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疫情,这份“心理处方”请您查收!

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
中土人心向四方,用自己踏实的脚步连通世界。




为更好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关注特殊时期职工的身心健康,公司特邀知名心理咨询机构——北京飞迪曼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针对疫情爆发期职工可能存在的焦虑和恐慌心理,分别以海外一线职工和国内职工为受体,推出两期“心理处方”,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心理疏导。

今天,心理咨询机构专家针对海外一线职工推出第一期“面对疫情感到焦虑和恐慌,该怎么办”。




海外一线职工

面对疫情感到焦虑和恐慌,该怎么办?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紧张、焦虑乃至恐慌,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本次疫情来势汹汹,事态发展快而严重,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你们身处异国他乡,无法了解到国内疫情的第一手信息,看到家乡疫情心急如焚,此次舆论又一波三折,存在舆论不对等的问题。另一方面,你们时刻牵挂着国内的家人,疫情面前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有家属正处在疫情重灾区,担心家人又照顾不到,更加剧了这种针对疫情的焦虑与紧张。

然而,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却会增加不必要的心理症状,乃至影响生理状况。一方面,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焦虑的情绪里,会导致失眠、身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对病毒的自我抵抗。而这种“不舒服”的状态又加剧了担心与焦虑,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自身的不稳定更会影响到远在他乡的家人。就像在航空上我们常常讲,大人要首先自己带好氧气罩才能去救孩子,这个道理在很多地方也适用。

面对自己感到无力的家乡疫情,紧张焦虑的情绪,要怎么调解?

01 接受自己的焦虑与恐惧


恐惧是动物最常见的身心反应,是生物进化的必然选择。因为适度的恐惧,恰恰是对生命的一种保护。遇见可能产生的危险,那种“油然而生”的恐惧会让我们的身体快速应激,从而躲避或逃离。那些面对天敌还一脸呆萌的物种,在优胜劣汰中早就被进化史抛弃了吧。

加之人们往往会担忧自己和家人会不会感染?感染到底有多快?这病毒到底怎么回事?后续会不会有药物能治好?什么时候这波疫情能过去,恢复正常生活?大量的未知,以及网络媒体各种信息的倾泄而来,会更加强化人们的焦虑。

但是正因为恐惧和焦虑,足见人们的重视和在意,这并不是坏事情。充分的知道这样的情绪是如何而来,才能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告诉自己,接受恐惧与焦虑的存在,接受自己也可以恐惧,自己也可以焦虑,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如此,不要过度担忧。这些恐惧也会转化为其他的情绪,比如愤怒、焦虑,我们可以好好看看,恐惧背后的那些无助。

02 放下手机


互联网时代,大大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但是,在像本次疫情这样堪称“史无前例”的重大公共事件面前,任何一件哪怕再小的事,都会被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出现,所谓“刷屏”。而每一件坏事,每一次不幸,都会随着社交网络的运行机制被放大。消息的流通,对社会是好的。但是,消息的爆炸式流通,特别是社交媒体上带有情绪的、个人化的消息,长期下来对人会产生相当大的心理负担;而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更是会放大这种焦虑。这种负担,对于天性敏感善良的人来说,则更加致命。

过多的消息,是在消耗人与生俱来的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用来处理和亲近的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会为他人的不幸而不幸,所以才能体谅、合作、帮助他人。而到了技术时代,我们在演化中形成的天性,已经承受不了从远方传来的、成百上千倍的不幸。很多人会在信息的轰炸之后,选择关闭自己的感官,变得麻木,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叫“同情疲劳”。

你需要保留同理心,不被“疲劳”所碾压。

每天保持正常的生活,限时刷手机。当你强迫性的去重复看类似信息的时候,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担心,以及不能照顾家庭的愧疚。这是对自己的保护。

03 转移注意力


如果你控制不住的总是刷信息,还不如干点别的什么。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很多时候是我们在这个事情中失去了掌控感,那不如干一些更有掌控感的事情:

比如好好读几本书,增加一些专业知识;在网上学习外语,提升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

和同事们多些沟通交流,学习互助,在工作上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境外“职工之家”多些建家活动,关注职工心理需求,满足职工多元化精神需要。

04 

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络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保持联系,互相信任。就像白岩松说的“隔离病毒,不能隔离爱”。身处国外,对国内家人朋友的关心关爱以及情感交流是当前最强大的正能量。与他们分享在国外的心情和故事,建立情感联结,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情绪,让国内的家人朋友体验到被陪伴、被支持和被理解。也许,比起更多的担心和焦虑,互相的支撑与理解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专业心理老师特别提示



恐惧更指向现实,焦虑更指向未知,焦虑和恐惧混杂在一起。我们怎么把这种不确定性变成一些可确定的一些东西。比如采取防护措施、看电影,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减轻个体的焦虑。


同时也要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在疫情面前都是渺小的。尤其在这种时候,我们更要寻求社会的支持系统。同时,每一个个体又是他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份子。


我们可以这个掌握了解一些可行的确定的信息。比如防护,比如传染病知识,对家人的指导也可有效的增加前面说到的确定感、自我感,其实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焦虑的状态。


我们要知道在疫情当中这种焦虑恐惧的不确定感,可能才是杀伤率最大的。

END

中土官微期待您的批评和鼓励,任何意见、建议、投稿请随时联系党委工作部。

投稿邮箱:danggong#ccecc.com.cn(投稿时请将#改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