爱情,激情之外更有理性。
女性可以依赖男性,但也要拥有独立的能力。
直接而犀利地指出矛盾根源,这些话,今天看,依旧适用。
面对反对者,那份气度和霸气,就是要让他们心服口服。
她,是一个先锋者、是一个革命者。展示了女性可以拥有的无限可能。
从太平公主看大明宫群像,高宗、武则天、弘、贤、显、旦、韦氏......
每个角色都很完整,仿佛我们只是由太平的眼观到了那一段盛唐旧事。
《大明宫词》通过独特的艺术表达,起了一曲盛世悲歌。若是其他剧通过其他表达方式,这些人、这些事可能不免被归为矫情。
而在当年《大明宫词》用“另类”的艺术表达,达到了效果。
但小剧认为,《大明宫词》的成功,不是绝对的,现今的评分是对它的认可。
如果放在今天首播,结果如何,真的不好说。
剧能说
了解更多新剧资讯,尽在剧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